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打印丝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3951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3D打印聚乳酸改性材料、打印丝线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PLA材料打印易出现褶皱结构以及采用PC改性带来的翘曲问题,通过采用3D打印用的聚乳酸改性材料,以质量份数计,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1)60至90份聚乳酸;2)10至40份聚碳酸酯;3)0.1至5.0份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FDM 3D打印应用中。

Modified Polylactic Acid Materials, Printing Wire Lines and Their Preparations for 3D Prin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polylactic acid modified material, printing silk threa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fold structure and warpage caused by PC modification in the printing of PLA material in the prior art. By adopting the polylactic acid modified material for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he material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1) 60 to 90 copies of polylactic acid; 2) 10 to 40 copies of polylactic acid; Carbonate; 3) 0.1 to 5.0 phr of aliphatic aromatic copolyester technology solution, a better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can be used in FDM 3D printing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打印丝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渉及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3D打印改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3D打印属于快速成型技术的增材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对材料逐层打印来制备3维块体的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3D技术已经被认为是改变实验室及工业生产方式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3D打印技术主要有立体平板印刷(Stereolithography)、喷墨印刷(InkjetPrinting)、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LaserSintering)、熔融沉积成型(FusedDepositionModeling)等。[AnalyticalChemistry2014,86(7),3240-3253.]熔融沉积成型作为一种常用的3D打印技术,主要是通过加热熔融热塑性塑料,并在喷嘴处挤出,在底板上逐层凝固形成3D打印产品。相比于其它技术,熔融沉积技术具有设备成本低,工艺过程简单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常用于该技术的热塑性打印塑料有ABS,PLA,尼龙,HIPS,PC等。其中聚乳酸(PLA)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它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以质量份数计,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1)60至90份聚乳酸;(2)10至40份聚碳酸酯;(3)0.1至5.0份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以质量份数计,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1)60至90份聚乳酸;(2)10至40份聚碳酸酯;(3)0.1至5.0份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聚乳酸为L型乳酸与D型乳酸的共系物,或者L型聚乳酸与聚D型聚乳酸的立构复合物;其中共系物及共混物的组成优选包括5%至95%质量的L型聚乳酸和95%至5%质量的D型聚乳酸;立构复合物中优选L型聚乳酸与聚D型聚乳酸的质量比例为5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为脂肪族聚碳酸酯、脂环族聚碳酸酯以及芳香族聚碳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更优选为双酚A型聚碳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用聚乳酸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分子链段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脂肪族二醇单元,至少一个脂肪族二酸或脂肪族二酸酐、脂肪族二酰卤、脂肪族二酰酯单元,还有至少一个芳香族二酸或芳香族二酸酐、芳香族二酰卤、芳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学况军贾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