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及其传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80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及其传输方法,属于传输领域。基础组件、移动组件、固定组件、压膜组件和顶出组件五部分。基础组件包括底板,框架和固定在框架内的传输机构;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传输机构上的运输平台和固定在运输平台上的手机固定板;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框架一侧的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一气缸上的定位平台,安装定位平台上的双螺纹孔和定位双螺母,以及与双螺纹孔和双螺母连接的固定夹钳;压膜组件包括设置在框架上的压紧辊筒;顶出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上的顶出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齿条传动,实现对手机的精准输送;双螺纹孔和定位双螺母,带动固定夹钳水平运动,实现对移动组件的精准定位和稳定固定。

A Fixed Transport Device for Mobile Phone Filming and Its Transmiss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xed conveying device for mobile phone film sticking and a transmission method thereof,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nsmission. Basic components, mobile components, fixed components, film pressing components and ejection components are five parts. The basic components include the bottom plate, the frame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ixed in the frame; the mobile components include the transport platform set 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mobile phone fixed plate fixed on the transport platform; the fixed components include the first cylinder set on one side of the frame,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set on the first cylinder, the double threaded holes and positioning twin nuts on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and the twin nuts on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Fixed clamps connected with threaded holes and twin nuts; film pressing assembly includes a pressing roller set on the frame; ejection assembly includes a second cylinder and an ejection platform set on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precise conveying of mobile phone by adopting rack transmission, double thread holes and positioning twin nuts to drive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of the fixing clamp, and realizes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and stable fixation of the mobile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及其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输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及其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每个人必备的一种生活工具,手机贴膜是一种贴在电容屏玻璃上(或者下)加贴的一种塑胶薄膜可以有效缓冲撞击,防止屏幕爆裂,或防止手机不慎撞击造成玻璃面板的破碎飞散,减少玻璃面板的隐性伤害,保障用户安全;还可维持强化玻璃特有的光泽,质感和提高表面硬度。传统的贴膜一般采用人工贴膜,不仅生产效率低,且最终的产品质量低,不能满足贴膜的高质量要求,因此,有部分生产厂家研制出一种手机专用贴膜机,这对手机贴膜输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输送要求,要求手机输送系统具有更精准的定位,更稳定的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及其传输方法,以满足现有手机贴膜机对输送系统更高的输送要求,要求手机输送系统具有更精准的定位,更稳定的固定。技术方案: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包括:基础组件、移动组件、固定组件、压膜组件和顶出组件五部分。其中,基础组件,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面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的两个传输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底部的多个支腿。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机构上的多个运输平台,分别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所述运输平台上且与所述手机轮廓相贴合的手机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两侧的多个第一定位销。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一侧的第一固定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罩内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定位平台,固定安装所述定位平台上的双螺纹孔,通过滑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上、一端与双螺纹孔对齐且另一端与微型电机相连接的定位双螺母,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两侧呈“L”形且与双螺纹孔和双螺母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的固定夹钳,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夹钳上的第一定位孔;。压膜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且相互对齐的两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滚珠轴承,以及设置在所述滚珠轴承上的压紧辊筒。顶出组件,包括:设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二固定罩,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罩内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顶出平台。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腿的截面呈“L”形,其中部设置有加强板;且在所述支腿底板平面设置有固定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机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与加工手机的耳机孔和充电孔相对应。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固定罩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固定罩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上设置有垫圈,与支腿固定的工作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气缸的缸身与第一固定罩相贴合,所述第一气缸的缸底与所述定位平台相固定连接。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平台和手机固定板均为中央位置镂空的长方形铝板,其俯视图均呈“回”字形;且手机固定平台中央的镂空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与待加工手机形状和大小相同,手机固定平台中央的镂空部分的面积大于运输平台的中央镂空部分的面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出平台的位置与运输平台镂空部位刚好对应,其面积小于运输平台镂空部位的面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的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另一端的从动动轮,套装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齿条,设置在所述齿条上皮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动上皮带张紧器。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的传输方法如下。S1、将所述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的支腿通过螺栓固定在稳定的工作平面上,同时将与待加工手机相对应的手机固定板安装在所述运输平台上。S2、将待加工手机放置在所述手机固定板镂空部,并通过人工或机器人将第二定位销固定在手机固定板上的两个第二定位孔、耳机孔和充电孔上,将待加工手机固定。S3、打开第一气缸,使定位平台与所述运输平台水平对齐。S4、打开双螺母上的微型电机,迫使与双螺母相连接的固定夹钳向输送平台第一定位销运动,与第一固定销相匹配,并推动输送平台向另一侧固定夹钳运动,与另一侧的固定夹钳上的第一固定销相匹配,将输送平台固定。S5、通过人工或者机器人将贴膜放置在待加工手机上表面。S6、微型电机反转,松开输送平台,并打开传输机构的伺服电机,带动待加工手机通过压紧辊筒。S7、运输至顶出组件后,通过人工或者机器人将第二定位销松开,然后打开第二气缸,带动顶出平台将待加工手机顶出手机固定板。S8、通过机器人或者人工取出代加工手机,同时移动组件通过环形传输带,重新传输至固定组件加工处。S9、当上述移动组件完成步骤S7~S8时,另一有其它移动组件完成步骤S2~S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通过将手机耳机孔和充电孔作为定位孔,将待加工手机固定在手机固定板上;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传送链条运动,实现对手机的精准输送;双螺纹孔和定位双螺母,带动固定夹钳水平运动,实现对移动组件的固定;满足了现有手机贴膜机对输送系统更高的输送要求,要求手机输送系统具有更精准的定位,更稳定的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顶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底板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传输机构4、支腿5、运输平台6、手机固定板7、第一定位销8、第二定位孔9、第一固定罩10、第一气缸11、定位平台12、双螺纹孔13、定位双螺母14、固定夹钳15、第一定位孔16、安装板17、滚珠轴承18、压紧辊筒19、第二固定罩20、第二气缸21、顶出平台22、皮带张紧器401、加强板501、固定孔502、活塞杆1101、垫圈1102。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它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附图1所示,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包括:基础组件、移动组件、固定组件、压膜组件和顶出组件五部分。其中,基础组件包括:底板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传输机构4和支腿5。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面;在所述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内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传输机构4;在所述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底部设置有多个支腿5。上述组件主要起到一个支撑、固定和运输的作用,同时需要保证手机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具体的,所述传输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内的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2和第二框架3内另一端的从动动轮,套装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齿条,设置在所述齿条上皮带,设置在所述主动上皮带张紧器401。上述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件,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面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的两个传输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底部的多个支腿;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机构上的多个运输平台,分别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所述运输平台上且与所述手机轮廓相贴合的手机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两侧的多个第一定位销;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一侧的第一固定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罩内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定位平台,固定安装所述定位平台上的双螺纹孔,通过滑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上、一端与双螺纹孔对齐且另一端与微型电机相连接的定位双螺母,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两侧呈“L”形且与双螺纹孔和双螺母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的固定夹钳,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夹钳上的第一定位孔;压膜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且相互对齐的两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滚珠轴承,以及设置在所述滚珠轴承上的压紧辊筒;顶出组件,包括:设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二固定罩,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罩内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顶出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件,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面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的两个传输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底部的多个支腿;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传输机构上的多个运输平台,分别通过螺栓或螺母固定在所述运输平台上且与所述手机轮廓相贴合的手机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运输平台两侧的多个第一定位销;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一侧的第一固定罩,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罩内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定位平台,固定安装所述定位平台上的双螺纹孔,通过滑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上、一端与双螺纹孔对齐且另一端与微型电机相连接的定位双螺母,设置在所述定位平台两侧呈“L”形且与双螺纹孔和双螺母通过连杆固定连接的固定夹钳,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夹钳上的第一定位孔;压膜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且相互对齐的两组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滚珠轴承,以及设置在所述滚珠轴承上的压紧辊筒;顶出组件,包括:设置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二固定罩,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罩内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顶出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的截面呈“L”形,其中部设置有加强板;且在所述支腿底板平面设置有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与加工手机的耳机孔和充电孔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固定罩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固定罩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上设置有垫圈,与支腿固定的工作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气缸的缸身与固定罩相贴合,所述第一气缸的缸底与所述定位平台相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贴膜固定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