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柏志专利>正文

汽车隔热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76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隔热装置,其包括一杆件组,该杆件组具有实质U型外观,架设于汽车内部上方,用以吊挂隔热材料,隔离前座与后座间空调气流流通,该汽车隔热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器,包括:一第一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一夹固体;一第一固定挂勾;一第一伸缩连接装置;及一第二固定器,包括:一第二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二夹固体;一第二固定挂勾;及一第二伸缩连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装设于汽车内部驾驶座后方,利用第一固定器及第二固定器夹住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可将汽车隔热装置固定于车内。当汽车内人数未坐满的情况下,可减少汽车内空调的电力消耗,可有效的节省油耗且节约能源。

Automotive Heat Insulation and Cool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tive heat insul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rod group with a substantial U-shaped appearance, which is mounted above the interior of the automobile to suspend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s and isolate air-conditioning flow between the front seat and the rear seat. The automotive heat insulation device also includes a first fixator, including a first door post clamp with two first solids, a first fixed hook and a second fixed hook. A telescopic connection device; and a second fixator, comprising a second door post clamp with two second clips of solid; a second fixed hook; and a second telescopic conn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can be installed at the rear of the internal driver seat of the automobile. The first fixator and the second fixator are used to clamp the inner shell of the automobile neutral column car body, and the automobile heat insulation device can be fixed in the car. When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car is not full, it can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in the car, and can effectively save fuel consumption and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隔热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辅助装置,特别为一种汽车隔热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夏季白天时,由于日晒的强烈,在汽车的密闭空间内的冷气经常需要开至最大风量及强冷的程度,才能维持车内空间的凉爽。并且,由于现有汽车中的空调系统多半都安装于汽车前座的位置,而后方的冷气孔多以辅助为主。故汽车的空调系统便需要消耗相当大的能源来提供冷气及风量给汽车内所有的空间。并且,有许多人们依靠着汽车移动或是工作,也经常只有驾驶人一人在汽车内。如此一来,汽车中的空调系统在提供冷气及风量时,却要从前方驾驶座循环到其他车厢再循环回来,很多能源都浪费掉了。同时,当驾驶使用较大风量或强冷的冷气开起车内空调时,汽车引擎会瞬间带动汽车冷气压缩机,会大量的消耗引擎的马力,进而大大的增加了汽车的耗油量。面对高油价的时代,其实有一大部分的能源成本都浪费在冷气上了。因此,市面上所研发出常见的隔热装置,主要是用一透明罩固定于前座座椅的椅背,来分隔汽车内的空间。当空间变小时,便可加速汽车空调的运作,达到车内空间快速降温且节源能源的效果。然而,前述所述的常见的车用隔热装置虽可将车内的空间进行分隔,但无需使用时必须再进行拆卸、折叠、收纳等动作,且使用者在每次使用时都必须重新安装,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必须另找车内的空间进行收纳,不但占用空间也操作不易。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基于数年的相关工作经验,提出一种汽车隔热装置,进一步解决前述现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段文字提取和编译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特点。其它特点将被公开于后续段落中。其目的在于涵盖附加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中,各式的修改和类似的排列。为了解决前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隔热装置。该汽车隔热装置包括一杆件组,该杆件组具有实质U形外观,其架设于汽车内部上方,用以吊挂隔热材料,隔离前座与后座间空调气流流通,该汽车隔热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器,连结于该杆件组的一端,包括:一第一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一夹固体,该两个第一夹固体之间的距离可进行动态调整,用于夹住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一第一固定挂勾,用以挂附于该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的上部;及一第一伸缩连接装置,与该第一固定挂勾及第一门柱夹连接,用以伸缩调整该第一固定挂勾与该第一门柱夹之间的距离;及一第二固定器,连结于该杆件组的另一端,包括:一第二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二夹固体,该两个第二夹固体之间的距离可进行动态调整,用于夹住另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一第二固定挂勾,用以挂附于该另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的上部;及一第二伸缩连接装置,与该第二固定挂勾及第二门柱夹连接,用以伸缩调整该第二固定挂勾与该第二门柱夹间的距离。较佳的,该杆件组两端之间的距离可调整。较佳的,该杆件组两端之间的距离可调整。较佳的,该杆件组两端与U形底部部分之间的距离可调整。较佳的,该杆件组还设有多个磁铁,用以辅助该杆件组固定于汽车内顶部。较佳的,该隔热材料为布、丝绸、纱、木、竹、串珠、塑料、人造纤维或防火材料。较佳的,动态调整为施外力于夹固体时,其间距离可调整,或不施外力于夹固体时,其间距离自然减缩。较佳的,该第一门柱夹及第二门柱都还包括一第一固定螺丝,用于固定动态调整的该第一夹固体及第二夹固体的动态调整之间的距离。较佳的,该两个夹固体垂直于动态调整移动方向的长度可进行调整。较佳的,该第一固定器及第二固定器各还装设一吸盘。较佳的,还在汽车隔热装置与汽车内部接触部分设有多个硅胶黏垫,用于增加汽车隔热装置与汽车内部任一接触部分的摩擦力。本专利技术借由上述技术,解决了现有汽车隔热装置使用时必须重新安装架设的困境。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中的第一门柱夹及第二门柱夹便可将隔热装置固定于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上,不需拆卸,只需在使用时或不使用时将隔热材料张开或收起,不仅安装容易、操作便利且不会占用车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的一示意图;图2A-图2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的第一固定器、第二固定器的正视图;图3A-图3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的第一固定器、第二固定器的后视图;图4A-图4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的第一固定器、第二固定器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的装设示意图;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的又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汽车隔热装置10杆件组100隔热材料110磁铁120风扇20第一固定器200第一门柱夹201第一夹固体202第一夹勾210第一固定挂勾220第一伸缩连接装置30第二固定器300第二门柱夹301第二夹固体302第二夹勾310第二固定挂勾320第二伸缩连接装置400硅胶黏垫500第一固定螺丝510第二固定螺丝520第三固定螺丝600吸盘7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0驾驶座及汽车前座BU型底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见图1至图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隔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A-图2B、图3A-图3B至图4A-图4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隔热装置1的固定器正视图、后视图及侧视图,图5为汽车隔热装置的装设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隔热装置1包括一杆件组10、一第一固定器20及一第二固定器30。以上组件的功能及连接方式在下方说明。请参阅图1,该杆件组10由两个以上杆件相接所组成,杆件组10两端之间的距离可依不同车型的汽车宽度进行调整,而杆件组10两端与U形底部B部分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配合不同车型的汽车高度进行调整。杆件组10下方吊挂隔热材料100,该隔热材料100可以配合杆件组10上下张开或收起,也可以同时向左右两边张开或收起,更可以各别往左或往右张开或收起,本专利技术不进行限定。隔热材料100的材料可以使用但不限定于布、丝绸、纱、木、竹、串珠、塑料、人造纤维或防火材料。最好的,隔热材料100可以是含有透明材质的材料,可利于保持驾驶车辆在行进中的良好视线状态,以防视线死角。汽车隔热装置1的第一固定器20包括一第一门柱夹200、一第一固定挂勾210及一第一伸缩连接装置220。第一固定器20的功能是用来夹住两个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的其中之一(如图5所示)。如图2A-图2B所示,图2A绘示第一固定器20由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方向看来的示意图。第一门柱夹200具有两个第一夹固体201,该两个第一夹固体201即是用来夹住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的主要组件。这些第一夹固体201之间的距离可调整,也就是说两个第一夹固体201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变大变小,以符合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的设计宽度,进行夹固。这种情况下,两个第一夹固体201之间可以没有相对施力组件的牵引,比如以一弹簧连接两个第一夹固体201。当使用者把两个第一夹固体201之间的距离设定好后,该两个第一夹固体201就暂时维持该距离不变。另外一种设计是不施外力于夹固体时,其间距离自然减缩。换句话讲,两个第一夹固体201之间设计了相对施力组件(未绘示),使得两个第一夹固体201之间永远存在一股“夹”的力量,可夹住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最好的,两个第一夹固体201都可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夹勾202,用以勾住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塞在车门与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7之间的缝隙中。第一夹固体201也可进行其它方向的长度调整,比如两个第一夹固体201垂直于前述相对距离动态调整移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隔热装置,其包括一杆件组,该杆件组具有实质U形外观,架设于汽车内部上方,用以吊挂隔热材料,隔离前座与后座间空调气流流通,其特征在于:该汽车隔热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器,连结于该杆件组的一端,包括:一第一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一夹固体,该两个第一夹固体之间的距离能进行动态调整,用于夹住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一第一固定挂勾,用以挂附于该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的上部;及一第一伸缩连接装置,与该第一固定挂勾及第一门柱夹连接,用以伸缩调整该第一固定挂勾与该第一门柱夹之间的距离;及一第二固定器,连结于该杆件组的另一端,包括:一第二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二夹固体,该两个第二夹固体之间的距离能进行动态调整,用于夹住另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一第二固定挂勾,用以挂附于该另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的上部;及一第二伸缩连接装置,与该第二固定挂勾及第二门柱夹连接,用以伸缩调整该第二固定挂勾与该第二门柱夹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隔热装置,其包括一杆件组,该杆件组具有实质U形外观,架设于汽车内部上方,用以吊挂隔热材料,隔离前座与后座间空调气流流通,其特征在于:该汽车隔热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固定器,连结于该杆件组的一端,包括:一第一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一夹固体,该两个第一夹固体之间的距离能进行动态调整,用于夹住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一第一固定挂勾,用以挂附于该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的上部;及一第一伸缩连接装置,与该第一固定挂勾及第一门柱夹连接,用以伸缩调整该第一固定挂勾与该第一门柱夹之间的距离;及一第二固定器,连结于该杆件组的另一端,包括:一第二门柱夹,具有两个第二夹固体,该两个第二夹固体之间的距离能进行动态调整,用于夹住另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一第二固定挂勾,用以挂附于该另一汽车中立柱车体内部覆壳的上部;及一第二伸缩连接装置,与该第二固定挂勾及第二门柱夹连接,用以伸缩调整该第二固定挂勾与该第二门柱夹之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杆件组两端之间的距离能调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柏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柏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