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复位拔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73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笔,尤其涉及循环复位拔笔。它包括:前笔杆,前笔杆具有套接端,套接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坡台、固定卡槽和复位卡槽;后笔筒,前笔杆的套接端套接与后笔筒内,后笔筒上设有弹性固定片,还设有转轴孔固定配合卡口;弹簧,弹簧位于笔头端内腔和笔芯相抵触;旋转支撑配件,旋转支撑配件上分别设有转轴、固定配合卡扣和支撑块;转轴位于转轴孔内,旋转配合,旋转支撑配件通过与固定坡台和复位卡槽的接触来,改变其旋转角度,随其旋转角度的改变,其固定配合卡扣和固定配合卡口配合与释放也随之改变,支撑块位置变化,分别对应配合固定卡槽或复位卡槽。该笔整体部件结构简单且清晰明了,使用笔时,只需推动后笔筒,可以快速实现出芯的功能。

A Cyclic Reset Brush Draw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en, in particular to a circular reset drawing pen. It includes: front pen bar, front pen bar with socket end, socket end with fixed ramp, fixed chute and reset chute respectively; back pen barrel, socket end of front pen bar with back pen barrel, back pen barrel with elastic fixing piece, also with fixed fixing chuck of rotating shaft hole; spring,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pen head and the core of pen; rotating support fittings, rotating support fittings, and rotating support fittings. The rotating shaft is located in the hol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otating support fittings change the rotating angle by contacting the fixed slope and the reset chut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otating angle, the matching and releasing of the fixed and fixed mating chucks also chang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chang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xing chuck. Slot or reset chuck.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part of the pen is simple and clear. When using the pen, only the back pen barrel needs to be pushed to realize the core function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复位拔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复位拔笔。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使用中性笔的人居多,中性笔的使用率和使用量都占笔具市场的大多数,随着中性笔的普及,其套用的笔壳,结构设计繁多,目前以带盖笔和按压笔为主,带盖笔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占据中性笔的主要市场,而按压笔以其便捷的操作性占据了一部分市场,而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按压笔结构为通过齿轮错位配合的方式来实现笔芯收缩使用的目的,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小部件容易遗矢,其结构所需空间大,故此,其笔壳需要比中性笔笔芯长许多,以满足其内部结构的空间需求。如:CN201621087722.6所述的一种无笔尾按钮的按压自动笔,其主要采用也是滑块加齿轮配合方式,只是其按压滑块被集成到了笔夹内,为了更加美观,但是,其主要结构还是采用传统按压笔的内部结构,其尾部所需空间和笔壳整体长度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其操作方式,也只是由通过挤压滑块变成挤压笔夹,其操作方式还是只能集中在尾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笔结构复杂和拆装结构更加便捷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循环复位拔笔,整体部件结构简单且清晰明了,使用笔时,只需推动后笔筒,可以快速实现出芯的功能;不使用时,进一步的推动后笔筒,即可释放,实现收芯。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复位拔笔,所述循环复位拔笔包括:前笔杆,所述前笔杆具有笔头端和套接端,所述套接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坡台、固定卡槽和复位卡槽;后笔筒,所述前笔杆的套接端套接与后笔筒内,所述后笔筒上分别设有弹性固定片和笔芯固定凹槽;所述弹性固定片上还设有转轴孔固定配合卡口;弹性固定片呈条形;笔芯,所述笔芯套设于所述前笔杆和后笔筒的内腔内,所述笔芯靠近所述笔头端设置,以使得所述笔芯的写字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所述笔头端,其笔芯的尾端固定于笔芯固定凹槽内;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笔头端内腔和笔芯相抵触;旋转支撑配件,所述旋转支撑配件上分别设有转轴、固定配合卡扣和支撑块;所述转轴位于转轴孔内,旋转配合,所述旋转支撑配件通过与固定坡台和复位卡槽的接触来,改变其旋转角度,随其旋转角度的改变,其固定配合卡扣和固定配合卡口配合与释放也随之改变,所述支撑块根据实际位置变化,分别对应配合固定卡槽(12)或复位卡槽(13),实现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其所述写字端伸出于所述笔头端;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其所述写字端缩回于所述笔头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卡槽位于固定坡台和复位卡槽之间,所述复位卡槽位于套接端的末端。所述旋转支撑配件在释放状态下与复位卡槽相匹配,在其受到推力后,所述旋转支撑配件向固定坡台侧推进,越过固定卡槽,且与其配合,实现出芯。再进一步的受到推力后,所述旋转支撑配件再向固定坡台侧推进,抵到固定坡台,此时,所述旋转支撑配件与固定坡台形成一个高度差,使旋转支撑配件被抬高,然后在推力被释放的状态下,在受到弹簧的力,使旋转支撑配件向复位卡槽侧回弹,且仍保持弯曲状态,不会碰到固定卡槽,将越过固定卡槽,抵到复位卡槽且与其相匹配,至此,实现收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坡台高于固定卡槽,保证旋转支撑配件在受到推力回弹时不会抵到固定卡槽,无法释放。所述复位卡槽高于固定坡台。因为在释放旋转支撑配件时,必须为其留有一个高度,让其形成一个高度差。所述复位卡槽的高度优选不能大于后笔筒的内径,保证出芯收芯时,后笔筒和前笔杆的配合顺滑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转轴孔朝笔芯固定凹槽侧,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间距小于转轴的外径,所述转轴通过安装开口卡入转轴孔后不易掉出。所述旋转支撑配件通过转轴和转轴孔与后笔筒相匹配,且旋转支撑配件以转轴为中心轴,可在15°至45°之间进行旋转,使其在与固定卡槽或复位卡槽配合时,为其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其配合更加稳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配合卡扣和固定配合卡口之间可采用延伸固定柱和固定凹槽的方式进行卡合,利用卡槽和卡扣的形式,用延伸固定柱插入固定凹槽来达到固定效果,需要复位卡槽来协助其释放卡合结构,使其配合被释放,打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配合卡扣和固定配合卡口之间可采用内斜凸台和外斜凸台的方式进行卡合,利用两者的错位差,使其配合后,不易掉落,需要复位卡槽来协助其释放卡合结构,使其配合被释放,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循环复位拔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使用简单;使用时通过推动后笔筒,使旋转支撑配件与固定卡槽配合,实现出芯;不使用时,同样推动后笔筒,使其抵到固定坡台,继而释放,回弹至复位卡槽,实现收芯。二、旋转支撑配件可小幅度旋转和固定,与固定卡槽或复位卡槽配合时,扩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三、可增加笔套,进一步提高舒适度和美观度。四、旋转支撑配件的固定配合卡扣采用弹性材料或软性材料,使配合更加柔性。五、旋转支撑配件的固定住与固定凹槽的配合脱离后,只需拉动后笔筒,即可实现前笔杆和后笔筒的分离,实现稳定且快速的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图1处A-A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图2处I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图4处B-B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图5处G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前笔杆;11、固定坡台;12、固定卡槽;13、复位卡槽;2、后笔筒;21、弹性固定片;211、转轴孔;2111、安装开口;212、卡孔;213、外斜凸台;22、笔芯固定凹槽;3、笔芯;4、弹簧;5、旋转支撑配件;51、转轴;52、支撑柱;53、内斜凸台;54、支撑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的一种循环复位拔笔,包括前笔杆1、后笔筒2、笔芯3、弹簧和旋转支撑配件5。其中,上述前笔杆具有笔头端和套接端,套接端位于前笔杆1的后部。上述套接端的外径小于其前部的本体外径,套接端上从前向后分别设有固定坡台11、固定卡槽12和复位卡槽13。固定坡台11是由外径减少的突变台阶和锥形卡台共同构成,套接端和笔头端连接处即外径减少的突变台阶。上述锥形卡台外径从靠近笔头端到远离笔头端逐渐减少。上述固定卡槽12和复位卡槽13是环形卡槽,凸出于所述套接端的外壁。突变台阶出的外径大于固定卡槽12凸出于套接端的外壁的外径。上述后笔筒2套接在前笔杆1的套接端上。具体地,上述后笔筒上分别设有弹性固定片21和笔芯固定凹槽23,上述弹性固定片21上还设有转轴孔211固定配合卡口。上述笔芯3套设于上述前笔杆1和后笔筒2的内腔内,上述笔芯靠近上述笔头端设置,以使得上述笔芯的写字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上述笔头端,其笔芯的尾端固定于笔芯固定凹槽22内。弹簧4位于笔头端内腔和笔芯3相抵触。上述旋转支撑配件5上分别设有转轴51、固定配合卡扣和支撑柱52。上述转轴51位于转轴孔211内,旋转配合,上述旋转支撑配件5通过与固定坡台11和复位卡槽13的接触来,改变其旋转角度,随其旋转角度的改变,其固定配合卡扣和固定配合卡口配合与释放也随之改变,上述支撑柱52根据实际位置变化,分别对应配合固定卡槽12或复位卡槽13,实现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固定配合卡扣的根部通过转轴51连接,固定配合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复位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复位拔笔包括:前笔杆(1),所述前笔杆具有笔头端和套接端,所述套接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坡台(11)、固定卡槽(12)和复位卡槽(13);后笔筒(2),所述前笔杆(1)的套接端套接与后笔筒(2)内,所述后笔筒(2)上分别设有弹性固定片(21)和笔芯固定凹槽(22);所述弹性固定片(21)上还设有转轴孔(211)固定配合卡口;弹性固定片(21)呈条形;笔芯(3),所述笔芯(3)套设于所述前笔杆(1)和后笔筒(2)的内腔内,所述笔芯靠近所述笔头端设置,以使得所述笔芯的写字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所述笔头端,其笔芯的尾端固定于笔芯固定凹槽(22)内;弹簧(4),所述弹簧(4)位于笔头端内腔和笔芯(3)相抵触;旋转支撑配件(5),所述旋转支撑配件(5)上分别设有转轴(51)、固定配合卡扣和支撑块(54);所述转轴(51)位于转轴孔(211)内,旋转配合,所述旋转支撑配件(5)通过与固定坡台(11)和复位卡槽(13)的接触来,改变其旋转角度,随其旋转角度的改变,其固定配合卡扣和固定配合卡口配合与释放也随之改变,所述支撑块(53)根据实际位置变化,分别对应配合固定卡槽(12)或复位卡槽(13),实现第一位置状态和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第一位置状态,其所述写字端伸出于所述笔头端;所述第二位置状态,其所述写字端缩回于所述笔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复位拔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复位拔笔包括:前笔杆(1),所述前笔杆具有笔头端和套接端,所述套接端上分别设有固定坡台(11)、固定卡槽(12)和复位卡槽(13);后笔筒(2),所述前笔杆(1)的套接端套接与后笔筒(2)内,所述后笔筒(2)上分别设有弹性固定片(21)和笔芯固定凹槽(22);所述弹性固定片(21)上还设有转轴孔(211)固定配合卡口;弹性固定片(21)呈条形;笔芯(3),所述笔芯(3)套设于所述前笔杆(1)和后笔筒(2)的内腔内,所述笔芯靠近所述笔头端设置,以使得所述笔芯的写字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所述笔头端,其笔芯的尾端固定于笔芯固定凹槽(22)内;弹簧(4),所述弹簧(4)位于笔头端内腔和笔芯(3)相抵触;旋转支撑配件(5),所述旋转支撑配件(5)上分别设有转轴(51)、固定配合卡扣和支撑块(54);所述转轴(51)位于转轴孔(211)内,旋转配合,所述旋转支撑配件(5)通过与固定坡台(11)和复位卡槽(13)的接触来,改变其旋转角度,随其旋转角度的改变,其固定配合卡扣和固定配合卡口配合与释放也随之改变,所述支撑块(53)根据实际位置变化,分别对应配合固定卡槽(12)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简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