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发热片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350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发热片,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发热单元,发热单元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一凹槽与第四凹槽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与第二连接段的截面积大小相等,以此形成的所述发热单元的发热量相同,发热更加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3D发热片的制作方法,其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于批量化作业。

3D Fever Fil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3D heating sheet,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heating units with a first groove, a third groove and a fourth groove; a first connecting s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third groove, a second connecting s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fourth groove, and a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section equal to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ction. The calorific value of the heating unit is the same, and the heating is more uniform.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ethod for making a 3D heating sheet, which has novel design, simple operation and is convenient for batch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发热片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发热片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一种电子烟,也称气雾生产装置,其包括雾化器、储油仓、电路板、电池,储油仓为雾化器提供烟油,电池连接电路板,电路板连接雾化器,电池为雾化器的工作提供电能,电路板调节雾化器的工作状态,这种雾化器的雾化芯一般为导油棉和发热丝,即导油棉缠绕于发热丝,使用时,将发热丝接通电源,发热丝产生热量,将导油棉吸附的烟油雾化,长期使用,发热丝老化,导油棉的吸附能力降低,导致雾化后烟油的口感差;再则,由于导油棉吸附的烟油是固定的,而发热丝的工作功率一般是恒定的,将导致导油棉的供油出现很大的问题;还有,如果想要提高雾化的功率,则需要增加发热丝,将过个发热丝缠绕在一起,这很容易导致干烧,将导油棉烧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3D发热片及其制作方法,其具有改善供油、口感细腻的特性。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发热片,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发热单元,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设置,第一端用以连接电源的一极,第二端用以连接电源的另一极,所述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三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四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四凹槽;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一凹槽与第四凹槽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与第二连接段的截面积大小相等。每一发热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段连接,每一发热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四凹槽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段连接,每一发热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凹槽为平行四边形,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均为八边形,所述第一连接段由四边形的一个边和与其相邻的呈八边形的第三凹槽的一个边围成,所述第二连接段由四边形的另一个边和与其相邻的八边形的第四凹槽的一个边围成。所述发热单元呈水平设置,所述发热单元的上表面呈平板状,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三突出部,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下表面凸设有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五连接段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五凸出部。第一连接段的下表面、第三突出部的侧面、第五凸出部的侧面围成第一空槽,第二连接段的下表面、第四突出部的侧面、第五凸出部的侧面围成第二空槽。本专利技术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与第二连接段的截面积大小相等,电流通过第五连接段进来,然后电流均等通过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然后继续向前流动,重复以上过程,以此形成均匀的发热线路,以此形成的所述发热单元的发热量相同,发热更加均匀,所述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三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四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四凹槽,发热单元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被空气及时的带出,其口感更加均匀,发热量大、匀、发热更快。一种3D发热片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基板,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二、将保护层覆盖于基板的表面,所述保护层包括多个第一凹孔、多个第二凹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凹孔位于多个第一凹孔包围之中,且所述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之间相邻位置通过第一覆盖膜连接,其它地方通过第二覆盖膜连接,所述第二覆盖膜耐腐蚀的时间大于第一覆盖膜耐腐蚀的时间;步骤三、将覆盖有保护层的基板置于腐蚀液中腐蚀,直至位于第一凹孔、第二凹孔处的基板被全部腐蚀,且第一覆盖膜覆盖下的基板也被部分腐蚀,第二覆盖膜覆盖下的基板未被腐蚀的状态时,停止腐蚀;步骤四、取出基板,除去保护层,并将其清洁。第二覆盖膜的厚度大于第一覆盖膜的厚度。一种3D发热片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基板,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二、将基板的一面涂布第一覆盖层,所述第一覆盖层包括多个第一腐蚀槽、第二腐蚀槽,基板的另一面涂布第二覆盖层,第二覆盖层开设有第二对位槽,第二对位槽对应第二腐蚀槽;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预制完毕的基板置于腐蚀液中,腐蚀液从第二腐蚀槽、第二对位槽同时进入并将基板腐蚀,腐蚀液从第一腐蚀槽进入将基板腐蚀,待第二腐蚀槽、第二对位槽之间的基板被腐蚀完毕,停止腐蚀,此时位于第一腐蚀槽处的基板未被全部腐蚀。一种3D发热片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基板,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二、将基板进行覆膜,进行第一次腐蚀,得到第一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然后将基板的表面干燥;其中基板的一面再进行制图、曝光、显影,再对其进行二次腐蚀,使第一凹槽、第三凹槽之间的基板被部分腐蚀,第一凹槽、第四凹槽之间的基板被部分腐蚀;步骤三、取出基板,除膜,清洁。一种3D发热片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基板,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二、采用光刻技术,控制光刻的时间,在基板上得到第一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再控制光刻的时间,将第一凹槽、第三凹槽之间的基板部分去除,将第一凹槽、第四凹槽之间的基板部分去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多种制作方法,以此制作出3D发热片,其方法操作简单,便于批量化的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3D发热片,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发热单元1,每一所述发热单元1具有第一端11、第二端12、第三端13和第四端14,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相对设置,第三端13和第四端14相对设置,第一端11用以连接电源的一极,第二端12用以连接电源的另一极,所述发热单元1的中心线位置处贯设有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三端13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三凹槽131,所述第四端14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四凹槽141;其中,第一凹槽15与第三凹槽131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16,第一凹槽15与第四凹槽141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17,第一连接段16的截面积与第二连接段17的截面积大小相等。每一发热单元1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13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段18连接,每一发热单元1中相邻的两个第四凹槽141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段19连接,每一发热单元1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131和第四凹槽141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段2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5为平行四边形,第三凹槽131、第四凹槽141均为八边形,所述第一连接段16由四边形的一个边和与其相邻的呈八边形的第三凹槽131的一个边围成,所述第二连接段17由四边形的另一个边和与其相邻的八边形的第四凹槽141的一个边围成。所述发热单元1呈水平设置,所述发热单元1的上表面呈平板状,所述第三连接段18的下表面凸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发热单元,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设置,第一端用以连接电源的一极,第二端用以连接电源的另一极,所述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三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四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四凹槽;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一凹槽与第四凹槽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与第二连接段的截面积大小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发热单元,每一所述发热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设置,第一端用以连接电源的一极,第二端用以连接电源的另一极,所述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三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四端在朝向发热单元的中心线位置处开设第四凹槽;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一凹槽与第四凹槽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与第二连接段的截面积大小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每一发热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段连接,每一发热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四凹槽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段连接,每一发热单元中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平行四边形,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均为八边形,所述第一连接段由四边形的一个边和与其相邻的呈八边形的第三凹槽的一个边围成,所述第二连接段由四边形的另一个边和与其相邻的八边形的第四凹槽的一个边围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呈水平设置,所述发热单元的上表面呈平板状,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三突出部,所述第四连接段的下表面凸设有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五连接段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五凸出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发热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段的下表面、第三突出部的侧面、第五凸出部的侧面围成第一空槽,第二连接段的下表面、第四突出部的侧面、第五凸出部的侧面围成第二空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发热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供一基板,并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步骤二、将保护层覆盖于基板的表面,所述保护层包括多个第一凹孔、多个第二凹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凹孔位于多个第一凹孔包围之中,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会民方勇彭争战乐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宜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