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39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控制芯片、第一升压驱动模块、第二升压驱动模块、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供电模块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升压驱动模块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升压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一马达,第二升压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二马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升压驱动模块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各自驱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使第一马达以及第二马达分别驱动对应的风扇运作,减少总控制电路功率负载,有效降低风扇产热,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A Dual Motor Fan Control Circu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al motor fan control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module, a control chip, a first boost drive module, a second boost drive module, a first motor and a second motor. The power supply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control chip.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 chip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ost drive module and the second boost drive modul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boost drive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boost drive modul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otor. The first boost driving module and the second boost driving module of the invention drive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second motor drive the corresponding fan to operate, reduce the power load of the total control circuit,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eat generation of the fan,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控制电路
,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手握迷你型风扇因小巧、携带方便而被使用广泛。在现有技术中,风扇控制电路通过一个驱动电路驱动两个马达工作,从而带动风扇旋转,然而采用该电路结构,流过驱动电路电流大,负载功耗大,易造成风扇发热,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其有效减少功率负载、减少风扇产热且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控制芯片、第一升压驱动模块、第二升压驱动模块、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供电模块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升压驱动模块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升压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一马达,第二升压驱动模块电性连接第二马达。其中,供电模块提供直流电源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第一升压驱动模块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同时工作,第一升压驱动模块输入端的电压小于第一升压驱动模块输出端的电压,第一升压驱动模块控制第一马达工作,第二升压驱动模块输入端的电压小于第二升压驱动模块输出端的电压,第二升压驱动模块控制第二马达工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升压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充电升压电路和第一启动电路,第一充电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第一充电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马达的输入端,第一启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第一启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马达的输出端,第一充电升压电路提供电压使第一马达工作,控制芯片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一启动电路以控制第一马达工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充电升压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第一MOS管的G极电性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其S极接地,其D极与第一电感和第一二极管输入端的连接点电性连接。第一电容以及第一电阻的连接点与第一二极管输出端电性连接,且与第一马达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感另一端电性连接供电模块,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启动电路包括第二MOS管和第二电阻,第二MOS管的G极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S极接地,其D极与第二电阻的连接点与第一马达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稳压芯片以及充电接口。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口电性连接,其输出端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且稳压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输入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开关,开关一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另一端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状态显示模块,状态显示模块包括显示电路和保护电路;显示电路输入端电性连接供电模块,其输出端与控制芯片输入端电性连接,保护电路与显示电路并联,其另一端与控制芯片输入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显示电路包括第一显示灯、第二显示灯、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第一显示灯和第二显示灯的连接点通过第五电阻与供电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显示灯负极通过第三电阻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显示灯负极通过第四电阻电性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保护电路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的连接点与控制芯片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其与所述第一显示灯和第二显示灯的连接点电性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与第三电容另一端均与地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二升压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充电升压电路和第二启动电路。第二充电升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第二充电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马达的输入端;第二启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第二启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马达的输出端。第二充电升压电路提供电压使第二马达工作,控制芯片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启动电路以控制第二马达工作。本专利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升压驱动模块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各自驱动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使第一马达及第二马达分别驱动对应的风扇运作,减少驱动电路功率负载,有效降低风扇产热,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如此,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实现挂脖式风扇的制造,使用安全且便于携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揭示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图1为实施例中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1、控制芯片2、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供电模块1与控制芯片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电性连接,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电性连接第一马达5,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电性连接第二马达6。优选的,控制芯片2为TRs8p117或者MX10P612。其中,供电模块1提供直流电源至控制芯片2,控制芯片2控制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同时工作,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输入端的电压小于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输出端的电压,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控制第一马达5工作,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输入端的电压小于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输出端的电压,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控制第二马达6工作。具体的,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均采用无刷马达。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和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各自驱动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使第一马达5及第二马达6分别驱动对应的风扇运作,减少电路功率负载,有效降低风扇产热,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如此,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实现挂脖式风扇的制造,使用安全且便于携带。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包括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和第一启动电路32。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马达5的输入端;第一启动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1)、控制芯片(2)、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所述供电模块(1)与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和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马达(5),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马达(6);其中所述供电模块(1)提供直流电源至所述控制芯片(2),所述控制芯片(2)控制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和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同时工作;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输入端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输出端的电压,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控制所述第一马达(5)工作;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输入端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输出端的电压,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控制所述第二马达(6)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1)、控制芯片(2)、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第一马达(5)和第二马达(6);所述供电模块(1)与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和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马达(5),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马达(6);其中所述供电模块(1)提供直流电源至所述控制芯片(2),所述控制芯片(2)控制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和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同时工作;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输入端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输出端的电压,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控制所述第一马达(5)工作;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输入端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输出端的电压,所述第二升压驱动模块(4)控制所述第二马达(6)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驱动模块(3)包括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和第一启动电路(32);所述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马达(5)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启动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启动电路(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马达(5)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提供电压使所述第一马达(5)工作,所述控制芯片(2)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第一启动电路(32)以控制所述第一马达(5)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升压电路(31)包括第一MOS管(Q1)、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2);所述第一MOS管(Q1)的G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其S极接地,其D极与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第一二极管(D1)输入端的连接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2)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输出端电性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马达(M1)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供电模块(1);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马达风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电路(32)包括第二MOS管(Q2)和第二电阻(R4);所述第二MOS管(Q2)的G极与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S极接地,其D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4)的连接点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国黄年坤熊建章李学东黄仲年黄兴强
申请(专利权)人:阿宜准惠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