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333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包括接口管、控制阀、调节压力软管、补浆检视漏斗和支架,所述接口管、控制阀和调节压力软管,所述接口管一端通过螺纹与调节压力软管连接,且所述接口管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接口管内部套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于补浆孔处,实现了压力可调与自动补浆,通过补浆检视漏斗中浆液面状态可快速判定补浆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灌浆质量,且装置内余料定向可回收,成本节约效益明显;灌浆施工中,应用本技术的补浆装置,通过四次合理穿插封堵,两次技术间隔性开启和关闭控制阀门,实现了稳压状态下连通腔内初始密实度,补浆压力作用下的最终密实度,有效解决了灌浆不密实和回落等问题。

An adjustable pressure automatic grou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pressure type automatic grou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terface pipe, a control valve, a regulating pressure hose, a grouting inspection funnel and a bracket. The interface pipe, a control valve and a regulating pressure hose are described. One end of the interfac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gulating pressure hose through a threa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interface pipe is sleeved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terface pipe through a clamp.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as follows: the device is set at the grouting hole, realizes adjustable pressure and automatic grouting, can quickly determine the grouting situation by inspecting the grouting level state in the funnel through grouting, greatly improves the grouting quality, and the residual material in the device can be directionally recovered, with obvious cost-saving benefits; in grouting construction, the grouting device applying the technology can be rationally inserted and sealed four times. Plugging, opening and closing control valves at intervals of two times, realizes the initial density in the connected chamber under the steady state and the final density under the action of grouting pressure,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grouting not compactness and falling b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补浆装置,具体为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属于自动补浆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于灌浆套筒剪力墙的施工,普遍采用连通腔连续灌浆法,该施工方法在应用于框架柱时施工操作比较简便,质量可控,当用于剪力墙施工时,操作难度较高,无法保证“本质安全”。连通腔破损时将发生漏浆现象,当漏浆点出现在外墙外侧时极难发现;混凝土面吸水后可能造成灌浆料体积萎缩,如果灌浆料拌合物的膨胀率不足以补偿收缩的体积,将导致灌浆不密实,若及时补浆可有效的消除此质量隐患;尤其在拔灌浆枪时,极易出现灌浆料拌合物回落现象,导致灌浆不饱满、不密实,上述质量问题一旦发生,不及时发现均无法补救。现有的灌浆施工工艺均无法做到灌浆密实,节约灌浆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且材料成本较高的灌浆料损耗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连通腔连续灌浆法当用于剪力墙施工时,操作难度较高,无法保证“本质安全”,连通腔破损时将发生漏浆现象,当漏浆点出现在外墙外侧时极难发现;混凝土面吸水后可能造成灌浆料体积萎缩,如果灌浆料拌合物的膨胀率不足以补偿收缩的体积,将导致灌浆不密实,若及时补浆可有效的消除此质量隐患;尤其在拔灌浆枪时,极易出现灌浆料拌合物回落现象,导致灌浆不饱满、不密实,上述质量问题一旦发生,不及时发现均无法补救。现有的灌浆施工工艺均无法做到灌浆密实,节约灌浆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且材料成本较高的灌浆料损耗严重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包括接口管、控制阀、调节压力软管、补浆检视漏斗和支架,所述接口管、控制阀和调节压力软管,所述接口管一端通过螺纹与调节压力软管连接,且所述接口管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接口管内部套接,所述调节压力软管为L形结构,且所述调节压力软管顶部纵向设置有补浆检视漏斗,所述补浆检视漏斗一侧纵向设置有支架,所述接口管一侧纵向设置有套筒,且所述套筒上方纵向设置有钢筋;所述接口管一端设置有第一环肋,且所述接口管另一端设置有与控制阀相匹配的第一直螺纹;所述控制阀一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螺纹相匹配的第二直螺纹,且所述控制阀另一端设置有与调节压力软管相匹配的第二环肋;所述套筒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中空的补浆孔,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位置的补浆需要,来连接不同位置的补浆孔,调节补浆位置高度;所述支架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架侧壁垂直安装有横档,且所述横档一端设置有中空环形的环套。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压力软管的拐角处为圆弧形结构,保证浆料在调节压力软管中被通送更加顺畅,防止浆料被堵塞,且调节压力软管一端与控制阀的连接处套设有卡环,保证调节压力软管与控制阀连接更加牢固,且调节压力软管与控制阀连接处的密封性更高。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接口管通过第一环肋外壁的螺纹与套筒上的补浆孔内部连接,保证接口管与补浆孔连接安装或拆卸更加便捷,且第一环肋与所述补浆孔的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套,保证浆料在接口管和补浆孔中流送时不会漏洒出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环肋一端与补浆孔的连接处为圆锥形结构,保证第一环肋与补浆孔内部连接时更加方便,且连接位置更加精准、适宜,且补浆检视漏斗、调节压力软管、控制阀、接口管和补浆孔内部之间均相互贯通。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补浆检视漏斗底部通过第三环肋与调节压力软管连接,且第三环肋与调节压力软管的连接处套设有卡环,保证浆料从补浆检视漏斗流到调节压力软管中时,不会有浆料流漏出外,且所述调节压力软管上部与支架和钢筋均呈平行设置,保证该装置各部件工作时更加稳固牢靠。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支架下方等弧度倾斜设置有三个支脚,所述横档一端通过螺栓与支架上的套圈固定连接,保证横档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且支架上等间距套设有若干个套圈,保证横档在支架上的高度可调节,且保证补浆检视漏斗通过支承横档的高度调节来实现补浆过程所需压力值。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横档通过环套与补浆检视漏斗套接,保证补浆检视漏斗使用时更加稳固牢靠,且补浆检视漏斗拆卸更加便捷,且所述补浆检视漏斗的体积不小于1.5L,高度不小于3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设置于补浆孔处,实现了压力可调与自动补浆,通过补浆检视漏斗中浆液面状态可快速判定补浆情况,以及是否漏浆,极大的提高了灌浆质量和施工效率,且装置各部件之间均通过螺纹或嵌设的方式连接安装,保证该装置各组件拆卸更加方便,且保证该装置内余料定向可回收,成本节约效益明显。(2)设置控制阀启闭单元,优化了连通腔连续灌浆法工艺中溢浆孔和灌浆孔的封堵顺序,实现了灌浆、稳压、补浆工况的平稳及时转换,缩短灌浆工序时间。(3)灌浆施工中,应用本技术的补浆装置,通过四次合理穿插封堵,两次技术间隔性开启和关闭控制阀门,实现了稳压状态下连通腔内初始密实度,补浆压力作用下的最终密实度,有效解决了灌浆不密实和回落等问题,较好的改善了灌浆密实度。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控制阀的两端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接口管与补浆孔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补浆检视漏斗与调节压力软管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架立体示意图。图中:1、接口管;11、第一环肋;12、第一直螺纹;13、密封套;2、控制阀;21、第二直螺纹;22、第二环肋;3、调节压力软管;31、卡环;4、补浆检视漏斗;41、第三环肋;5、支架;51、横档;52、环套;6、补浆孔;7、钢筋;8、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包括接口管1、控制阀2、调节压力软管3、补浆检视漏斗4和支架5,适用于预制剪力墙采用连通腔连续灌浆法的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施工,接口管1、控制阀2和调节压力软管3,接口管1一端通过螺纹与调节压力软管3连接,且接口管1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接口管1内部套接,调节压力软管3为L形结构,且调节压力软管3顶部纵向设置有补浆检视漏斗4,补浆检视漏斗4一侧纵向设置有支架5,接口管1一侧纵向设置有套筒8,且套筒8上方纵向设置有钢筋7;接口管1一端设置有第一环肋11,接口管1长度150~200mm,且接口管1另一端设置有与控制阀2相匹配的第一直螺纹12,控制阀2为球阀型式,采用金属材质或塑料金属混合材质,开启状态时水力半径15~25mm;控制阀2一端内壁设置有与第一直螺纹12相匹配的第二直螺纹21,且控制阀2另一端设置有与调节压力软管3相匹配的第二环肋22,通过控制阀2的启闭操作实现灌浆施工过程的工况切换及自动补浆;套筒8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中空的补浆孔6,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位置的补浆需要,来连接不同位置的补浆孔6,调节补浆位置高度;支架5为圆柱形结构,支架5侧壁垂直安装有横档51,且横档51一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管(1)、控制阀(2)、调节压力软管(3)、补浆检视漏斗(4)和支架(5),所述接口管(1)、控制阀(2)和调节压力软管(3),所述接口管(1)一端通过螺纹与调节压力软管(3)连接,且所述接口管(1)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接口管(1)内部套接,所述调节压力软管(3)为L形结构,且所述调节压力软管(3)顶部纵向设置有补浆检视漏斗(4),所述补浆检视漏斗(4)一侧纵向设置有支架(5),所述接口管(1)一侧纵向设置有套筒(8),且所述套筒(8)上方纵向设置有钢筋(7);所述接口管(1)一端设置有第一环肋(11),且所述接口管(1)另一端设置有与控制阀(2)相匹配的第一直螺纹(12);所述控制阀(2)一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螺纹(12)相匹配的第二直螺纹(21),且所述控制阀(2)另一端设置有与调节压力软管(3)相匹配的第二环肋(22);所述套筒(8)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中空的补浆孔(6);所述支架(5)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架(5)侧壁垂直安装有横档(51),且所述横档(51)一端设置有中空环形的环套(5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管(1)、控制阀(2)、调节压力软管(3)、补浆检视漏斗(4)和支架(5),所述接口管(1)、控制阀(2)和调节压力软管(3),所述接口管(1)一端通过螺纹与调节压力软管(3)连接,且所述接口管(1)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接口管(1)内部套接,所述调节压力软管(3)为L形结构,且所述调节压力软管(3)顶部纵向设置有补浆检视漏斗(4),所述补浆检视漏斗(4)一侧纵向设置有支架(5),所述接口管(1)一侧纵向设置有套筒(8),且所述套筒(8)上方纵向设置有钢筋(7);所述接口管(1)一端设置有第一环肋(11),且所述接口管(1)另一端设置有与控制阀(2)相匹配的第一直螺纹(12);所述控制阀(2)一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直螺纹(12)相匹配的第二直螺纹(21),且所述控制阀(2)另一端设置有与调节压力软管(3)相匹配的第二环肋(22);所述套筒(8)侧壁上下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中空的补浆孔(6);所述支架(5)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架(5)侧壁垂直安装有横档(51),且所述横档(51)一端设置有中空环形的环套(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压力式自动补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压力软管(3)的拐角处为圆弧形结构,且调节压力软管(3)一端与控制阀(2)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守涛高海泉蒋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