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33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包括操作室,墙体,太阳能集热装置,分隔板,攀爬口,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攀爬直梯,供水管,输水管,回水管,供水电磁阀,抽水泵,回水电磁阀,太阳能热水箱,导水管,导水电磁阀,冷热水循环水箱,传水管,温度传感器,反水管和功能控制板结构,所述的墙体安装在操作室的外侧四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安装在墙体的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集热管由上至下依次插接在侧边导水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进入到太阳能集热管内的水液起到加热作用,从而方便对太阳能热水箱内提供水液,从而避免在冬天使用时耗费能源大,进而提高节能环保效果。

Implicit Inserted Water Planting Functional Wall Pane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implicitly attached water-planting functional wall panels, including operating rooms, walls, solar collectors, partition panels, climbing ports, energy-saving air-conditioning wall panels, climbing straight ladders, water supply pipes, water supply pipes, return pipes, water supply solenoid valves, pump, return water solenoid valves, solar water heaters, water diversion pipes, water diversion solenoids, cold and hot water circulating water tanks, water transfer pipe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reverse water pipe and the functional control board structure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outside of the operation room, and the solar energy collector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ll. The solar collector tub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connect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ide water guide frame,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heating the water entering the solar collector tube conveniently in use, thus providing water in the solar hot water tank conveniently, thereby avoi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winter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居住建筑内墙
,尤其涉及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能源消耗大,没有有效使用绿色能源,房屋建筑的室内装修基本体现外观功能,没有形成立体化,太阳能的利用也很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太用能效能,应用性狭窄。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太阳能的绿色环保优势,合理利用循环系统提高热能应用效率,均衡使用太阳热能。利用水的热容大的特点合理使用冷热水转换使室内墙面达到并保持舒适恒温,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绿色环保型室内空间,或者达到墙体表面保持一个舒适温度进而影响室内温度。但是现有的墙面板还存在着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能源消耗大,加工费劲安装不够灵活,节能环保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以解决现有的墙面板存在着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能源消耗大,加工费劲安装不够灵活,节能环保效果差的问题。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包括操作室,墙体,太阳能集热装置,分隔板,攀爬口,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攀爬直梯,供水管,输水管,回水管,供水电磁阀,抽水泵,回水电磁阀,太阳能热水箱,导水管,导水电磁阀,冷热水循环水箱,传水管,温度传感器,反水管和功能控制板结构,所述的墙体安装在操作室的外侧四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安装在墙体的上部;所述的分隔板横向螺栓安装在墙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攀爬口开设在分隔板的右侧;所述的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安装在墙体的内壁四周位置;所述的攀爬直梯设置在攀爬口的内侧,并螺栓安装在分隔板的下部;所述的供水管贯穿墙体的下部,并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的右侧上部;所述的输水管嵌入在墙体的内部,并在下部螺纹连接在供水管的上部;所述的回水管嵌入在墙体的内部,并在下部与太阳能热水箱螺纹连接;所述的供水电磁阀设置有两个;所述的供水电磁阀设置在输水管的下部左右两侧,并分别螺纹连接在供水管上;所述的抽水泵螺钉安装在冷热水循环水箱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回水电磁阀螺纹连接在回水管的下部;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箱螺栓安装在操作室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导水管分别在两端螺纹连接在太阳能热水箱的左侧下部和冷热水循环水箱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导水电磁阀螺纹连接在导水管的中间位置;使输送带冷热水循环水箱螺栓连接在操作室的下部左侧;所述的传水管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嵌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反水管设置在供水管的左侧,并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的上部;所述的功能控制板结构安装在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的内部中部右侧;所述的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包括木质面板,保温板,热反射层,石膏板,水管插孔,循环管,左侧导入管和右侧导入管,所述的木质面板胶接在保温板的上部;所述的保温板胶接在热反射层的上部;所述的水管插孔由左至右依次开设在保温板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分别插接在水管插孔的内侧;所述的左侧导入管插接在保温板的左下部,并与循环管左侧接通;所述的右侧导入管嵌入在保温板的右下部,并与循环管右侧接通。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侧边导水框,太阳能集热管,辅助导管,输水接头,回水接头和横向固定架,所述的侧边导水框螺栓安装在墙体的上部;所述的辅助导管插接在侧边导水框的右侧上部;所述的输水接头胶接在辅助导管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回水接头插接在侧边导水框的右侧下部;所述的横向固定架插接在侧边导水框的右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功能控制板结构包括安装框,触摸屏,控制器和电源开关,所述的触摸屏嵌入在安装框的前侧上部;所述的控制器螺钉安装在安装框的内部下侧;所述的电源开关嵌入在安装框的前侧右下部;所述的安装框与木质面板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具体采用紫金玻璃真空管,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由上至下依次插接在侧边导水框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的传水管与左侧导入管螺纹连接;所述的反水管与右侧导入管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输水管与输水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的回水管与回水接头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热反射层采用厚度为热反射纤维层一毫米至三毫米的热反射纤维层。优选的,所述的石膏板分别涂抹在热反射层与墙体的连接处。优选的,所述的保温板采用厚度为三厘米至五厘米的泡沫板。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具体采用几字形紫铜盘管。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触摸屏具体采用型号为fk-gb256的触摸屏,所述的供水电磁阀,回水电磁阀和导水电磁阀分别采用型号为2W-160-15的电磁阀,所述的抽水泵具体采用型号为QS-BL45W的水泵,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PT100的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触摸屏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抽水泵,供水电磁阀,回水电磁阀和导水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具体采用紫金玻璃真空管,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太阳能集热管由上至下依次插接在侧边导水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进入到太阳能集热管内的水液起到加热作用,从而方便对太阳能热水箱内提供水液,从而避免在冬天使用时耗费能源大,进而提高节能环保效果。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石膏板分别涂抹在热反射层与墙体的连接处,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灵活安装该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循环管具体采用几字形紫铜盘管,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根据输送的水温快速对木质面板以及保温板加温或降温,从而方便调节室内的温度。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保温板采用厚度为三厘米至五厘米的泡沫板,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对循环管内的水温起到保温作用。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热反射层采用厚度为热反射纤维层一毫米至三毫米的热反射纤维层,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室内的气温向外传输,且能够对室内的气温起到反射作用。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传水管与左侧导入管螺纹连接;所述的反水管与右侧导入管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打开抽水泵方便利用传水管向左侧导入管加水,从而方便向循环管内导入水液。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输水管与输水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的回水管与回水接头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输水管通过辅助导管给太阳能集热管供水,进而方便利用太阳能集热管对水液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集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循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控制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接线图。图中:1、操作室;2、墙体;3、太阳能集热装置;31、侧边导水框;32、太阳能集热管;33、辅助导管;34、输水接头;35、回水接头;36、横向固定架;4、分隔板;5、攀爬口;6、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1、木质面板;62、保温板;63、热反射层;64、石膏板;65、水管插孔;66、循环管;67、左侧导入管;68、右侧导入管;7、攀爬直梯;8、供水管;9、输水管;10、回水管;11、供水电磁阀;12、抽水泵;13、回水电磁阀;14、太阳能热水箱;15、导水管;16、导水电磁阀;17、冷热水循环水箱;18、传水管;19、温度传感器;20、反水管;21、功能控制板结构;211、安装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包括操作室(1),墙体(2),太阳能集热装置(3),分隔板(4),攀爬口(5),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攀爬直梯(7),供水管(8),输水管(9),回水管(10),供水电磁阀(11),抽水泵(12),回水电磁阀(13),太阳能热水箱(14),导水管(15),导水电磁阀(16),冷热水循环水箱(17),传水管(18),温度传感器(19),反水管(20)和功能控制板结构(21),所述的墙体(2)安装在操作室(1)的外侧四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3)安装在墙体(2)的上部;所述的分隔板(4)横向螺栓安装在墙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攀爬口(5)开设在分隔板(4)的右侧;所述的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安装在墙体(2)的内壁四周位置;所述的攀爬直梯(7)设置在攀爬口(5)的内侧,并螺栓安装在分隔板(4)的下部;所述的供水管(8)贯穿墙体(2)的下部,并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右侧上部;所述的输水管(9)嵌入在墙体(2)的内部,并在下部螺纹连接在供水管(8)的上部;所述的回水管(10)嵌入在墙体(2)的内部,并在下部与太阳能热水箱(14)螺纹连接;所述的供水电磁阀(11)设置有两个;所述的供水电磁阀(11)设置在输水管(9)的下部左右两侧,并分别螺纹连接在供水管(8)上;所述的抽水泵(12)螺钉安装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回水电磁阀(13)螺纹连接在回水管(10)的下部;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箱(14)螺栓安装在操作室(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导水管(15)分别在两端螺纹连接在太阳能热水箱(14)的左侧下部和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导水电磁阀(16)螺纹连接在导水管(15)的中间位置;使输送带冷热水循环水箱(17)螺栓连接在操作室(1)的下部左侧;所述的传水管(18)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9)嵌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反水管(20)设置在供水管(8)的左侧,并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上部;所述的功能控制板结构(21)安装在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的内部中部右侧;所述的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包括木质面板(61),保温板(62),热反射层(63),石膏板(64),水管插孔(65),循环管(66),左侧导入管(67)和右侧导入管(68),所述的木质面板(61)胶接在保温板(62)的上部;所述的保温板(62)胶接在热反射层(63)的上部;所述的水管插孔(65)由左至右依次开设在保温板(6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66)分别插接在水管插孔(65)的内侧;所述的左侧导入管(67)插接在保温板(62)的左下部,并与循环管(66)左侧接通;所述的右侧导入管(68)嵌入在保温板(62)的右下部,并与循环管(66)右侧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隐式内附着植水功能墙面板,包括操作室(1),墙体(2),太阳能集热装置(3),分隔板(4),攀爬口(5),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攀爬直梯(7),供水管(8),输水管(9),回水管(10),供水电磁阀(11),抽水泵(12),回水电磁阀(13),太阳能热水箱(14),导水管(15),导水电磁阀(16),冷热水循环水箱(17),传水管(18),温度传感器(19),反水管(20)和功能控制板结构(21),所述的墙体(2)安装在操作室(1)的外侧四周;所述的太阳能集热装置(3)安装在墙体(2)的上部;所述的分隔板(4)横向螺栓安装在墙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攀爬口(5)开设在分隔板(4)的右侧;所述的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安装在墙体(2)的内壁四周位置;所述的攀爬直梯(7)设置在攀爬口(5)的内侧,并螺栓安装在分隔板(4)的下部;所述的供水管(8)贯穿墙体(2)的下部,并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右侧上部;所述的输水管(9)嵌入在墙体(2)的内部,并在下部螺纹连接在供水管(8)的上部;所述的回水管(10)嵌入在墙体(2)的内部,并在下部与太阳能热水箱(14)螺纹连接;所述的供水电磁阀(11)设置有两个;所述的供水电磁阀(11)设置在输水管(9)的下部左右两侧,并分别螺纹连接在供水管(8)上;所述的抽水泵(12)螺钉安装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回水电磁阀(13)螺纹连接在回水管(10)的下部;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箱(14)螺栓安装在操作室(1)的下部右侧;所述的导水管(15)分别在两端螺纹连接在太阳能热水箱(14)的左侧下部和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导水电磁阀(16)螺纹连接在导水管(15)的中间位置;使输送带冷热水循环水箱(17)螺栓连接在操作室(1)的下部左侧;所述的传水管(18)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内部左侧;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9)嵌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反水管(20)设置在供水管(8)的左侧,并插接在冷热水循环水箱(17)的上部;所述的功能控制板结构(21)安装在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的内部中部右侧;所述的节能空气调节墙板结构(6)包括木质面板(61),保温板(62),热反射层(63),石膏板(64),水管插孔(65),循环管(66),左侧导入管(67)和右侧导入管(68),所述的木质面板(61)胶接在保温板(62)的上部;所述的保温板(62)胶接在热反射层(63)的上部;所述的水管插孔(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之峰赵素环王亚飞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