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fting reinforcement method for Compressive Buckling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making steel brackets; step 2: installing steel brackets and lifting devices; step 3: installing unloading devices; step 4: arranging laser range finder; step 5: unloading Compressive Buckling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ep 6: jacking Compressive Buckling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ep 7: chiseling Compressive Buckling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The crushing area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nd the concrete near the area expose the buckling steel bars; Step 8: Welding new steel bars on the side of the buckling steel bars; Step 9: Supporting formwork, preparing high-strength fine stone concrete, pouring into the chiseled area; Step 10: Resetting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Step 11: Planting new longitudinal aroun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after strengthening. Reinforcement and spiral stirrups; Step 12: Reduction of frame beams and floor slabs. This reinforcement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quick effect and simp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t can achieve simple,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repair of RC columns under compression and buck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屈钢筋混凝土柱的顶升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加固
,具体涉及一种压屈钢筋混凝土柱的顶升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大。一方面,在大量的基础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设计不周、施工不当的问题,如构件配筋过密、混凝土流动性差导致的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或者是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不足直接导致的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压酥、粉碎,柱内钢筋压屈,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与使用;另一方面,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使得结构实际荷载大于设计值,使结构柱压缩变形过大,甚至压溃。以上设计不周、施工不当的情况需要避免,却无法杜绝,而建筑用途改变的情况也不可避免。上述情况中,一旦出现混凝土柱压屈的问题,无论是施工阶段还是已交付使用,若将其移除重建,要么使建设成本大幅增大,要么影响住户正常使用,因此,亟需一种作业工期短、见效快、施工工艺简单、湿作业少的顶升加固方法,对因设计不周、施工不当、建筑使用功能改变等因素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柱压屈进行处理,以实现简单、高效、经济的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屈钢筋混凝土柱的顶升加固方法,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屈钢筋混凝土柱的顶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钢牛腿(1):制作与需要加固的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纵截面宽度相适配的钢牛腿(1),钢牛腿(1)具有与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连接配合的钢牛腿连接板(3),钢牛腿连接板(3)上预留多个螺栓孔;步骤二,安装钢牛腿(1)和顶升装置:在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的压溃区域上方相对两侧的端面上与钢牛腿连接板(3)的螺栓孔相对应位置处钻孔,通过化学锚栓(20)和结构胶于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至少一对相对的端面上固定连接一对钢牛腿(1),并保证相对的两个钢牛腿(1)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每个钢牛腿(1)下方安装一个顶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屈钢筋混凝土柱的顶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钢牛腿(1):制作与需要加固的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纵截面宽度相适配的钢牛腿(1),钢牛腿(1)具有与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连接配合的钢牛腿连接板(3),钢牛腿连接板(3)上预留多个螺栓孔;步骤二,安装钢牛腿(1)和顶升装置:在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的压溃区域上方相对两侧的端面上与钢牛腿连接板(3)的螺栓孔相对应位置处钻孔,通过化学锚栓(20)和结构胶于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至少一对相对的端面上固定连接一对钢牛腿(1),并保证相对的两个钢牛腿(1)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每个钢牛腿(1)下方安装一个顶升装置,顶升装置为用于顶升钢牛腿(1)的千斤顶一(4);步骤三,安装卸载装置:在需要加固的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承重范围内的框梁(5)及楼板(6)下方固定设置至少一对并排竖直设置的千斤顶二(7),各千斤顶二(7)的伸缩部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垫板一(8),各垫板一(8)的上端均固定连接竖直设置的钢柱(9),各钢柱(9)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垫板二(10),各垫板二(10)与框梁(5)及楼板(6)的下端面之间设有模板(11);步骤四,布置激光测距仪(12):将卸载装置的外侧、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柱顶以及钢牛腿(1)的外边缘作为测点,于测点正下方的地面上固定设置激光测距仪(12);步骤五,对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进行荷载卸除:启动千斤顶二(7)对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承重范围内的框梁(5)及楼板(6)进行顶升,改变荷载的传递路径,顶升的过程中根据卸载装置外侧设置的激光测距仪(12)的显示数值,控制千斤顶二(7)的顶升高度,防止过度顶升引起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和框梁(5)的反向变形,直至将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的荷载卸除;步骤六,顶升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启动千斤顶一(4)对钢牛腿(1)进行顶升,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在相对设置的一对钢牛腿(1)的带动下被动顶升,根据钢牛腿(1)外边缘下方设置的激光测距仪(12)的显示数值作为每次顶升的实际高度,每次缓慢顶升3~5mm,每次顶升完成,通过观察激光测距仪(12)的数值,确认无异常现象,方可进行下一次的顶升作业;顶升的高度不小于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的压缩量;步骤七,处理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的压溃区域:凿除压屈钢筋混凝土柱(2)的压溃区域及该区域附近的混凝土,使压屈钢筋(13)裸露出来;步骤八,在压屈钢筋(13)的侧边焊接新钢筋:对从压屈钢筋(13)弯曲点向上或向下延伸至平直段起点起算不小于200mm的平直钢筋段作为新旧钢筋连接的焊接段,将焊接段表面打磨处理之后于压屈钢筋(12)的边侧焊接新钢筋(14);步骤九,对凿除的区域进行修复:支设模板,配制高强细石混凝土,对凿除区进行浇注;步骤十,撤除千斤顶一(4),拆除钢牛腿(1):待步骤九中的高强细石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撤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涛,杜汉丰,袁广林,王明华,潘哲仁,赵志远,仲崇硕,杨帆,梁天乐,舒前进,卢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