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233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1:10
本申请涉及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第一极柱、第二极柱、顶盖片、第一接触片、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一绝缘部,其中,第一绝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且裸露于第一导电件的下表面,顶盖片与所述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中的一者绝缘,与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中另一者电连接,第一极柱以及第二极柱中与顶盖片绝缘的一者与第一导电件连接,顶盖片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接触片附接于顶盖片且密封第一通孔,第一导电件和第一绝缘部设置在第一接触片的正上方,该方案提高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Secondary Battery Top Cover Component and Secondary Battery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secondary battery cover assembly and a secondary battery. The top cover assembly of a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es a first pole, a second pole, a top cover, a first contact piece, a first conductive piece and a first insulating part, wherein the first insulating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ductive part and exposed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ductive part, and the top cover plate is insulated from one of the first pole and the second pole column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in the first pole column and the second pole column. The first polar column and the second polar column insulated with the top cove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ductive piece. The top cover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contact piece is attached to the top cover piece and sealed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conductive piece and the first insulation part are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first contact piece. This scheme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he secondary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由于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并且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设施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二次电池过充时,二次电池中的电解液分解会使二次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导致电池着火和爆炸。为了防止由内部压力的增大引起的着火和爆炸,通常设置外部短路单元以及在正极片和正极柱之间设置熔丝。当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大时,外部短路单元将电极组件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短路从而形成大电流,以将设置在正极片和正极柱之间的熔丝熔断,由此终止电极组件的充电状态。然而,上述结构却会降低二次电池应对高温环境的能力,例如上述结构在应对热箱(Hot-Box)测试时,二次电池出现热失控的概率大大增加。具体原因为:在高温环境下,二次电池中不仅内部气压会随着电解液在高温下的分解而增大,而且电极组件的内阻也会增大;此时如果外部短路单元使二次电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形成短路,电极组件会由于其内阻的增加,因此无法熔断正极片和正极柱之间的熔丝,即无法彻底切断充电主回路。并且,由于短路电流的存在会产生更大的热量,从而加剧二次电池起火、爆炸的风险。换句话说,现有的外部短路单元只能解决常温条件时二次电池的过充问题,但是在高温环境下会增大热失控概率,降低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能够降低高温环境下热失控的发生概率,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第一极柱;第二极柱;顶盖片;第一接触片;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一绝缘部,其中,所述第一绝缘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且裸露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下表面,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中的一者绝缘,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第二极柱中的另一者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柱以及所述第二极柱中与所述顶盖片绝缘的一者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其中,所述顶盖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接触片附接于所述顶盖片且密封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一绝缘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正上方。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部包括相连接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的外周面突出于所述小端的外周面,所述小端位于所述大端的靠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成锥形或圆台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所述第一绝缘部的直径减小。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朝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孔,所述第一绝缘部容纳于所述容纳孔中。可选地,所述容纳孔贯穿所述第一导电件。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片包括中央接触部和相对于所述中央接触部上扬设置的边缘变形部,所述第一接触片被配置为响应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而向上翻转且与所述第一导电件接触,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于所述中央接触部的正上方。可选的,所述中央接触部的外周面突出于所述裸露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下表面的所述第一绝缘部的外周面。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部的下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下表面。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第一极柱;第二极柱;顶盖片;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第一导电件;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导电件,其中,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二极柱绝缘,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一极柱绝缘或所述顶盖片与所述第一极柱之间设有电阻构件,所述第一极柱与第一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柱与第二导电件电连接,所述顶盖片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接触片附接于所述顶盖片且密封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接触片附接于所述顶盖片且密封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导电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或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且裸露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的正上方,或所述第一绝缘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且裸露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绝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正上方。可选地,所述电阻构件的阻值为1~10000欧姆。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组件,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壳体以及电极组件,所述二次电池顶盖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并形成封装空间,所述电极组件封装在所述封装空间内,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一极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第二极片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第一接触片、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一绝缘部,一方面,在常温状态下,当二次电池过充时,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大,当内部压力超过阈值压力时,第一接触片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翻转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此时,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电连接,短路电流能够熔断主回路中的熔丝,二次电池的过充状态被停止,提高了二次电池在过充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高温(例如热箱试验中,环境温度为80℃~150℃之间)状态下,第一绝缘件受热熔化,第一绝缘件熔化后滴落在第一接触片上,并在第一接触片与第一导电件之间形成绝缘层,这样一来,第一接触片和第一导电件在高温状态下通过该绝缘层保持绝缘,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就不会电连接,即不会产生短路电流进而使得电极组件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着火或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二次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包括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第一绝缘部,第一绝缘部设置在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中一者的正上方,在常温状态下,当二次电池过充时,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大,当内部压力超过阈值压力时,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翻转并分别与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接触,此时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电连接,较大的短路电流能够熔断主回路中的熔丝,二次电池的过充状态被停止,二次电池在过充时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在高温(例如热箱试验中,环境温度为80℃~150℃之间)状态下,一种情况是,顶盖片与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均绝缘,此时,第一绝缘部熔化后滴落在两个接触片中的任意一者上,并在该接触片与正上方的导电件之间形成绝缘层,则可以确保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不会电连接,即不会产生短路电流而使得电极组件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降低了二次电池着火或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二次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如果第一绝缘部设置在第一极柱侧,还有另一种情况是,顶盖片与第二极柱绝缘,顶盖片与第一极柱电连接,并且第一绝缘部设置在第一极柱侧,此时,当第二接触片翻转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后,即使熔化后的第一绝缘部将第一接触片与第一导电件绝缘,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依然会电连接,但是,由于顶盖片与第一导电件之间设置电阻构件,因此,流经电阻构件的短路电流相对较小,二次电池在热箱试验下的发热量较少,从而可以保证二次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柱(100);第二极柱(102);顶盖片(104);第一接触片(106);第一导电件(108);以及第一绝缘部(110),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110)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且裸露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的下表面,所述顶盖片(104)与所述第一极柱(100)和所述第二极柱(102)中的一者绝缘,所述顶盖片(104)与所述第一极柱(100)和所述第二极柱(102)中的另一者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柱(100)以及所述第二极柱(102)中与所述顶盖片(104)绝缘的一者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其中,所述顶盖片(104)开设有第一通孔(1042),所述第一接触片(106)附接于所述顶盖片(104)且密封所述第一通孔(1042),所述第一导电件(108)和所述第一绝缘部(110)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106)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柱(100);第二极柱(102);顶盖片(104);第一接触片(106);第一导电件(108);以及第一绝缘部(110),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110)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且裸露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的下表面,所述顶盖片(104)与所述第一极柱(100)和所述第二极柱(102)中的一者绝缘,所述顶盖片(104)与所述第一极柱(100)和所述第二极柱(102)中的另一者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柱(100)以及所述第二极柱(102)中与所述顶盖片(104)绝缘的一者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其中,所述顶盖片(104)开设有第一通孔(1042),所述第一接触片(106)附接于所述顶盖片(104)且密封所述第一通孔(1042),所述第一导电件(108)和所述第一绝缘部(110)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片(106)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110)包括相连接的大端(1102)和小端(1104),所述大端(1102)的外周面突出于所述小端(1104)的外周面,所述小端(1104)位于所述大端(1102)的靠近所述第一接触片(106)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110)设置成锥形或圆台形,沿从上到下的方向所述第一绝缘部(110)的直径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朝向所述第一接触片(10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孔(1082),所述第一绝缘部(110)容纳于所述容纳孔(1082)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1082)贯穿所述第一导电件(108)。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106)包括中央接触部(1062)和相对于所述中央接触部(1062)上扬设置的边缘变形部(1064),所述第一接触片(106)被配置为响应二次电池的内部压力增加而向上翻转且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08)接触,所述第一绝缘部(110)设置于所述中央接触部(1062)的正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松李全坤吴凯王鹏王志宇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