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81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应用在建筑基坑领域,解决了不能对基坑侧壁的水进行收集,基坑侧壁的水积累过多,会导致基坑侧壁的土层变软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包括基坑侧壁和基坑底部;所述基坑侧壁上设有导水组件,所述导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导水渠,所述基坑底部设有集水腔,所述导水渠与所述集水腔之间设有导流管;所述基坑上方设有高位水箱,所述高位水箱与集水腔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抽水泵;所述高位水箱中设有过滤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以较好收集基坑侧壁的水资源,并且较好的对水进行过滤再循环利用。

Water Resources Collection and Recycling Device for Foundation P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recycling water resources in foundation pit, which is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water on the side wall of foundation pit can not be collected, and the water on the side wall of foundation pit accumulates too much, which will cause the soil layer on the side wall of foundation pit to become soft. The key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device is a device for collecting and recycling water resources in foundation pit, including foundation pit, It includes the side wall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side wall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diversion component, the water divers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water diversion channel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atchment chamber, and a water diversion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ater diversion channel and the water catchment chamb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provided with a high water tank,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atchment chamber through a pipeline, and a pump The high water tank is equipped with a filter assembly, which ha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better collecting water resources on the side wall of foundation pit and better filtering and recycling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基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的越来越普及,为了保证高层的建筑的稳定性,建筑物的基础要求越来越深,需要开挖一些深基坑。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公告号为CN10494769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它包括混凝土层,混凝土垫层下表面设有土工布,土工布铺在混凝土垫层上,且土工布与混凝土垫层之间安装有固定螺钉,土工布下表面位于一U型沟槽上,U型沟槽内设有暗沟,暗沟呈矩形结构,U型沟槽上开设有与暗沟匹配的矩形槽,暗沟内设有集水腔,集水腔底板设有水流出口,水流出口处安装有与其匹配的盖板,集水腔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底部延伸在集水腔内。现有技术中公开深基坑排水结构,虽然可以对基坑内部的水进行收集排放,但是不能对基坑侧壁的水进行收集,基坑侧壁的水积累过多,会导致基坑侧壁的土层变软,应力增大,严重的可能导致基坑侧壁倾倒、坍塌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其优点是可以较好收集基坑侧壁的水资源,并且较好的对水进行过滤再循环利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包括基坑侧壁和基坑底部;所述基坑侧壁上设有导水组件,所述导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导水渠,所述基坑底部设有集水腔,所述导水渠与所述集水腔之间设有导流管;所述基坑上方设有高位水箱,所述高位水箱与集水腔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抽水泵;所述高位水箱中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高位水箱中的过滤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包括基坑侧壁和基坑底部,基坑侧壁设有导水组件,导水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的导水渠,基坑底部设有集水腔,导水渠与集水腔通过导流管连通,导水渠可以引导基坑侧壁的渗透出的水,或者是雨水等其他水资源较好的流向集水腔中;基坑上方设有高位水箱,高位水箱与集水腔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抽水泵,较好的将集水腔中的水抽到高位水箱中存储,以便后续的使用;高位水箱中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高位水箱中的过滤板,过滤板可以对收集到高位水箱中的水进行初步的过滤,使过滤之后的水可以应用于冲刷车辆,降温除尘等一些日常生产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底部设有若干条集水沟,所述集水沟通过管道与所述集水腔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底部设有若干条集水沟,集水沟通过管道与集水腔连通,集水沟可以较好的收集基坑底部土层中的渗透出的水,并且较好的将收集到的水引流到集水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沟中嵌设有预制槽,所述预制槽上设有渗水孔,所述预制槽上盖设有混凝土盖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沟中嵌设有预制槽,预制槽上设有渗水孔,预制槽的储水性能更好,使得收集到的水流不易再次被泥土吸收,而且预制槽能够在工厂预先生产好,然后运输到基坑处进行铺设,较好的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施工成本;预制槽上盖设有混凝土盖板,可以较好的将预制槽的槽口密封,不影响人员在基坑中的施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位水箱的侧壁延伸有凸缘,所述过滤板搭设在凸缘上,所述过滤板上设有过滤用鹅卵石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高位水箱的侧壁延伸有凸缘,过滤板搭设在凸缘上,使得过滤板可以较方便的从高位水箱中拆卸出来,也较便于安装;过滤板上设有过滤用鹅卵石层,进一步的提高了对水的过滤效果,使得过滤之后的水清洁度更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位水箱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过滤板下方,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高位水箱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设置在过滤板下方,出水管上设有阀门,过滤之后的水可以较好的通过出水管排出,使得能够更好的用于生产和生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渠中嵌设有若干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呈“U”形;所述引导槽的一端设有连接块,另一端设有定位槽,两个相邻的相邻所述引导槽通过将所述连接块插设在定位槽中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渠中嵌设有若干引导槽,引导槽呈“U”形,引导槽的一端设有连接块,另一端设有定位槽,相邻引导槽通过连接块插设在定位槽中连接在一起;连接块插设在定位槽中,可以较好的限制引导槽的水平方向的位移,使得引导槽能够更稳定的嵌设在导水渠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槽的槽底的一端设有衔接块,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衔接块配合的衔接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槽的槽底的一端设有衔接块,另一端设有与衔接块配合的衔接槽;使得相邻的引导槽较好的契合在一起,较好的限制了引导槽的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引导槽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槽上嵌设有水篦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槽上嵌设有水篦子,较好的阻挡住泥沙等杂质掉落到引导槽中,而且不影响水流入到引导槽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底部设有防水用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与混凝土盖板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坑底部设有防水用土工布,土工布与洪凝土盖板贴合,可以较好的避免雨水或者其他降水渗透到基坑底部的土层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基坑侧壁上设有导水组件,导水组件可以较好的收集侧壁中渗透出的水、也可较好的收集雨水等降水,并且将水引导到基坑底部的集水腔中,集水腔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基坑上部的高位水箱,进一步的便于对收集之后的水进行循环利用;2、导水渠中嵌设有若干引导槽,引导槽呈“U”形,引导槽分成多段拼接而且,使得引导槽可以在工厂预先制作好,再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较好的缩短了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导水渠和集水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引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引导槽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坑;2、基坑侧壁;3、基坑底部;4、导水组件;5、导水渠;6、集水腔;7、导流管;8、高位水箱;9、抽水泵;10、过滤组件;11、过滤板;12、集水沟;13、预制槽;14、渗水孔;15、混凝土盖板;16、凸缘;17、鹅卵石层;18、出水管;19、阀门;20、引导槽;21、连接块;22、定位槽;23、衔接块;24、衔接槽;25、水篦子;26、土工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基坑1,基坑1包括基坑侧壁2和基坑底部3,基坑底部3设有集水沟12,集水沟12中嵌设有预制槽13,预制槽13上设有渗水孔14,预制槽13上盖设有混凝土盖板15,基坑底部3铺设有土工布26,土工布26贴合在混凝土盖板15上。参考图3和图4,基坑底部3开设有集水腔6,集水沟12通过导流管7与集水腔6连通;基坑1上方设有高位水箱8,高位水箱8通过管道与集水腔6连通,管道上设有抽水泵9,高位水箱8中设有过滤组件10,高位水箱8侧壁延伸有凸缘16,过滤组件10包括过滤板11,过滤板11搭设在凸缘16上,便于取出和安装,使得更换过滤板11较为方便,过滤板11上铺设有过滤用的鹅卵石层17,进一步的提高了过滤后水的洁净度;高位水箱8上连通有出水管18,出水管18设置在过滤板11的下方,出水管18上设有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基坑(1),所述基坑(1)包括基坑侧壁(2)和基坑底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侧壁(2)上设有导水组件(4),所述导水组件(4)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2)的导水渠(5),所述基坑底部(3)设有集水腔(6),所述导水渠(5)与所述集水腔(6)之间设有导流管(7);所述基坑(1)上方设有高位水箱(8),所述高位水箱(8)与集水腔(6)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抽水泵(9);所述高位水箱(8)中设有过滤组件(10),所述过滤组件(10)包括设置在所述高位水箱(8)中的过滤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基坑(1),所述基坑(1)包括基坑侧壁(2)和基坑底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侧壁(2)上设有导水组件(4),所述导水组件(4)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壁(2)的导水渠(5),所述基坑底部(3)设有集水腔(6),所述导水渠(5)与所述集水腔(6)之间设有导流管(7);所述基坑(1)上方设有高位水箱(8),所述高位水箱(8)与集水腔(6)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有抽水泵(9);所述高位水箱(8)中设有过滤组件(10),所述过滤组件(10)包括设置在所述高位水箱(8)中的过滤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底部(3)设有若干条集水沟(12),所述集水沟(12)通过管道与所述集水腔(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12)中嵌设有预制槽(13),所述预制槽(13)上设有渗水孔(14),所述预制槽(13)上盖设有混凝土盖板(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水资源收集与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水箱(8)的侧壁延伸有凸缘(16),所述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本唐吴继巧翟梦时磊张进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淮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