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包括:PVC防水板、镀锌钢管、阀门、过滤网、砂浆找平层、孔洞、透水材料回填层,所述镀锌钢管穿过砂浆找平层和PVC防水板,镀锌钢管的一端设有阀门,另一端外围设置透水材料回填层并将镀锌钢管端口贴于渗水处,所述穿过PVC防水板的镀锌钢管上设有多个孔洞,并在带有孔洞的镀锌钢管外侧和贴于渗水处端口的镀锌钢管上设有过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渗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基坑处理中车站围护结构采用800@1100MM围护桩,地质为微膨胀地质,车站结构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和防水卷材进行加强,主要的防水方式为:底板防水层施工先浇筑素混凝土垫层,200mm厚C20混凝土,再铺设单层4mm厚双面粘沥青基聚酯胎预铺式防水卷材PY类进行防水处理,然后浇筑50mm后防水保护层,最后施工底板混凝土,侧墙先挂网喷射混凝土,再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找平,然后铺设单层4mm厚双面粘沥青基聚酯胎预铺式防水卷材PY类进行防水处理,再浇筑侧墙混凝土,顶板采用涂刷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防水与粘接双功能的防水涂料(0.5kg/㎡)+单层4mm厚单面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PY-Ⅱ,然后浇筑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基面保证清洁、坚实、平整,底板和侧墙、侧倾和顶板铺设防水层的所有阴角部位均做成R≧50mm的圆弧或50mm*50mm的倒角,阳角应做成R≧20mm的圆弧或20*20mm的纯角,阴阳角均使用1:2.5的水泥砂浆制作。车站地下多采用锚喷进行支护围岩,增加岩块和岩层的稳定性,但是在车站施工中由于地下水随不同时期或者地下降水不到位导致锚喷基面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基面含有渗水,增加了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包括:PVC防水板、镀锌钢管、阀门、过滤网、砂浆找平层、孔洞、透水材料回填层,所述镀锌钢管穿过砂浆找平层和PVC防水板,镀锌钢管的一端设有阀门,另一端外围设置透水材料回填层并将镀锌钢管端口贴于渗水处,所述穿过PVC防水板的镀锌钢管上设有多个孔洞,并在带有孔洞的镀锌钢管外侧和贴于渗水处端口的镀锌钢管上设有过滤网。进一步的,镀锌钢管的可用PVC管件进行代替。进一步的,引流管埋设施工方法:第一步:找到渗水部位第二步:凿除原有渗水锚喷面;第三步:基面粗平处理;第四步:取PVC防水板或其他不透水材料中间穿孔;第五步:将前段带阀门后端镀锌钢管上设有梅花形布置的孔洞,并插过PVC防水板,镀锌钢管的端口处贴于渗水处,穿过PVC防水板的镀锌钢管外侧设有过滤网,并在镀锌钢管外周设置透水材料回填层;第六步:将表面用混凝土或堵漏王临时封堵,过程中打开阀门引流(影响施工可随时关闭);第七步:施工本部分测墙时,阀门关闭封堵,并进行找平处理在进行下道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找到锚喷基面渗水部位,将引流装置插入渗水部位,实现引流的作用,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基面内无水作业,保证了原有的浇筑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混凝土原有的强度和抗渗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PVC防水板1、镀锌钢管2、阀门3、过滤网4、砂浆找平层5、孔洞6、透水材料回填层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设计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建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所有联接辅件,来组成更有的联接结构,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包括:PVC防水板1、镀锌钢管2、阀门3、过滤网4、砂浆找平层5、孔洞6、透水材料回填层7,所述镀锌钢管2穿过砂浆找平层5和PVC防水板1,镀锌钢管2的一端设有阀门3,另一端外围设置透水材料回填层7并将镀锌钢管2端口贴于渗水处,所述穿过PVC防水板1的镀锌钢管2上设有多个孔洞6,孔洞6设置成梅花型排列,并在带有孔洞6的镀锌钢管2外侧和贴于渗水处端口的镀锌钢管2上设有过滤网,防止沙土进入镀锌钢管2中,堵塞管道。进一步的,镀锌钢管2的可用PVC管件进行代替。第一步:找到渗水部位第二步:凿除原有渗水锚喷面;第三步:基面粗平处理;第四步:取PVC防水板或其他不透水材料中间穿孔;第五步:将前段带阀门后端镀锌钢管上设有梅花形布置的孔洞,并插过PVC防水板,镀锌钢管的端口处贴于渗水处,穿过PVC防水板的镀锌钢管外侧设有过滤网,并在镀锌钢管外周设置透水材料回填层;第六步:将表面用混凝土或堵漏王临时封堵,过程中打开阀门引流(影响施工可随时关闭);第七步:施工本部分测墙时,阀门关闭封堵,并进行找平处理在进行下道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找到锚喷基面渗水部位,将引流装置插入渗水部位,实现引流的作用,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基面内无水作业,保证了原有的浇筑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混凝土原有的强度和抗渗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其特征子在于:包括:PVC防水板、镀锌钢管、阀门、过滤网、砂浆找平层、孔洞、透水材料回填层,所述镀锌钢管穿过砂浆找平层和PVC防水板,镀锌钢管的一端设有阀门,另一端外围设置透水材料回填层并将镀锌钢管端口贴于渗水处,所述穿过PVC防水板的镀锌钢管上设有多个孔洞,并在带有孔洞的镀锌钢管外侧和贴于渗水处端口的镀锌钢管上设有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其特征子在于:包括:PVC防水板、镀锌钢管、阀门、过滤网、砂浆找平层、孔洞、透水材料回填层,所述镀锌钢管穿过砂浆找平层和PVC防水板,镀锌钢管的一端设有阀门,另一端外围设置透水材料回填层并将镀锌钢管端口贴于渗水处,所述穿过PVC防水板的镀锌钢管上设有多个孔洞,并在带有孔洞的镀锌钢管外侧和贴于渗水处端口的镀锌钢管上设有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锚喷基面渗水引流装置和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埋设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有光,殷鹏甲,吴维跃,汪叶照,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