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58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水封瓶和引流通道,引流通道的进液端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在水封瓶上设有进液管和排气管,引流通道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引流通道包括细引流管和粗引流管,粗引流管包括第一粗引流管和第二粗引流管,第一粗引流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二粗引流管相连通,第一粗引流管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第一粗引流管的进液端与三通阀的第一锥形接头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了与患者胸腔的接触面积,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在扭动身体时,不易使引流管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A Multifunctional Drainage Device with Anti-dropp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drainage device with anti-dropp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sealing bottle and a drainage channel. The inlet end of the drainage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tient's thoracic cavity, an inlet pipe and an exhaust pipe are arranged on the water sealing bottle,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drainage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end of the inlet pipe of the water sealing bottle; the drainage channel includes a thin drainage pipe and a thick drainage pipe, and the coarse drainage pipe includes the first one. The first rough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ugh drainage pipe through a three-way valve, the outlet end of the first rough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end of the water-sealed bottle's inlet pipe, and the inlet end of the first rough drain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ical joint of the three-way valve.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contact area with the patient's chest cavity, alleviates the patient's discomfort, alleviates the patient's pain, makes the drainage tube not easy to fall off from the patient's chest when the patient wriggles,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medical staff, improve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recovery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到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引流管。外科引流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用以防止术后感染,从而影响伤口愈合。现有技术的引流装置绝大部分包括一引流管和一水封瓶,需要对患者的胸腔引流时,医务人员将引流管一端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而另一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相连通,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整条引流管的外径大小相同,相对较粗,伸入人体胸腔与人体接触面较大,容易造成对手术处的损害和容易使患者感到不舒适;2.引流管绝大部分通过胶带固定在患者的胸腔的外侧上,患者在扭动身体时,极易使插入患者胸腔内的引流管脱落出,医务人员需要重新将引流管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采用此种结构不但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不利于患者的治疗;3.在采样时,需要将引流管从水封瓶上拔出,然后再插接到采样管上进行采样,采用此种结构不但提高了医务人员操作的复杂性能,并且极易使引流管的接头受到污染,不利于患者的恢复,上述不足给患者胸腔的引流工作带来了较大的不便。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了与患者胸腔的接触面积,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在扭动身体时,不易使引流管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的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了与患者胸腔的接触面积,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在扭动身体时,不易使引流管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的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水封瓶和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进液端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在所述水封瓶上设有进液管和排气管,所述引流通道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包括细引流管和粗引流管,所述粗引流管包括第一粗引流管和第二粗引流管,所述第一粗引流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二粗引流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粗引流管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粗引流管的进液端与三通阀的第一锥形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粗引流管的出液端与三通阀的第二锥形接头相连通,在所述三通阀的第三锥形接头上盖设有防污盖,所述第二粗引流管的进液端与细引流管的出液端相连通;在所述细引流管的进液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在所述细引流管且靠近其进液端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防止细引流管的进液端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的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细引流管上的球囊安装槽,在所述球囊安装槽内设有球囊,在所述细引流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球囊输液管,所述球囊输液管的进液端分别与用于提供液体的供液装置和用于吸出液体的吸液装置相连通,所述球囊输液管的出液端与球囊相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细引流管的内壁上还设有一用于输送治疗患者的药物的药物输送管,所述药物输送管的出液端设置在细引流管的出液端处,在所述药物输送管的进液端上设有肝素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球囊内部设有用于监测其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用于控制供液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器通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粗引流管的中部设有方便调节其长度的收缩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水封瓶的两侧分别设有方便将其挂设在需要挂设的位置的挂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水封瓶上设有刻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细引流管且靠近其进液端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防止细引流管的进液端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的防脱落结构,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细引流管上的球囊安装槽,在球囊安装槽内设有球囊,在细引流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球囊输液管,球囊输液管的进液端分别与用于提供液体的供液装置和用于吸出液体的吸液装置相连通,球囊输液管的出液端与球囊相连通,对患者的胸腔引流时,只需要将细引流管的进液端插入到患者的胸腔内,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供液装置工作,将液体通过球囊输液管输送至球囊内,液体进入球囊后使其逐渐变大,当球囊的压力到达设定的压力值后,控制器控制供液装置定位工作,采用此种结构患者在扭动身体时,不易使引流管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球囊注射液体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处球囊注射液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3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水封瓶100和引流通道200。在水封瓶100的下端设有底座110,便于对水封瓶100进行放置,引流通道200的进液端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在水封瓶100上设有进液管120和排气管130,引流通道200的出液端与水封瓶100的进液管120的进液端相连通。引流通道200包括细引流管210和粗引流管220,粗引流管220包括第一粗引流管221和第二粗引流管222,第一粗引流管221通过三通阀223与第二粗引流管222相连通,第一粗引流管221的出液端与水封瓶100的进液管120的进液端相连通。第一粗引流管221的进液端与三通阀223的第一锥形接头相连通,第二粗引流管222的出液端与三通阀223的第二锥形接头相连通,在三通阀223的第三锥形接头上盖设有防污盖,第二粗引流管222的进液端与细引流管210的出液端相连通,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防止三通阀223的第三锥形接头在没有与采样管连通时被污染,有效的提高了该多功能引流装置的安全性能。需要采样时,将盖设在三通阀223的第三锥形接头上的防污盖取下,然后将采样管与三通阀223的第三锥形接头相连通,医务人员手动控制设置在三通阀上的切换旋钮,使三通阀223的第二锥形接头与第三锥形接头相连通,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采样。当采样完成后,医务人员再通过手动控制切换旋钮,使三通阀223的第一锥形接头与第二锥形接头相连通,然后将采样管从三通阀223的第三锥形接头上拔下,再将防污盖盖回到第三锥形接头上即可。在细引流管210的进液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211,在细引流管210且靠近其进液端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防止细引流管210的进液端从患者的胸腔500内脱落出的防脱落结构300。防脱落结构300包括设置在细引流管210上的球囊安装槽310,在球囊安装槽310内设有球囊320,在细引流管210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球囊输液管3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水封瓶和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进液端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在所述水封瓶上设有进液管和排气管,所述引流通道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包括细引流管和粗引流管,所述粗引流管包括第一粗引流管和第二粗引流管,所述第一粗引流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二粗引流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粗引流管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粗引流管的进液端与三通阀的第一锥形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粗引流管的出液端与三通阀的第二锥形接头相连通,在所述三通阀的第三锥形接头上盖设有防污盖,所述第二粗引流管的进液端与细引流管的出液端相连通;在所述细引流管的进液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在所述细引流管且靠近其进液端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防止细引流管的进液端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的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细引流管上的球囊安装槽,在所述球囊安装槽内设有球囊,在所述细引流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球囊输液管,所述球囊输液管的进液端分别与用于提供液体的供液装置和用于吸出液体的吸液装置相连通,所述球囊输液管的出液端与球囊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脱落结构的多功能引流装置,包括水封瓶和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进液端与患者的胸腔相连通,在所述水封瓶上设有进液管和排气管,所述引流通道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包括细引流管和粗引流管,所述粗引流管包括第一粗引流管和第二粗引流管,所述第一粗引流管通过三通阀与第二粗引流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粗引流管的出液端与水封瓶的进液管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粗引流管的进液端与三通阀的第一锥形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粗引流管的出液端与三通阀的第二锥形接头相连通,在所述三通阀的第三锥形接头上盖设有防污盖,所述第二粗引流管的进液端与细引流管的出液端相连通;在所述细引流管的进液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引流孔,在所述细引流管且靠近其进液端的一端上设有用于防止细引流管的进液端从患者的胸腔内脱落出的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设置在细引流管上的球囊安装槽,在所述球囊安装槽内设有球囊,在所述细引流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球囊输液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