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56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其包括:絮凝反应池、沉淀池以及若干压滤装置;絮凝反应池位于沉淀池的上游,絮凝反应池中设置有若干絮凝反应单元,各絮凝反应单元通过隔板相隔离,污水通过S形的流动方式自各絮凝反应单元之间进行流动,沉淀池接收自絮凝反应池溢流而出的水,若干压滤装置位于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的下方,各压滤装置并排设置,位于最上游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底部相连接,相邻的压滤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絮凝反应池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池能够在实现泥水分离的同时,通过多级压滤的方式,将污泥中的水分充分分离出,有利于污水的完全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

A Sewage Treatment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ewage treatment tank, which comprises a flocculation reaction tank, a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number of pressure filters; the flocculation reaction tank i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a number of flocculation reaction units are arranged in the flocculation reaction tank. Each flocculation reaction unit is separated by a separator, and the sewage flows from each flocculation reaction unit through an S-shaped flow mode, and the sedimentation tank receives self-flocculation. Several pressure filters are located under the flocculation reaction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The pressure filter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The pressure filters located at the upstream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through pipes. The adjacent pressure filter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pipes. The pressure filter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locculation reaction tank through pipes. The sewage treatment pond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lly separate the water in the sludge by means of multi-stage pressure filtration while realizing the separation of sludge and wat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omplete treatment of sewage and achieves better environment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而言而言,由于其还有一定的固体物质,需要经过预先的处理后达标排放。然而,现有的污水处理池虽然具有泥水分离的功能,但是污泥中水分较多,不但为后续污泥的处理带来了不便,且不利于污水的完全净化处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其包括:絮凝反应池、沉淀池以及若干压滤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池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游,所述絮凝反应池中设置有若干絮凝反应单元,各絮凝反应单元通过隔板相隔离,所述污水通过S形的流动方式自各絮凝反应单元之间进行流动,所述沉淀池接收自所述絮凝反应池溢流而出的水,所述若干压滤装置位于所述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的下方,各压滤装置并排设置,位于最上游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相连接,相邻的压滤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的改进,所述絮凝反应单元为三个,位于中间的絮凝反应单元的底部与一侧的絮凝反应单元相连通,位于中间的絮凝反应单元的顶部与另一侧的絮凝反应单元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的改进,所述沉淀池的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的改进,自所述沉淀池中溢流处的水通过管路回流至所述絮凝反应池。作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的改进,任一所述压滤装置包括压滤池以及位于所述压滤池中的带式压滤机。作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的改进,任一所述压滤装置与所述沉淀池底部的污泥排放口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的改进,所述污水处理池还包括污泥输送带,所述污泥输送带接收来自位于最下游的压滤装置的污泥排放口排放的污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能够在实现泥水分离的同时,通过多级压滤的方式,将污泥中的水分充分分离出,有利于污水的完全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包括:絮凝反应池1、沉淀池2以及若干压滤装置3。所述絮凝反应池1位于所述沉淀池2的上游,所述絮凝反应池1中设置有若干絮凝反应单元11,各絮凝反应单元11通过隔板相隔离,所述污水通过S形的流动方式自各絮凝反应单元11之间进行流动。如此,以使得絮凝反应池1具有较长的处理行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絮凝反应单元11为三个,位于中间的絮凝反应单元11的底部与一侧的絮凝反应单元11相连通,位于中间的絮凝反应单元11的顶部与另一侧的絮凝反应单元11相连通。所述沉淀池2接收自所述絮凝反应池1溢流而出的水,为了缓冲和调节进入沉淀池2中的污水,所述沉淀池2的上部的内径大于下部的内径。此外,自所述沉淀池2中溢流处的水通过管路回流至所述絮凝反应池1,如此以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所述若干压滤装置3用于将污泥中的水分充分分离出,有利于污水的完全处理。具体地,所述若干压滤装置3位于所述絮凝反应池1和沉淀池2的下方,各压滤装置3并排设置,位于最上游的压滤装置3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2的底部相连接,相邻的压滤装置3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各压滤装置3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反应池1相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压滤装置3包括压滤池31以及位于所述压滤池中的带式压滤机32。同时,任一所述压滤装置3与所述沉淀池2底部的污泥排放口相连接。此外,所述污水处理池还包括污泥输送带,所述污泥输送带接收来自位于最下游的压滤装置3的污泥排放口排放的污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能够在实现泥水分离的同时,通过多级压滤的方式,将污泥中的水分充分分离出,有利于污水的完全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絮凝反应池、沉淀池以及若干压滤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池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游,所述絮凝反应池中设置有若干絮凝反应单元,各絮凝反应单元通过隔板相隔离,所述污水通过S形的流动方式自各絮凝反应单元之间进行流动,所述沉淀池接收自所述絮凝反应池溢流而出的水,所述若干压滤装置位于所述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的下方,各压滤装置并排设置,位于最上游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相连接,相邻的压滤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絮凝反应池、沉淀池以及若干压滤装置;所述絮凝反应池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游,所述絮凝反应池中设置有若干絮凝反应单元,各絮凝反应单元通过隔板相隔离,所述污水通过S形的流动方式自各絮凝反应单元之间进行流动,所述沉淀池接收自所述絮凝反应池溢流而出的水,所述若干压滤装置位于所述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的下方,各压滤装置并排设置,位于最上游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相连接,相邻的压滤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接,各压滤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絮凝反应池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为三个,位于中间的絮凝反应单元的底部与一侧的絮凝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投融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