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24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直切布料形成多个区块;利用裁切装置对区块进行裁剪,得到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前述所有拼合布的边缘位置预留有缝合加长区;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上方并与其平行的操作板;操作板和工作台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操作板升降的升降驱动件;操作板下表面连接有矩形刀片,操作板上连接有用于调整矩形刀片所形成的曲线形状的连接组件S2,缝合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缝合加长区并形成缝合线;S3,修剪缝合加长区边缘到缝合线之间的部分形成边缝;S4,检查和修剪缝合线和边缝。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裁切装置,通过调节矩形刀片的形状来实现不同曲线的布料的裁切。

A Kind of Shir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hirt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traight cutting fabric forming multiple blocks; cutting device is used to cut the blocks to obtain clothing fitting cloth, sleeve fitting cloth and collar fitting cloth; the edge position of all the above-mentioned fitting cloth is reserved with stitching lengthening area; cutting device includes a worktable and an operating board located above and parallel to the worktabl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operation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a rectangular blade, and the operation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component S2 used to adjust the curve shape formed by the rectangular blade, suturing the suture lengthening area of the suit fitting cloth, sleeve fitting cloth and collar fitting cloth and forming a suture line; S3, trimming the edge of the suture lengthening area to the seam. The part between the threads forms a side seam; S4, check and trim the suture and the side sea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utting device to realize the cutting of cloth with different curves by adjusting the shape of rectangular bla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制作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衬衫是一种穿在内外上衣之间、也可单独穿用的上衣。随着服装领域的蓬勃发展,许多时尚元素被融入到衬衫中,使得衬衫的形式多种多样。衬衫的制作过程如下:S1,对布料进行裁剪,形成用于制作衬衫的衣身、袖子、领子等区块;S2,将各区块进行缝合,形成完整的衬衫。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衬衫的领子会根据不同的设计呈现不同的形状,有圆弧形、波浪形等各种曲线形式,使得衬衫符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布料上进行曲线的裁剪是十分困难的,需要先在布料上进行划线,使得裁剪的工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辨别裁剪的形状。然后利用剪刀或者其他的裁剪工具进行裁剪,导致制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能够实现布料切割时的曲线线条的定位,便于对不同形状的曲线线条的切割进行裁切,提高了加工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对布料进行直线裁剪,形成用于制作衬衫的衣身、袖子、领子的区块;利用裁切装置对具有曲线线条要求的区块进行裁剪,得到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且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边缘位置均预留有缝合加长区;S2,将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缝合加长区进行缝合,在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拼接位置形成缝合线,且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拼合形成衬衫衣体;S3,将缝合加长区边缘到缝合线之间的部分进行修剪,形成边缝;S4,对衬衫衣体上缝合线和边缝进行检查,对缝合线的线头进行修剪;所述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和工作台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操作板和工作台之间增设有用于驱动操作板升降的升降驱动件;所述操作板和工作台之间连接有矩形刀片,所述矩形刀片和操作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矩形刀片所形成的曲线形状的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连接组件对矩形刀片进行连接,矩形刀片选用易于变形的材质进行制作;通过调节连接组件的位置,来确定矩形刀片形成的曲线形状,使其与布料上需要裁切的形状一致;然后将需要裁切的布料放置于矩形刀片,启动升降驱动件使得矩形刀片靠近布料并对布料进行裁切,从而在布料的裁切面出现曲线线条,操作便捷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曲线线条,调节连接组件在操作板上的位置,从而实现不同需求的裁切,运用范围广,从而能够提高布料裁切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在矩形刀片和操作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操作板上的滑槽,所述滑槽贯通操作板设置;所述滑槽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夹具,所述夹具夹持于锯齿刀片上,且所述夹具和操作板之间增设有用于锁定夹具在滑槽上位置的锁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矩形刀片进行三点定位,从而确定矩形刀片的曲线形状。通过滑动夹具来改变矩形刀片对应夹具的部分的位置,从而改变矩形刀片呈现的形状,然后利用锁定组件对夹具的位置进行锁定,操作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板上的丝杆,所述丝杆平行于滑槽设置;所述丝杆上穿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卡接于所述滑槽内并沿着所述滑槽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杆来驱动移动块的移动,从而带动矩形刀片的形状变化,当丝杆停止转动时,移动块的位置就会静止且不会出现任意移动的情况,也就是说丝杆能够对移动块实现自锁,从而实现快速的调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刀片上靠近操作板的位置开设有平行于操作板的通槽,所述夹具穿过通槽并沿着通槽滑动配合;且所述移动块和夹具之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夹具对矩形刀片的固定效果。由于夹具移动过程中,矩形刀片发生弯曲,导致夹具和矩形刀片之间的接触点发生变化,在移动块和夹具之间设置轴承,能够使得夹具表面始终和矩形刀片贴合,从而提高夹具对矩形刀片的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板上还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操作板上的移动槽以及穿过移动槽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操作板之间增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轴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块夹板,所述矩形刀片夹设于两块所述夹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组件能够增加操作板和矩形刀片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矩形刀片在切割布料时的结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固定轴上的抵紧板,所述抵紧板平行于固定板设置,且所述操作板位于所述抵紧板和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上穿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的端面抵紧于所述操作板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抵紧板的移动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当锁止螺栓朝向操作板运动,并使得抵紧板向上运动,抵紧板抵紧于操作板上,从而提高对矩形刀片的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刀片上靠近操作板的位置开设有平行于操作板的通槽;所述固定轴上的轴承和夹板之间增设有安装板,两块所述夹板在安装板上沿着靠近或者远离矩形刀片的方向滑动配合;两块所述夹板上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通槽设置,且固定螺栓远离螺栓头的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对矩形刀片的固定效果,并且能够增强抵紧板和操作板之间的固定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朝向矩形刀片的一侧增设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夹板和矩形刀片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对矩形刀片的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板上表面刻画有多根参考线,所述参考线与区块上所要求的曲线线条一致;所有所述滑槽均穿过每一根参考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连接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根据需要快速调节出所需要的弧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方增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在操作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于工作台上方的安装架和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平行于所述操作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需要裁切的布料进行按压,从而保证布料在裁切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移动,从而保证了裁切的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设置裁切装置,通过调节矩形刀片的形状来实现不同曲线的领子的裁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图4是图2的C-C剖面图。图5是图2的D-D剖面图。图中,1、工作台;2、操作板;21、矩形刀片;211、通槽;22、参考线;3、升降驱动件;31、连接架;32、驱动构件;4、定位组件;41、安装架;42、电缸;421、压板;5、连接组件;51、滑槽;52、夹具;6、锁定组件;61、丝杆;611、手摇轮;62、移动块;621、移动杆;7、加固组件;71、移动槽;72、固定轴;721、安装板;73、固定板;74、夹板;741、橡胶垫;742、固定螺栓;7421、螺母;8、固定组件;81、抵紧板;82、锁止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一种裁切装置。参照图1,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布料进行直线裁剪,形成用于制作衬衫的衣身、袖子、领子的区块;利用裁切装置对具有曲线线条要求的区块进行裁剪,得到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且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边缘位置均预留有缝合加长区;S2,将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缝合加长区进行缝合,在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拼接位置形成缝合线,且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拼合形成衬衫衣体;S3,将缝合加长区边缘到缝合线之间的部分进行修剪,形成边缝;S4,对衬衫衣体上缝合线和边缝进行检查,对缝合线的线头进行修剪;所述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的操作板(2),所述操作板(2)和工作台(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操作板(2)和工作台(1)之间增设有用于驱动操作板(2)升降的升降驱动件(3);所述操作板(2)和工作台(1)之间连接有矩形刀片(21),所述矩形刀片(21)和操作板(2)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矩形刀片(21)所形成的曲线形状的连接组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布料进行直线裁剪,形成用于制作衬衫的衣身、袖子、领子的区块;利用裁切装置对具有曲线线条要求的区块进行裁剪,得到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且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边缘位置均预留有缝合加长区;S2,将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缝合加长区进行缝合,在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的拼接位置形成缝合线,且衣身拼合布、袖子拼合布和领子拼合布拼合形成衬衫衣体;S3,将缝合加长区边缘到缝合线之间的部分进行修剪,形成边缝;S4,对衬衫衣体上缝合线和边缝进行检查,对缝合线的线头进行修剪;所述裁切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的操作板(2),所述操作板(2)和工作台(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操作板(2)和工作台(1)之间增设有用于驱动操作板(2)升降的升降驱动件(3);所述操作板(2)和工作台(1)之间连接有矩形刀片(21),所述矩形刀片(21)和操作板(2)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矩形刀片(21)所形成的曲线形状的连接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在矩形刀片(21)和操作板(2)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开设于所述操作板(2)上的滑槽(51),所述滑槽(51)贯通操作板(2)的厚度设置;所述滑槽(51)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夹具(52),所述夹具(52)夹持于锯齿刀片上,且所述夹具(52)和操作板(2)之间增设有用于锁定夹具(52)在滑槽(51)上位置的锁定组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板(2)上的丝杆(61),所述丝杆(61)平行于滑槽(51)设置;所述丝杆(61)上穿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移动块(62),所述移动块(62)卡接于所述滑槽(51)内并沿着所述滑槽(51)滑动配合;所述移动块(62)底部和夹具(52)之间通过轴承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衬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刀片(21)上靠近操作板(2)的位置开设有平行于操作板(2)的通槽(211),所述夹具(52)穿过通槽并沿着通槽(211)滑动配合;且所述移动块(62)和夹具(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禾金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