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22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反映胶质体的数量,并不能对胶质体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炼焦煤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可靠评价,可用来指导炼焦配煤,合理利用煤资源的技术效果。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Coal Glue Properti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valu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p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al colloid, which can be judged by comparing the quantity index of coal colloid and the quantity index of coal colloid, obtaining the quality index of coal colloid, obtaining the quantity index of reference coal colloid, obtaining the quality index of reference coal colloid, and comparing the quantity index of inspected coal colloid with the quantity index of reference coal colloid. The quantity of coal colloid and whether it meets the standard are investigated. The quality of coal colloid and whether it meets the standard are judged by comparing the quality index of coal colloid and the benchmark coal colloid. The technical index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mainly reflects the quantity of the colloid, and can not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lloi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oking coal colloid can be reliably evaluated, which can be used to guide coking coal blending 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焦
,尤其涉及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炼焦煤加热到一定温度,因热解发生软化熔融而形成的粘稠状的气、液、固三相共存混合物,称之为胶质体。根据煤的塑性成焦机理,由煤转变成焦炭的关键是胶质体的形成。煤的塑性成焦主要取决于它在胶质状态下的性质,以及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尤其胶质体液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最为关键。目前评价炼焦煤胶质体的指标有:胶质层厚度、奥亚膨胀度、基氏流动度等。但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反映胶质体的数量,并不能对胶质体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反映胶质体的数量,并不能对胶质体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优选的,所述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胶质体数量指标其中,α考察煤表示所述考察煤的基氏流动度;α基准煤表示所述基准煤的基氏流动度。考察煤的胶质体数量指标JA的数值大小,表征考察煤的胶质体数量多少。优选的,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胶质体质量指标其中,表示所述考察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表示所述基准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考察煤的胶质体质量指标JB的数值大小,表征考察煤的胶质体质量优劣。优选的,所述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包括:如果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小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确定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不达标。优选的,所述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包括:如果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小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确定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不达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第二判断单元,所述第二判断单元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胶质体数量指标其中,α考察煤表示所述考察煤的基氏流动度;α基准煤表示所述基准煤的基氏流动度。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胶质体质量指标其中,表示所述考察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表示所述基准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包括:如果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小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确定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不达标。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所述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包括:如果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小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确定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不达标。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装置,通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反映胶质体的数量,并不能对胶质体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对炼焦煤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可靠评价,可用来指导炼焦配煤,合理利用煤资源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四获得单元14,第一判断单元15,第二判断单元16,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指标主要反映胶质体的数量,并不能对胶质体的性能进行准确评价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是否达标。达到了对炼焦煤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可靠评价,可用来指导炼焦配煤,合理利用煤资源的技术效果。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中术语“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察煤胶质体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获得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胶质体数量指标其中,α考察煤表示所述考察煤的基氏流动度;α基准煤表示所述基准煤的基氏流动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胶质体质量指标其中,表示所述考察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表示所述基准煤的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包括:如果所述考察煤胶质体数量指标小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数量指标,确定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数量不达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将所述考察煤胶质体质量指标与所述基准煤胶质体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考察煤胶质体的质量情况以及是否达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荣广曹贵杰刘洋张勇李东涛马超代鑫郭德英张小明薛立民赵鹏何亚斌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