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79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横柱,横柱底端依次平行安装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侧部均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液压提升机构,液压提升机构包括液压缸与提升部件,提升部件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提升部件包括连接柱与提升筒体,连接柱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柱底端延伸至提升筒体内并与提升筒体底部接触连接;提升筒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与限位板,第一弹簧设置在限位板的顶端并固定套接在连接柱的外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打孔效率高。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Dri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ustrial automatic dri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f both sides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is fixed with a cross column.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third supporting plate are fixed with th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are fixed with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hydraulic cylinder and lifting parts, and the lifting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ro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he lifting parts include a connecting column and a lifting cylinder body.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through a fixed bol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extends to the lifting cylinder body and is conta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cylinder body. A first spring and a limit plate are arranged in the body, and the first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limit plate and fix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high drill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打孔机
,尤指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化打孔机是由电机带动在金属材料上加工出孔的自动化设备。自动打孔机由加工工作台、控制系统、旋转电机振动电机、加工工具头自动转盘和固定夹具等组成。工作流程通常是根据加工尺寸、加工孔的数量等定制固定夹具,然后用固定夹具将自动转盘紧固,在控制系统内设定好加工数据,将需要的材料固定在自动转盘上启动机器进行打孔。传统的自动化打孔机在加工不同的数量或尺寸的材料时需要重新定制固定夹具不仅增加了成本的投入,放置材料时还需要进行人工固定,增大了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传统的打孔机不便于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继而可能使打孔的位置出现偏差,从而无法保障使用者精确、快捷的打孔,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打孔并能精确定位的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横柱,横柱底端依次平行安装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侧部均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液压提升机构,液压提升机构包括液压缸与提升部件,提升部件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提升部件包括连接柱与提升筒体,连接柱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柱底端延伸至提升筒体内并与提升筒体底部接触连接;提升筒体内设置有第一弹簧与限位板,第一弹簧设置在限位板的顶端并固定套接在连接柱的外表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提升筒体贯穿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提升筒体底部连接有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钻头、动力箱与激光定位装置,钻头的底端与动力箱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壳体上等距设置有若干散热片,电机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安装在动力箱内侧壁,所述动力箱外侧壁设置有散热层与降噪层,散热层设置在降噪层外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钻头的顶部设置有钻头架,钻头架的侧端安装有安装件,安装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中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同轴可移动地设置在定位支架内部,所述定位支架底端设置有转向扳手,定位支架底端与转向扳手的侧端连接,转向扳手的底端连接有激光定位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激光定位装置包括激光定位器,激光定位器的激光束与底座的平面垂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底座上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中部设置有与钻头对应配合的定位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支撑板上部安装有弹性减震机构,弹性减震机构包括竖杆与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包裹在竖杆的外表面,竖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二支撑板的上部并与第二支撑板的上部设置的安装块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动力箱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传送装置、液压提升机构、电机、激光定位器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底座的底部贴合有耐磨橡胶垫,耐磨橡胶垫上开设有防滑刻纹。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打孔速度快、打孔效率高等优点,通过传送装置上设置的定位件对需要打孔的材料进行打孔工作,通过激光定位装置对需要打孔的材料进行预定位,从而避免了因定位不准确造成的打孔偏移,有效提高了打孔定位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在动力箱内设置散热片、散热风扇与散热层的设置,有效的降低了因打孔设备长时间工作造成动力箱内部发热引起的电机故障或电机损坏;通过降噪层的设置,有效减少了电机工作时发出的噪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101、耐磨橡胶垫;2、传送装置;3、定位件;4、支撑柱;5、横柱;6、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8、第三支撑板;9、液压提升机构;91、液压缸;92、提升部件;921、连接柱;922、提升筒体;923、固定螺栓;924、第一弹簧;925、限位板;10、钻孔机构;11、钻头;12、动力箱;121、电机;122、散热风扇;123、散热层;124、散热层;13、激光定位装置;131、激光定位器;14、钻头架;15、安装件;16、定位支架;17、伸缩杆;18、转向扳手;19、弹性减震机构;191、竖杆;192、第二弹簧;193、安装块;2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两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端安装有横柱5,横柱5底端依次平行安装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侧部均与支撑柱4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4上设置有液压提升机构9,液压提升机构9包括液压缸91与提升部件92,提升部件92与液压缸9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提升部件92包括连接柱921与提升筒体922,连接柱921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栓923与第一支撑板6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柱921底端延伸至提升筒体922内并与提升筒体922底部接触连接;提升筒体92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924与限位板925,第一弹簧924设置在限位板925的顶端并固定套接在连接柱921的外表面上。提升筒体922贯穿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提升筒体922底部连接有钻孔机构10,所述钻孔机构10包括钻头11、动力箱12与激光定位装置13,钻头11的底端与动力箱1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箱12内设置有电机121,电机121的壳体上等距设置有若干散热片,电机121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22,散热风扇122安装在动力箱12内侧壁,所述动力箱12外侧壁设置有散热层123与降噪层124,散热层123设置在降噪层124外侧。钻头11的顶部设置有钻头架14,钻头架14的侧端安装有安装件15,安装件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架16,所述定位支架16中部设置有伸缩杆17,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两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端安装有横柱(5),横柱(5)底端依次平行安装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侧部均与支撑柱(4)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6)上设置有液压提升机构(9),液压提升机构(9)包括液压缸(91)与提升部件(92),提升部件(92)与液压缸(9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提升部件(92)包括连接柱(921)与提升筒体(922),连接柱(921)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栓(923)与第一支撑板(6)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柱(921)底端延伸至提升筒体(922)内并与提升筒体(922)底部接触连接;提升筒体(92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924)与限位板(925),第一弹簧(924)设置在限位板(925)的顶端并固定套接在连接柱(921)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两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4),支撑柱(4)的顶端安装有横柱(5),横柱(5)底端依次平行安装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侧部均与支撑柱(4)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6)上设置有液压提升机构(9),液压提升机构(9)包括液压缸(91)与提升部件(92),提升部件(92)与液压缸(9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提升部件(92)包括连接柱(921)与提升筒体(922),连接柱(921)的顶端通过固定螺栓(923)与第一支撑板(6)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柱(921)底端延伸至提升筒体(922)内并与提升筒体(922)底部接触连接;提升筒体(922)内设置有第一弹簧(924)与限位板(925),第一弹簧(924)设置在限位板(925)的顶端并固定套接在连接柱(921)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自动化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筒体(922)贯穿第二支撑板(7)与第三支撑板(8),提升筒体(922)底部连接有钻孔机构(10),所述钻孔机构(10)包括钻头(11)、动力箱(12)与激光定位装置(13),钻头(11)的底端与动力箱(1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箱(12)内设置有电机(121),电机(121)的壳体上等距设置有若干散热片,电机(121)的两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22),散热风扇(122)安装在动力箱(12)内侧壁,所述动力箱(12)外侧壁设置有散热层(123)与降噪层(124),散热层(123)设置在降噪层(124)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辉科胜邦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