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74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包括磁性清洁球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筒、电机、母转筒、磁铁和多个不同直径的子转筒;在套筒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母转筒位于环形凹槽内且通过轴承与套筒的内壁连接;在套筒内固定有电机,电机通过齿轮与母转筒连接,套筒内设置有电池,套筒表面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口和电机控制开关;在母转筒和子转筒内均设置有与母转筒和子转筒内表面分别平齐的磁铁,在母转筒的内侧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键槽,子转筒外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定位销;磁性清洁球包括磁性球芯和表面的清洁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对管内壁进行有效清洁的管内壁清洁组件。

Bacterial Biofilm Cleaning Module on Tube W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terial biofilm cleaning component on the inner wall of a pipe, which comprises a magnetic cleaning ball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leeve, a motor, a mother rotary drum, a magnet and a plurality of sub-rotary drum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a r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sleeve, and the mother rotary drum is located in the ring groo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eeve through a bearing;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ster drum through gears, with batteries in the sleeve, battery charging sockets and motor control switches on the sleeve surface, magnets in the mother drum and the sub drum which are level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mother drum and the sub drum respectively, two key groov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and left sides of the master drum, and magnetic cleaning ball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ub drum. Including magnetic sphere core and surface cleaning materia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leaning assembly for the inner wall of a pipe, which has simple structure, is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and can effectively clea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物、医疗等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中,输送液体的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就会形成生物膜,滋生细菌等,对于很难清洁内部的管道,人们往往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将其更换,造成浪费。如医疗领域的呼吸机管道、麻醉剂管道,需要重复使用,而使用完后的清洁工作非常麻烦,需要用清洗喷枪等进行清洗。对于日常生活中大桶水与自动上水水壶之间的软水管,由于内径较小,且柔软,无法对内部进行清洁,水管长时间使用后,内壁会产生附着污垢,影响饮用水清洁并危害饮水系统和人身体健康,因此很有必要定期对水管内壁进行清洁处理。对于实验室等需要连接软管的地方,软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无法对内部的污垢进行清洁。再者,对于一些较深的杯子、大桶水的水桶等,内部不容易进行清洁。目前的水管类清洁工具无法对弯曲水管内壁进行高效彻底的清洗。因此设计一款能够对水管内壁进行快捷、彻底清洗的管内壁清洗组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对管内壁进行有效清洁的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包括磁性清洁球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筒、电机、母转筒、磁铁和多个不同直径的子转筒;在所述套筒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母转筒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通过轴承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电机放置槽,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放置槽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一个齿轮Ⅰ,在所述母转筒外表面设置一圈齿轮Ⅱ,所述齿轮Ⅰ与齿轮Ⅱ啮合;在所述母转筒内设置有与所述母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在所述母转筒的内侧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键槽;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套筒表面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口和电机控制开关。所述磁性清洁球包括磁性球芯和设置于磁性球芯表面的清洁材料。所述子转筒包括筒体和左右对称设置在筒体外侧的定位销,在所述子转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子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进一步的,所述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母转筒上所述键槽通过所述磁铁。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环形凹槽下方开设有紫外线灯放置槽,紫外线灯放置于所述紫外线灯放置槽内;所述套筒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控制开关。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内外表面平齐的端磁铁。进一步的,所述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还包括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瓶和瓶帽,所述水瓶下端开口,与所述瓶帽相连接,所述瓶帽下端具有锥形面,所述锥形面分布有至少两个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磁性清洁球表面的清洁材料为覆盖在所述磁性清洁球表面的海绵层。进一步的,所述磁性清洁球表面的清洁材料为覆盖在所述磁性清洁球表面的毛刷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水管内部的磁性清洁球运动,磁性清洁球表面的清洁材料与水管内壁充分接触,对水管内壁进行清洁。电机与磁铁配合驱动磁性清洁球在水管内高速旋转和移动,保证在清洁球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周向上也充分与管壁摩擦清洁,提高了清洁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子转筒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水管的清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磁性清洁球第一实施方式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供水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母转筒和齿轮Ⅱ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子转筒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磁性清洁球第二实施方式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驱动机构1、套筒10、紫外线灯放置槽11、紫外线灯12、电机开关13、紫外线灯开关17、电池放置槽14、电池15、电池充电口16、母转筒2、磁铁21、齿轮Ⅱ22、键槽23、轴承3、电机4、电机放置槽41、齿轮Ⅰ5、端磁铁6、磁性清洁球7、供水机构8、子转筒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磁性清洁球7和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套筒10、电机4、母转筒2、磁铁21和多个不同直径的子转筒9。在所述套筒10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母转筒2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通过轴承3与所述套筒10的内壁连接,所述母转筒2一端具有台阶形结构,母转筒2一端台阶面与轴承内圈31相连接,套筒10的环形凹槽台阶面与轴承外圈32相连接;在所述母转筒2内设置有与所述母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21,优选的,磁铁21为内嵌于母转筒2内一圈的环形结构,当然,磁铁21也可以为一个内嵌于母转筒2内的弧形结构。磁铁21用于驱动磁性清洁球7。当磁铁21为环形磁铁时,所述母转筒2上所述键槽23贯穿过所述磁铁21,以实现将子转筒9的定位销92装配于所述键槽23内。套筒10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电机放置槽41,所述电机4固定放置于所述电机放置槽41内,所述电机4的转轴连接齿轮Ⅰ5,在所述母转筒2外表面设置一圈齿轮Ⅱ22,所述齿轮Ⅰ5与齿轮Ⅱ22啮合。在所述母转筒的内侧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键槽23。所述套筒10内设置有电池槽14,所述电池槽14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15,电池15通过电机控制开关13与电机4的接线端连接,为电机4提供能源,所述套筒10表面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口16用于电池充电,当然,电池可以采用非充电电池,用完之后更换新电池即可。在套筒10表面设置电机控制开关13用于控制电机的开关。所述磁性清洁球7包括磁性球芯71和设置于磁性球芯表面的清洁材料。清洁材料可采用海绵层72或者毛刷层73。为了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设计了子转筒,所述子转筒9包括筒体91和左右对称设置在筒体外侧的两个定位销92,所述子转筒9能够通过所述定位销92与键槽23配合固定在所述母转筒2内部,在所述子转筒9内设置有与所述子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93,同样,磁铁93可以为环形磁铁或弧形磁铁。为了可以对透明管道内部杀菌,所述套筒2的环形凹槽下方开设有紫外线灯放置槽11,紫外线灯12放置于所述紫外线灯放置槽内;所述套筒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灯控制开关17,所述紫外线灯与所述电池15连接组成回路,在回路中串联紫外线灯控制开关17,当所清洗的水管为透明时,可使用所述紫外线灯12照射水管内部进行杀菌。为了可以使清洁球清洗比较深的容器,所述套筒2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内外表面平齐的端磁铁6。端磁铁6可以吸附放在比较深的容器中的清洁球,拖动清洁球进行清洁。为了在清洁管道时可以同时用水清洗,所述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还包括供水机构8,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瓶81和瓶帽82,所述水瓶下端开口与所述瓶帽相连接,所述瓶帽下端具有锥形面,所述锥形面分布有至少两个出水口83。在清洁过程中可将供水机构的瓶帽82置于水管内部,挤压水瓶81,使水通过出水口83进入水管对内壁进行冲洗。水瓶81采用柔软的弹性塑料制成。在使用本技术时,根据待清洁管道的直径选取合适内径的子转筒9或者直接使用母转筒2,将驱动机构1套在待清洁水管外侧,并将多个磁性清洁球7置于待清洁水管内部,使磁性清洁球7通过母转筒2或者子转筒9内侧的磁铁吸附在水管内壁上,接通所述电机4电源,电机4通过齿轮Ⅰ5和齿轮Ⅱ22驱动母转筒2或者子转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清洁球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筒、电机、母转筒、磁铁和多个不同直径的子转筒;在所述套筒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母转筒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通过轴承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电机放置槽,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电机放置槽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一个齿轮Ⅰ,在所述母转筒外表面设置一圈齿轮Ⅱ,所述齿轮Ⅰ与齿轮Ⅱ啮合;在所述母转筒内设置有与所述母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在所述母转筒的内侧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键槽;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套筒表面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口和电机控制开关;所述磁性清洁球包括磁性球芯和设置于磁性球芯表面的清洁材料;所述子转筒包括筒体和左右对称设置在筒体外侧的定位销,在所述子转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子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清洁球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套筒、电机、母转筒、磁铁和多个不同直径的子转筒;在所述套筒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母转筒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且通过轴承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连接;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电机放置槽,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电机放置槽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一个齿轮Ⅰ,在所述母转筒外表面设置一圈齿轮Ⅱ,所述齿轮Ⅰ与齿轮Ⅱ啮合;在所述母转筒内设置有与所述母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在所述母转筒的内侧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键槽;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套筒表面设置有电池充电插口和电机控制开关;所述磁性清洁球包括磁性球芯和设置于磁性球芯表面的清洁材料;所述子转筒包括筒体和左右对称设置在筒体外侧的定位销,在所述子转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子转筒内表面平齐的磁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内壁细菌生物膜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高航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