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68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外侧设置有夹套,且夹套上设置有夹套进口和夹套出口,所述釜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釜体的脚支撑,且脚支撑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滚轮,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上连接有红外光谱检测器,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吸料机,且循环管道上正向对应红外光谱检测器处设置有玻璃检测窗口,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且搅拌轴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能够通过伸缩杆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原料混合更加充分、易于清洗,同时能够实时监测反应釜内原料反应的反应程度。

A Reactor for Chemical Raw Materia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emical raw material reaction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The out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port, a jacket inlet and a jacket outlet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kettle body, an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a foot support for the kettle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kettle body, and a movable roller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foot support. The out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and an infrared spectrum detector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A circulating pipelin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kettle body, a material suction machine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lating pipeline, and a glass detection window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infrared spectrum detector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the circulating pipeline. A stirr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stirr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stirring blade through a telescopic rod. The stirring blade can be transversely moved by a telescopic r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raw material mixing more fully and easy to clean, and can real-time monitor the reaction degree of the raw material reaction in the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
技术介绍
化工企业的生产离不开各种化工原料,在化工原料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反应釜将化工原料进行反应得到企业需要的产品是常见的技术手段,也是决定企业化工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化工原料反应釜存在着搅拌不均匀、清洗不彻底、无法实时监测反应釜内原料是否反应完全达到产品要求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搅拌不均匀、清洗不彻底、无法实时监测反应釜内原料是否反应完全达到产品要求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外侧设置有夹套,且夹套上设置有夹套进口和夹套出口,所述釜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釜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釜体的脚支撑,且脚支撑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滚轮,所述可移动滚轮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上设置有把手,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红外光谱检测器,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且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吸料机,所述循环管道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釜体底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循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釜体的上端,且循环管道上正向对应红外光谱检测器处设置有玻璃检测窗口,所述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出釜体外与减速电机连接,且减速电机与电机连接,所述搅拌轴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朝向釜体内壁的一面设置有毛刷,所述搅拌叶能够通过伸缩杆横向移动。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通过焊接与搅拌轴连接,所述伸缩部通过螺钉与搅拌叶连接。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的原料流通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还设置有显示检测参数的显示屏。优选的,搅拌轴与釜体的处部设置有轴封,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进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本技术通过在釜体外壁上设置循环管道,当釜内原料反应到一定程度后,可打开阀门,吸料机将釜内的反应原料吸出并通过循环管道再流通到釜内,由于在循环管道对应红外光谱检测器处设置有玻璃检测窗口,在反应物经过玻璃检测窗口时可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器检测反应物的成分,以判断反应物是否反应完全,是否满足产品需求,通过控制器上的显示屏能够实时监测反应结果,此外通过循环管道循环釜内的反应原料也进一步使反应原料混合充分,反应完全;同时在釜内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搅拌叶,伸缩杆能够使搅拌叶横向移动,进一步提高了搅拌效率,使搅拌更加充分,当反应结束后,通过进水口通入清水,通过伸缩杆将搅拌叶伸到与釜体内壁接触,由于搅拌叶的一面设置有毛刷,当釜内灌入清水,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转动,能够对釜内壁进行非常好的清洁,使反应釜清洁的更加彻底,提高反应釜的使用寿命以及反应生成产品的纯度。附图说明图1为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釜体;2-进料口;3-轴封;4-减速电机;5-电机;6-吸料机;7-进水口;8-夹套出口;9-循环管道;10-控制器;11-红外光谱检测器;12-玻璃检测窗口;13-出料阀;14-出料口;15-可移动滚轮;16-把手;17-脚支撑;18-夹套进口;19-搅拌叶;20-伸缩杆;21-搅拌轴;20a-伸缩部;20b-固定部;191-毛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如下实施例: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釜体1的外侧设置有夹套,且夹套上设置有夹套进口18和夹套出口8,使用时可通过夹套进口18加入热水或热油等一些加热介质为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进行加热,所述釜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4,且出料口14处设置有出料阀13,可通过出料口14将反应完成的物料放出釜内,所述釜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釜体1的脚支撑17,且脚支撑17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滚轮15,便于反应釜的移动,提高使用的方便性,所述可移动滚轮15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上设置有把手16,通过将把手16朝向一侧掰动,可使可移动滚轮15移动,通过将把手16朝相反方向掰动,可以卡住可移动滚轮15,用以固定轮子来保证反应釜的稳定,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器10,在控制器10上连接有红外光谱检测器11和显示检测参数的显示屏,在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9,且循环管道9上设置有吸料机6,所述循环管道9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釜体1底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循环管道9的另一端连接在釜体1的上端,且循环管道9上正向对应红外光谱检测器11处设置有玻璃检测窗口12,循环管道9内的原料流通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当反应釜内原料反应到一定阶段时,可打开循环管道9的阀门,启动吸料机6,将反应釜底端的反应物吸出,经过循环管道9再次回到反应釜内,反应物经过循环管道9上的玻璃检测窗口12时能够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器11检测反应物成分以确定反应是否完全,反应物是否达到产品要求,同时也进一步使反应釜内反应原料混合充分,此外,在反应釜内设置有搅拌轴21,所述搅拌轴21的一端伸出釜体1外与减速电机4连接,且减速电机4与电机5连接,进而带动搅拌轴21转动,为确保搅拌轴21与釜体1接触部的密封性,在接触部设置有轴封3用以密封,所述搅拌轴21通过伸缩杆20连接有搅拌叶19,伸缩杆20包括固定部20b和伸缩部20a,所述固定部20b通过焊接与搅拌轴21连接,所述伸缩部20a通过螺钉与搅拌叶19连接,搅拌叶19能够通过伸缩杆20横向移动,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使反应原料混合更加充分,在搅拌叶19朝向釜体1内壁的一面设置有毛刷191,当反应结束,反应物从釜体1内放出后,可通过釜体1上的进水口7放入清水,同时通过伸缩杆20将搅拌叶19伸到与釜体1内壁接触,通过搅拌轴21的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19上的毛刷191在釜体1内壁上反复洗刷,确保釜体1内壁清洗的更加干净,清晰效果好,提高反应釜使用寿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釜体(1)的外侧设置有夹套,且夹套上设置有夹套进口(18)和夹套出口(8),所述釜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4),且出料口(14)处设置有出料阀(13),所述釜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釜体(1)的脚支撑(17),且脚支撑(17)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滚轮(15),所述可移动滚轮(15)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上设置有把手(16),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上连接有红外光谱检测器(11),所述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9),且循环管道(9)上设置有吸料机(6),所述循环管道(9)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釜体(1)底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循环管道(9)的另一端连接在釜体(1)的上端,且循环管道(9)上正向对应红外光谱检测器(11)处设置有玻璃检测窗口(12),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21),所述搅拌轴(21)的一端伸出釜体(1)外与减速电机(4)连接,且减速电机(4)与电机(5)连接,所述搅拌轴(21)通过伸缩杆(20)连接有搅拌叶(19),所述搅拌叶(19)朝向釜体(1)内壁的一面设置有毛刷(191),所述搅拌叶(19)能够通过伸缩杆(20)横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原料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釜体(1)的外侧设置有夹套,且夹套上设置有夹套进口(18)和夹套出口(8),所述釜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4),且出料口(14)处设置有出料阀(13),所述釜体(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釜体(1)的脚支撑(17),且脚支撑(17)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滚轮(15),所述可移动滚轮(15)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上设置有把手(16),所述釜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上连接有红外光谱检测器(11),所述釜体(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管道(9),且循环管道(9)上设置有吸料机(6),所述循环管道(9)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釜体(1)底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循环管道(9)的另一端连接在釜体(1)的上端,且循环管道(9)上正向对应红外光谱检测器(11)处设置有玻璃检测窗口(12),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2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炳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日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