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53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吸附架中空,下部分别设置外吸附盘和内吸附盘,外吸附盘和内吸附盘分别均匀分布在吸附架上;吸附架上分别铰接下伸缩连杆和上伸缩连杆,下伸缩连杆和上伸缩连杆分别铰接到套筒上,套筒的侧面设置固定超声探头的第一锁紧螺母;外吸附盘通过第一电磁开关连接气泵,内吸附盘通过第二电磁开关连接气泵,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和气泵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液晶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用性强、柔性吸附、方便操作、角度和位置方便调节。

An Ultrasound-assisted Fixation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Impact of Respiratory Motion on Visceral Organ Pun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ltrasound-assisted fixing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influence of respiratory movement on the puncture of visceral organs. The absorber frame is hollow, and the low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absorber plates. The external absorber plates and internal absorber plat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absorber frame; the lower and upper expansion connecting rods are hinged on the absorber frame respectively, and the lower and upper expansion connecting rods are hinged on the sleeve respectively. The first locking nut of the fixed ultrasonic prob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leeve; the external adsorption plate connects the air pump through the first electromagnetic switch, the internal adsorption plate connects the air pump through the second electromagnetic switch, the first electromagnetic switch, the second electromagnetic switch and the air pump respectively connect the controller, and the controller connects the liquid crystal screen. The utility model has strong versatility, flexible adsorp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onvenient adjustment of angle and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穿刺设备
,特别是一种通用性强、柔性吸附、方便操作、角度和位置方便调节的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超声(InterventionalUltrasound)技术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1972年Holm和Goldberg首次分别使用中心有孔的穿刺探头进行活检,开始了介入超声在临床的应用。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正式确定介入性超声技术成为超声医学中一门新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施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效果。在超声设备的引导下细针穿刺,直接到达病灶区域,进行抽吸囊液或者注入药物等相应操作,使临床症状随之缓解。细针穿刺具有不开刀、微创、安全少创伤、无痛苦、不复发、不住院等诸多优点,符合了后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超声介入有很多优点:(1)因在实时超声监测下穿刺,可提高准确性;(2)合并症少,相对较安全;(3)由于在实时动态监视下穿刺,对小的病灶和移动性大的器官穿刺不受影响,可同步显示穿刺过程的体内情况;(4)操作简便迅速,费用低,反复性强,实用价值高;(5)超声设备便于移动,必要时可在床边进行穿刺。现有超声穿刺引导固定系统大多为各个公司超声探头所独立配置,缺乏通用的平台性,导致相关的费用居高不下;此外,目前的穿刺要求患者呼吸和运动高度配合,对于年老患者或者婴幼儿难以实现,另外目前的超声引导下穿刺要求挤压皮肤及皮下组织,导致超声可能未能检出挤压部分组织中的血管或者神经,容易导致误伤后穿刺后的出血或神经损伤等系列问题;最后超声穿刺的可重复性差,检查者和穿刺操作者之间的差异极大,其原因在于缺乏超声探头位置的相对准确坐标参考。需要一种通用性强、柔性吸附、方便操作、角度和位置方便调节的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柔性吸附、方便操作、角度和位置方便调节的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吸附架,所述吸附架中空,下部分别设置外吸附盘和内吸附盘,所述外吸附盘和内吸附盘分别均匀分布在吸附架上;所述吸附架上分别铰接下伸缩连杆和上伸缩连杆,所述下伸缩连杆和上伸缩连杆分别铰接到套筒上,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固定超声探头的第一锁紧螺母;所述外吸附盘通过第一电磁开关连接气泵,所述内吸附盘通过第二电磁开关连接气泵,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和气泵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液晶屏。所述套筒的侧面设置固定支撑架的通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刻度,并设置滑动标定块,所述滑动标定块上设置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与套筒的轴心相交。所述穿刺针铰接在滑动标定块上,铰接处为锁紧轮,并设有标定穿刺针的角刻度。所述吸附架固定在万向轴上,所述万向轴固定在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侧面设置第二锁紧螺母,底部固定在带有滑轮的滑动平台上。所述伸缩支撑杆上设置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放置液晶屏,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气泵和控制器固定在滑动平台上。所述吸附架为弧形,环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中的一种。所述下伸缩连杆的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上伸缩连杆的数量为两组以上。所述套筒为圆形,所述套筒均匀分布固定第一锁紧螺母的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母至少分布在套筒的上下各一个。本技术吸附架中空,下部分别设置外吸附盘和内吸附盘,外吸附盘和内吸附盘分别均匀分布在吸附架上;吸附架上分别铰接下伸缩连杆和上伸缩连杆,下伸缩连杆和上伸缩连杆分别铰接到套筒上,套筒的侧面设置固定超声探头的第一锁紧螺母;外吸附盘通过第一电磁开关连接气泵,内吸附盘通过第二电磁开关连接气泵,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和气泵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液晶屏。吸附架放置在待检测患者体表,外吸附盘和内吸附盘交替吸附,控制器和液晶屏组成交互界面,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开关开启时,外吸附盘打开,控制第二电磁开关开启时,内吸附盘打开。下伸缩连杆和上伸缩连杆铰接到套筒,使套筒可以转动,方便固定超声探头贴合人体,第一锁紧螺母用于固定不同型号形状的超声探头。本技术通用性强、柔性吸附、方便操作、角度和位置方便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附架的俯视图;图中:1、吸附架,2、外吸附盘,3、内吸附盘,4、下伸缩连杆,5、上伸缩连杆,6、套筒,7、第一锁紧螺母,8、超声探头,9、第一电磁开关,10、第二电磁开关,11、气泵,12、控制器,13、液晶屏,14、支撑架,15、滑动标定块,16、穿刺针,17、万向轴,18、伸缩支撑杆,19、第二锁紧螺母,20、操作台,21、滑动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吸附架1,吸附架1中空,下部分别设置外吸附盘2和内吸附盘3,外吸附盘2和内吸附盘3分别均匀分布在吸附架1上;吸附架1上分别铰接下伸缩连杆4和上伸缩连杆5,下伸缩连杆4和上伸缩连杆5分别铰接到套筒6上,套筒6的侧面设置固定超声探头8的第一锁紧螺母7;外吸附盘2通过第一电磁开关9连接气泵11,内吸附盘3通过第二电磁开关10连接气泵11,第一电磁开关9,第二电磁开关10和气泵11分别连接控制器12,控制器12连接液晶屏13。套筒6的侧面设置固定支撑架14的通孔,支撑架14上设有刻度,并设置滑动标定块15,滑动标定块15上设置穿刺针16,穿刺针16与套筒6的轴心相交。穿刺针16铰接在滑动标定块15上,铰接处为锁紧轮,并设有标定穿刺针16的角刻度。吸附架1固定在万向轴17上,万向轴17固定在伸缩支撑杆18,伸缩支撑杆18侧面设置第二锁紧螺母19,底部固定在带有滑轮的滑动平台21上。伸缩支撑杆18上设置操作台20,操作台20上放置液晶屏13,第一电磁开关9,第二电磁开关10,气泵11和控制器12固定在滑动平台21上。吸附架1为弧形,环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中的一种。下伸缩连杆4的数量为两组以上,上伸缩连杆5的数量为两组以上。套筒6为圆形,套筒6均匀分布固定第一锁紧螺母7的螺纹孔,第一锁紧螺母7至少分布在套筒6的上下各一个。吸附架1放置在待检测患者体表,外吸附盘2和内吸附盘3交替吸附,控制器12和液晶屏13组成交互界面,控制器12控制第一电磁开关9开启时,外吸附盘2打开,控制第二电磁开关10开启时,内吸附盘3打开。下伸缩连杆4和上伸缩连杆5铰接到套筒6,使套筒6可以转动,方便固定超声探头8贴合人体,第一锁紧螺母7用于固定不同型号形状的超声探头8。吸附盘之间可呈串联(一根中空气体管路链接所有内侧或者外侧吸附盘)、并联(所有内侧吸附盘均有各自独立的中空气体管路链接经电磁开关连接至负压泵)或者混合联接(如0至90度范围内的内侧吸附盘串联,然后与90至180、180至270以及270至360度的气体管路再并联经电磁开关连接至气体泵上)通过电磁开关连接至气体泵上。具体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架(1),所述吸附架(1)中空,下部分别设置外吸附盘(2)和内吸附盘(3),所述外吸附盘(2)和内吸附盘(3)分别均匀分布在吸附架(1)上;所述吸附架(1)上分别铰接下伸缩连杆(4)和上伸缩连杆(5),所述下伸缩连杆(4)和上伸缩连杆(5)分别铰接到套筒(6)上,所述套筒(6)的侧面设置固定超声探头(8)的第一锁紧螺母(7);所述外吸附盘(2)通过第一电磁开关(9)连接气泵(11),所述内吸附盘(3)通过第二电磁开关(10)连接气泵(11),所述第一电磁开关(9),第二电磁开关(10)和气泵(11)分别连接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连接液晶屏(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架(1),所述吸附架(1)中空,下部分别设置外吸附盘(2)和内吸附盘(3),所述外吸附盘(2)和内吸附盘(3)分别均匀分布在吸附架(1)上;所述吸附架(1)上分别铰接下伸缩连杆(4)和上伸缩连杆(5),所述下伸缩连杆(4)和上伸缩连杆(5)分别铰接到套筒(6)上,所述套筒(6)的侧面设置固定超声探头(8)的第一锁紧螺母(7);所述外吸附盘(2)通过第一电磁开关(9)连接气泵(11),所述内吸附盘(3)通过第二电磁开关(10)连接气泵(11),所述第一电磁开关(9),第二电磁开关(10)和气泵(11)分别连接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连接液晶屏(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的侧面设置固定支撑架(14)的通孔,所述支撑架(14)上设有刻度,并设置滑动标定块(15),所述滑动标定块(15)上设置穿刺针(16),所述穿刺针(16)与套筒(6)的轴心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内脏器官穿刺的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6)铰接在滑动标定块(15)上,铰接处为锁紧轮,并设有标定穿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海光盛建国李楠殷建华樊丹倪武徐文胜王俊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