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28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检测领域,包括放置在桩基处的静载试验桩和放置在静载试验台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方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顶面的两端水平放置有两个与主梁垂直的次梁,所述次梁两端的下方设置有支墩,所述支墩包括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方的配重装置,所述配重组件的顶部抵紧在次梁的下表面上,所述配重装置包括多个上下组合在一起的配重箱;所述次梁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支墩的堆放更加方便,而且支墩可多次循环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
技术介绍
桩基静载试验是运用在工程上对桩基承载力检测的一项技术。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作为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因此,每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规范都把单桩静载试验列入首要位置。传统的桩基静载荷试验所用支承墩是用水泥块堆放而成,由水泥块堆放而成的支承墩只能起到支承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水泥块堆放而成的支承墩起不到配重的作用,还需要再向支撑墩上方的横梁上添加配重,对于静载荷试验而言,支承墩的重量没有用到试验上,也就是采取更多的配重来满足荷载要求,而且传统的水泥块支墩由于重量过大,难以层层堆放,而且不方便回收运输进行多次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通过设置分体式中空配重箱,使支墩起到配重作用的同时,方便支墩的堆放和运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放置在桩基处的静载试验桩和放置在静载试验台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上方放置有主梁,所述主梁顶面的两端水平放置有两个与主梁垂直的次梁,所述次梁两端的下方设置有支墩,所述支墩包括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方的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的顶部抵紧在次梁的下表面上,所述配重装置包括多个上下组合在一起的配重箱;所述次梁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墩包括底座和放置在底座上的配重箱,配重箱和底座能够对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通过在次梁和底座之间设置连接件,配重箱和底座又能够提供反力,充当配重的作用,无需再在梁体的上方施加配重;配重箱上下组合在一起,方便安装拆卸。作为优选,所述配重箱为分体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在一起的方形箱体,所述配重箱的上方开口并在开口端面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套筒,所述配重箱的下底面上设置有与套筒相对应的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层的配重箱之间通过套筒和插杆插接配合在一起,使配重装置的堆放更加方便,而且便于生产制造以及回收利用。作为优选,所述配重箱和底座均为中空的箱体,且配重箱和底座的侧表面上开设有进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箱和底座中空设置,使两者的运输和堆放都更加轻便,能够节省人力物力;通过设置进料口,方便向配重箱和底座中添加配重物料,使两者能够承载足够大的反向拉力,试验完成后可将配重箱和底座内的配重料倾倒出来,配重箱和底座还可回收,在下次工程检测中再次使用。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的开口向上倾斜且呈扩口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向配重箱和底座中添加物料时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次梁的下表面和底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内设置有吊耳,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连接在吊耳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耳能够将连接组件的上下两端连接在一起,而且方便连接组件的拆卸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吊耳位于沉槽内部且与沉槽的开口端面平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耳不会伸出次梁和底座的表面,放置在运输过程中吊耳被磕碰,而且次梁和底座在运输中可以平稳地叠放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套筒和连接在螺纹套筒两端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还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锁合在吊耳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螺纹套筒可调节连接组件的总长度,并对连接组件进行张紧,确保连接组件起到反力作用。作为优选,所述锁扣包括勾挂部和转动部,所述转动部的一端铰接在勾挂部上,所述转动部和勾挂部可扣合形成闭环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扣可将整个连接组件连接在上下两端的吊耳上,而且连接方式简单易实现。作为优选,所述锁扣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部和勾挂部扣合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与套管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套管螺纹连接在转动部和勾挂部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套管,使套管连接在转动部和勾挂部之间,将整个锁扣锁合。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和主梁之间还设置有承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千斤顶活塞杆伸出端与主梁下表面之间的受力面积,在力的加载过程,整个装置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配重箱和底座的设置,配重箱和底座能够对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通过在次梁和底座之间设置连接件,配重箱和底座又能够提供反力,充当配重的作用,无需再在梁体的上方施加配重。2.配重箱采用分体插接的方式,使安装拆卸更加方便;配重箱和底座中空设置并在侧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方便向两者中添加配重料,而且试验完成后配重箱和底座还可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3.连接组件采用螺纹套筒与连接杆的连接方式,旋动螺纹套筒即可调节连接组件的总长度,并对连接组件进行张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配重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静载试验桩;2、千斤顶;3、主梁;31、承压板;4、次梁;5、底座;6、配重箱;61、套筒;62、插杆;7、连接组件;71、螺纹套筒;72、螺纹杆;73、套环;74、锁扣;741、勾挂部;742、转动部;743、套管;8、进料口;9、沉槽;91、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水平放置在被测桩基上的静载试验桩1,静载试验桩1的上方放置有千斤顶2,千斤顶2的上方放置有主梁3,在千斤顶2的活塞杆输出端和主梁3下表面之间还设置有承压板31,主梁3上表面的两端水平设置有两个次梁4,两个次梁4平行设置且垂直于主梁3,次梁4两端正下方的地面上分别放置有底座5,在底座5和次梁4之间设置有配重装置,配重装置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次梁4和底座5相抵接。次梁4和底座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7,通过连接组件7,使配重装置同时实现了支撑和配重的效果。结合附图1和2所示,配重装置包括上下插接配合在一起的若干个配重箱6,配重箱6为一种中空的箱体,每层配重箱6均为上方开口设置,下方设置有底面,配重箱6内壁上方的四个顶角处分别焊接有四个回字形的套筒61,套筒61的上端面与配重箱6的上端面平齐,配重箱6底面的四个顶角位置设置有与套筒61相配合的插杆62,各层配重箱6之间通过套筒61和插杆62插接配合在一起;处于顶层的配重箱6上还可设置盖板将其盖合,将装置密封的同时还可增强其抗压强度,处于最底层的配重箱6的底面则无需设置插杆62,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次梁4与底座5之间的竖直距离在底层和顶层的配重箱6之间适当地增减配重箱6的层数,以满足试验需要。底座5也是一种中空的箱体,在配重箱6和底座5的侧表面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8,进料口8具体呈开口向上的扩口状,在底座5和配重箱6堆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包括放置在桩基处的静载试验桩(1)和放置在静载试验桩(1)上的千斤顶(2),所述千斤顶(2)的上方放置有主梁(3),所述主梁(3)顶面的两端水平放置有两个与主梁(3)垂直的次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4)两端的下方设置有支墩,所述支墩包括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5)和放置在底座(5)上方的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的顶部抵紧在次梁(4)的下表面上,所述配重装置包括多个上下组合在一起的配重箱(6);所述次梁(4)和底座(5)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包括放置在桩基处的静载试验桩(1)和放置在静载试验桩(1)上的千斤顶(2),所述千斤顶(2)的上方放置有主梁(3),所述主梁(3)顶面的两端水平放置有两个与主梁(3)垂直的次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4)两端的下方设置有支墩,所述支墩包括水平设置于地面上的底座(5)和放置在底座(5)上方的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的顶部抵紧在次梁(4)的下表面上,所述配重装置包括多个上下组合在一起的配重箱(6);所述次梁(4)和底座(5)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箱(6)为分体设置且相互插接配合在一起的方形箱体,所述配重箱(6)的上方开口并在开口端面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套筒(61),所述配重箱(6)的下底面上设置有与套筒(61)相对应的插杆(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箱(6)和底座(5)均为中空的箱体,且配重箱(6)和底座(5)的侧表面上开设有进料口(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8)的开口向上倾斜且呈扩口状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4)的下表面和底座(5)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沉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留栓付振宇郝晓红程涛张天行李鑫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