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23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包括反力桩、横梁、堆载层、千斤顶,反力桩与横梁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锚杆,连接机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与两个锚杆一一对应,连接杆与锚杆之间设有球铰组件,球铰组件与锚杆可拆卸连接,两个连接杆之间设有调节组件;球铰组件包括固设在连接杆一端的铰接球、设置在铰接球靠近锚杆一侧的铰接座、设置在铰接球远离铰接座一侧的铰接盖。其减小锚杆安装为倾斜后的位置误差,使连接机构与锚杆之间的配合更便捷,并且铰接盖和铰接座受力均匀,保证了球铰组件处的受力稳定,降低了球铰组件受力而损坏的现象,提高了检测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桩基础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基础性结构,其质量决定着后续整体建筑的稳定性,而基桩则是组成桩基础的重要结构,在基桩建好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基桩的承载力检测。目前,公告号为CN20874872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堆锚联合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堆载装置,反力桩,千斤顶和连接杆;所述千斤顶顶端与堆载装置抵接,底端与基桩抵接;所述反力桩位于千斤顶两侧并支撑所述堆载装置;所述反力桩与堆载装置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杆两端与连接座匹配可拆卸铰接设置。将堆载和锚桩结合起来进行基桩承载力检测,具有占用空间小,安全性高,便于施工以及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中,其用于与连接杆一端球头向配合的球头座采用内壳和外壳组成,为了便于对球头座和球头之间的配合,内壳和外壳上都设有缺口,在拉伸过程中,内壳和外壳上的缺口处受力不均,会导致内壳或外壳缺口处产生磨损或变形,使后续的承载力检测过程中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测基桩(1)一侧的反力桩(2)、设置在反力桩(2)上的横梁(4)、设置在横梁(4)上的堆载层、设置在基桩(1)与堆载层之间的千斤顶(6),所述反力桩(2)与横梁(4)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锚杆(8),位于所述连接机构(7)上方的所述锚杆(8)与横梁(4)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锚杆(8)与反力桩(2)固定连接;/n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杆(71),两个所述连接杆(71)与两个锚杆(8)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71)与锚杆(8)之间设有球铰组件(72),所述球铰组件(72)与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测基桩(1)一侧的反力桩(2)、设置在反力桩(2)上的横梁(4)、设置在横梁(4)上的堆载层、设置在基桩(1)与堆载层之间的千斤顶(6),所述反力桩(2)与横梁(4)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锚杆(8),位于所述连接机构(7)上方的所述锚杆(8)与横梁(4)固定连接、下方的所述锚杆(8)与反力桩(2)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杆(71),两个所述连接杆(71)与两个锚杆(8)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杆(71)与锚杆(8)之间设有球铰组件(72),所述球铰组件(72)与锚杆(8)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71)之间设有调节组件(73);
所述球铰组件(72)包括固设在连接杆(71)一端的铰接球(721)、设置在铰接球(721)靠近锚杆(8)一侧的铰接座(722)、设置在铰接球(721)远离铰接座(722)一侧的铰接盖(724);
所述铰接球(721)的直径大于连接杆(71)的直径,所述铰接座(722)上开设有与铰接球(721)相适配的铰接槽(723),所述铰接球(721)位于铰接槽(723)内滚动,所述铰接盖(724)上开设有通孔(725),所述通孔(725)直径大于连接杆(71)直径且小于铰接球(721)直径,所述铰接盖(724)与铰接座(72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基桩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盖(724)套设在铰接座(722)上与其螺纹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策付振宇郝晓红李念任鹏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