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米酵菌酸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米酵菌酸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毒素,为脂溶性酸性化合物,分子式C28H38O7,相对分子量为486.6,耐热,在酸性条件、氧化剂及日照等条件下不稳定。常见的污染食品主要为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及银耳等,食用受其污染的食物会引发中毒,严重可致死亡。动物实验标明,米酵菌酸主要作用于肾脏、肝脏及大脑等器官,且细胞内的线粒体毒物如氰化物或2,4-二硝基苯,具有更强的致死性。除了对于细胞内线粒体的毒性外,米酵菌酸还可以使部分巯基酶失活。但也有研究标明米酵菌酸在生化和药理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研究价值,从20世纪30年代起,研究人员从引起人中毒的椰子发酵食品样品中提取出该毒素,并对该毒素的理化性质和致毒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近年来米酵菌酸又作为研究抗肿瘤疾病和细胞凋亡的一种工具试剂来使用。目前,我国关于米酵菌酸测定的国家标准GB/T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中采用液液萃取-薄层色谱和液液萃取-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仅适用于银耳样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且存在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酵菌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经过粉碎、过40目筛的待检测样品30.0g,加入100mL2.0%氨水甲醇溶液,再加入0.5g氯化钠,震荡2min,密闭避光振荡30min,再超声5min后过滤;收集滤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碳酸氢钠溶液,震荡2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于另一分液漏斗中,再加10ml碳酸氢钠溶液重复萃取两次,合并碳酸氢钠水层于分液漏斗中;用6mol/L盐酸调至该分液漏斗中溶液的pH值为2~3后,加入石油醚50ml,震荡2min,静置分层,收集石油醚层溶液,重复3次,合并石油醚层溶液于浓缩瓶中,于50℃水浴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酵菌酸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经过粉碎、过40目筛的待检测样品30.0g,加入100mL2.0%氨水甲醇溶液,再加入0.5g氯化钠,震荡2min,密闭避光振荡30min,再超声5min后过滤;收集滤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碳酸氢钠溶液,震荡2min,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于另一分液漏斗中,再加10ml碳酸氢钠溶液重复萃取两次,合并碳酸氢钠水层于分液漏斗中;用6mol/L盐酸调至该分液漏斗中溶液的pH值为2~3后,加入石油醚50ml,震荡2min,静置分层,收集石油醚层溶液,重复3次,合并石油醚层溶液于浓缩瓶中,于50℃水浴氮气吹干;加5ml甲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宾,刘宁,刘艳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格林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