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010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目标结构构件和目标激励,根据目标结构构件,制作试验构件;确定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根据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统计分析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数;构建反映目标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对试验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加载,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滞回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在目标激励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为依据,避免了传统拟静力试验中主观确定加载控制指标的不确定性及传统加载路径不能反映目标激励作用特性的缺点,为揭示目标激励作用特性对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机理提供了一种适用的拟静力试验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抗震
,尤其涉及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的类型主要有振动台试验、拟动力试验和拟静力试验。拟静力试验是对结构构件施加多次往复循环作用的伪静力试验,是使结构构件在正反两个方向重复加载和卸载的过程,用以模拟地震时结构在往复振动中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亦称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拟静力试验可以有效获得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变形、耗能等重要信息,从而为建立恢复力模型、地震损伤模型、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探究结构构件破坏机理、发展和改进新型的抗震构造措施提供技术保障。由于拟静力试验显著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成为结构工程抗震领域最受欢迎的试验技术之一。在整个拟静力试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确定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目前已有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有力控制加载、位移控制加载和力与位移混合控制加载。力控制加载是在试验加载过程中以力作为控制指标,按一定的力增幅进行循环加载,但由于在试件屈服后难以控制加载的力,很容易发生失控现象。位移控制加载是在加载过程中以屈服位移(包括线位移、角位移、曲率或应变等)或屈服位移的倍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目标结构构件和目标激励,根据目标结构构件,制作试验试件;步骤2,确定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包含以下子步骤:子步骤2a,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在目标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特征,选取恢复力模型;子步骤2b,确定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计算参数,根据恢复力模型,建立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子步骤2c,输入目标激励,通过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计算得到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子步骤2d,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选取获得目标结构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目标结构构件和目标激励,根据目标结构构件,制作试验试件;步骤2,确定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包含以下子步骤:子步骤2a,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在目标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特征,选取恢复力模型;子步骤2b,确定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计算参数,根据恢复力模型,建立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子步骤2c,输入目标激励,通过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计算得到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子步骤2d,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选取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步骤3,根据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统计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数;步骤4,根据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数,构建反映目标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步骤5,根据反映目标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对试验试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滞回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含以下子步骤:子步骤3a,建立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数统计模型;子步骤3b,设定层间位移角限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李哲杨柯吴涛刘伯权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