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抗震
,尤其涉及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的类型主要有振动台试验、拟动力试验和拟静力试验。拟静力试验是对结构构件施加多次往复循环作用的伪静力试验,是使结构构件在正反两个方向重复加载和卸载的过程,用以模拟地震时结构在往复振动中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亦称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拟静力试验可以有效获得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变形、耗能等重要信息,从而为建立恢复力模型、地震损伤模型、抗剪强度计算公式、探究结构构件破坏机理、发展和改进新型的抗震构造措施提供技术保障。由于拟静力试验显著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成为结构工程抗震领域最受欢迎的试验技术之一。在整个拟静力试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确定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目前已有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有力控制加载、位移控制加载和力与位移混合控制加载。力控制加载是在试验加载过程中以力作为控制指标,按一定的力增幅进行循环加载,但由于在试件屈服后难以控制加载的力,很容易发生失控现象。位移控制加载是在加载过程中以屈服位移(包括线位移、角位移、曲率或应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目标结构构件和目标激励,根据目标结构构件,制作试验试件;步骤2,确定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包含以下子步骤:子步骤2a,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在目标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特征,选取恢复力模型;子步骤2b,确定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计算参数,根据恢复力模型,建立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子步骤2c,输入目标激励,通过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计算得到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子步骤2d,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目标结构构件和目标激励,根据目标结构构件,制作试验试件;步骤2,确定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包含以下子步骤:子步骤2a,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在目标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特征,选取恢复力模型;子步骤2b,确定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计算参数,根据恢复力模型,建立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子步骤2c,输入目标激励,通过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计算程序,计算得到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子步骤2d,根据目标结构构件所属原型结构的位移响应时程,选取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步骤3,根据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响应时程,统计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数;步骤4,根据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数,构建反映目标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步骤5,根据反映目标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加载制度,对试验试件进行拟静力加载,获得目标结构构件的滞回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映激励作用特性的拟静力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含以下子步骤:子步骤3a,建立目标结构构件的位移幅值和循环数统计模型;子步骤3b,设定层间位移角限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李哲,杨柯,吴涛,刘伯权,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