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002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卷针机构、吹气机构;所述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包括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邻近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一侧端设有卷针机构,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机座及卷针,所述吹气机构包括上吹气机构及下吹气机构,所述上吹气机构设于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所述下吹气机构设于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当极片传送至操作工位上时,吹气机构对极片进行吹气,使极片头部入片时,更平整更顺利进入卷针部,从而提高送片的精度,同时降低了人员需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极大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方形锂电池极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制造业飞速发展,对制造电池卷芯的工艺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极片的精准推入及卷芯极耳中心距的高精准对于保证电池性能一致、质量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半自动卷绕机,是靠人手将极片送入卷针部,用手压住来保证极片入卷进的平整度,精准度低,最终影响到方形锂电池的最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及定位装置,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卷针机构及吹气机构;所述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包括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邻近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一侧端设有卷针机构,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机座及卷针,所述吹气机构包括上吹气机构及下吹气机构,所述上吹气机构设于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所述下吹气机构设于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特别的,所述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还包括上极片、上检测光纤及上送片块,所述上检测光纤邻近设于上极片一侧,所述上送片块设于上极片下方,并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特别的,所述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还包括下极片、下检测光纤及下送片块,所述下检测光纤邻近设于上极片一侧,所述下送片块设于上极片下方,并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上极片和下极片于卷针处交汇实现穿针卷绕工作。特别的,所述上吹气机构和下吹气机构还分别设有动力装置和活动支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当极片传送至操作工位上时,吹气机构向下移动对极片进行吹气,使极片头部入片时,更平整更顺利进入卷针部,从而提高了送片的精度,吹气后的极片在卷针处与卷芯穿针卷绕时无起拱,无折皱,与材料完全贴合,既保证了制作工艺的质量,又降低了人员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及定位装置,包括一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卷针机构及吹气机构;所述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包括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邻近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一侧端设有卷针机构,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机座及卷针1,所述吹气机构包括上吹气机构2及下吹气机构3,所述上吹气机构2设于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所述下吹气机构3设于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所述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还包括上极片4、上检测光纤5及上送片块6,所述上检测光纤5邻近设于上极片4一侧,所述上送片块6设于上极片4下方,并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还包括下极片7、下检测光纤8及下送片块9,所述下检测光纤8邻近设于下极片7一侧,所述下送片块9设于下极片7下方,并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上极片4和下极片6于卷针1处交汇实现穿针卷绕工作。所述上吹气机构和下吹气机构还分别设有动力装置和活动支架。具体原理如下:1)要求客户的极片来料按我们的要求工艺来做,设计出新工艺极片,所述新工艺极片包括上极片4和下极片7,并安装有极耳;2)设计极片自动送片装置,将设计好的上极片4及下极片7进行传送;3)设计极耳定位装置,在上极片4及下极片7传送中先对上极片4和下极片7进行定位并检测,并主动对跑偏的上极片上极片4和下极片7进行纠偏;其中上极片4在上检测光纤5处进行定位并检测,所述下极片7在下检测光纤8处进行定位、检测;通过这样的定位检测,可以让卷出来的方形卷芯的极耳中芯距精度提高。4)定位检测后的上极片4传送至上吹气操作工位上时,上吹气机构2向下运动并吹气,使上极片4平整、无折皱、无起拱,与材料隔膜贴平;同时定位检测后的下极片7传送至下吹气操作工位上时,下吹气机构3向下运动并向右吹气,使下极片7平整、无折皱、无起拱,与材料贴平。4)设计卷针机构,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1、卷针A边及卷针B边,所述上极片4和下极片7传送到卷针A边并向前延伸,延伸尺寸规格为3-15mm,而传统工艺的极片送到卷针B边并极片稍上拱,以保证极片到位;5)检测好的上极片4及下极片7传送至卷针A边并向前延伸至3-15mm处时,卷针1转动盖上上极片4和下极片7,再卷入卷针1中完成上极片4和下极片7的穿针卷绕工作;具体为上极片4在上检测光纤5处定位,接着通过上送片块6和上送片元件送到卷针1处,卷针1转动盖上上极片4,再卷入卷针1中完成上极片4的穿针卷绕工作;所述下极片7在下检测光纤8处定位,接着通过下送片块9和下送片元件送到卷针处,卷针1转动盖上下极片7,再卷入卷针1中完成下极片7的穿针卷绕工作。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路线为:1、要求客户的极片来料按我们的要求工艺来做,使之在定位装置的定位效果更好。2、设计的极耳定位装置及极片自动送片装置,可将极片于光纤检测处进行定位,并检测极片、极耳的中心距,同时对跑偏的极片进行纠偏,接着通过送片块和送片元件送到卷针处进行穿针卷绕工作,传送极片实现机械化,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卷出来的方形卷芯的极耳中芯距精度,保证了方形锂电池的质量。3、设计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当极片传送至操作工位上时,吹气机构向下移动对极片进行吹气,使极片头部入片时,更平整更顺利进入卷针部,从而提高了送片的精度,吹气后的极片在卷针处与卷芯穿针卷绕时无起拱,无折皱,与材料完全贴合,既保证了制作工艺的质量,又降低了人员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技术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卷针机构及吹气机构;所述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包括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邻近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一侧端设有卷针机构,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机座及卷针,所述吹气机构包括上吹气机构及下吹气机构,所述上吹气机构设于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所述下吹气机构设于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卷针机构及吹气机构;所述极片自动送片机构包括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邻近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一侧端设有卷针机构,所述卷针机构包括卷针机座及卷针,所述吹气机构包括上吹气机构及下吹气机构,所述上吹气机构设于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所述下吹气机构设于下极片自动送片机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方形锂电池应用的自动送片吹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片自动送片机构还包括上极片、上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斌洪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和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