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建利专利>正文

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999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包括红外测温仪、网关、服务器、现场监测单元和访问终端,所述红外测温仪设置在开关柜内,所述网关分别与红外测温仪、现场监测单元和服务器相连,访问终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所述现场监测单元包括显示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有激光器,红外测温仪安装定位便捷;能够检测一个发热面的所有发热点,检测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开关柜内电缆接头测温采用接触绑扎法,测温范围0~100℃,测温为点式测温,与实际发热触头有一定距离,存在延时误差,带电池使用寿命有限,带CT取电(感应取电)在电流小于5A时无法正常工作,维护成本高,数据缺失。另一种手持红外成像仪,红外线无法穿透柜门,有机玻璃视窗不一定对准需要测量的发热部位,影响测试,采用定期巡检方式,无法做到实时监测;手持红外成像仪昂贵,多次多地巡检成像照片与柜号对应关系容易混,记录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的开关柜接触式测温范围小,使用寿命短,手持成像仪无法精准探测,不能实时在线,价格昂贵,不方便记录报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实时在线检测、记录便捷的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包括红外测温仪、网关、服务器、现场监测单元和访问终端,所述红外测温仪设置在开关柜内,所述网关分别与红外测温仪、现场监测单元和服务器相连,访问终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所述现场监测单元包括显示模块和声光报警模块。红外测温仪检测开关柜内一个发热面上所有发热点的温度,检测范围广,能够准确获取发热面上各个点的温度,网关接收自红外测温仪采集的温度信息并转发为服务器和现场监测单元,现场监测单元中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各个红外测温仪采集的温度信息,声光报警模块监测最高温度值,当最高温度值高于预设值时进行声光报警,访问终端为电脑、手机等设备。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红外测温仪包括屏蔽外壳和PCB板,所述PCB板设于屏蔽外壳内,PCB板上设有红外测温电路。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红外测温电路包括激光器U1、红外探头U2、直流稳压源U3和主芯片IC,所述激光器U1与主芯片IC的第四管脚和第五管脚相连,红外探头U2与主芯片IC的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相连,直流稳压源正极与主芯片IC第九管脚相连,直流稳压源负极分别与主芯片IC第十管脚和地GND相连,主芯片IC第六管脚和第七管脚通过通讯线向网关输出485数字信号。主芯片IC型号为STM32f103,激光器用于在安装红外测温仪时进行位置校准,确保红外测温仪安装后能够红外探头能够正对需要被检测的发热面。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屏蔽外壳包括前端壳体和后端盖板,所述前端壳体包括前面板、内侧壁、外侧壁、限位块、挡沿和连接端面,所述连接端面外侧与外侧壁相连,连接端面内侧与内侧壁相连,连接端面上设有连接螺纹孔,外侧壁与连接端面相连端向延伸有挡沿,所述挡沿与连接端面垂直,所述限位块设于内测壁上,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柱孔,所述前面板上设有激光器通孔和红外探头通孔,所述前端壳体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出线孔。激光器设于激光器通孔中,红外探头设于红外探头通孔中,通讯线通过出线孔与网关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后端盖板上设有螺纹孔和限位柱,所述螺纹孔与前端壳体连接端面上的连接螺纹孔相对应,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块上的限位柱孔相对应。后端盖板和前端壳体通过螺丝固定,螺丝置于螺纹孔和连接螺纹孔中,限位柱置于限位柱孔中,限位块和限位柱用于固定PCB板。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红外探头感温基底为16*4阵列,成像像素为64,视场角为水平60º,垂直16º。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红外探头和激光器垂直PCB板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有激光器,红外测温仪安装定位便捷;能够检测一个发热面的所有发热点,检测范围广;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拓扑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红外测温仪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红外测温电路的一种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壳体的一种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前端壳体的一种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后端盖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1-红外测温仪2-网关3-服务器4-访问终端5-显示模块6-声光报警模块7-屏蔽外壳8-PCB板9-前面板10-内侧壁11-外侧壁12-限位块13-挡沿14-连接端面15-连接螺纹孔16-限位柱孔17-激光器通孔18-红外探头通孔19-出线孔20-螺纹孔21-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红外测温仪1、网关2、服务器3、现场监测单元和访问终端4,所述红外测温仪设置在开关柜内,所述网关分别与红外测温仪、现场监测单元和服务器相连,每个网关连接有多个红外测温仪,访问终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访问终端可为电脑、手机、平台等,所述现场监测单元包括显示模块5和声光报警模块6。如图2所示,所述的红外测温仪包括屏蔽外壳7和PCB板8,所述PCB板设于屏蔽外壳内,PCB板上设有红外测温电路。如图3所示,所述的红外测温电路包括激光器U1、红外探头U2、直流稳压源U3和主芯片IC,所述激光器U1与主芯片IC的第四管脚和第五管脚相连,红外探头U2与主芯片IC的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相连,直流稳压源正极与主芯片IC第九管脚相连,直流稳压源负极分别与主芯片IC第十管脚和地GND相连,主芯片IC第六管脚和第七管脚通过通讯线向网关输出485数字信号。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屏蔽外壳包括前端壳体和后端盖板,所述前端壳体包括前面板9、内侧壁10、外侧壁11、限位块12、挡沿13和连接端面14,所述连接端面外侧与外侧壁相连,连接端面内侧与内侧壁相连,连接端面上设有连接螺纹孔15,外侧壁与连接端面相连端向延伸有挡沿,所述挡沿与连接端面垂直,所述限位块设于内侧壁上,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柱孔16,所述前面板上设有激光器通孔17和红外探头通孔18,所述前端壳体的一个侧面上设有出线孔19。激光器设于激光器通孔中,红外探头设于红外探头通孔中,通讯线通过出线孔与网关相连。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呈十字正交,激光器与红外探头相邻设置。红外探头感温基底为16*4阵列,成像像素为64,视场角为水平60º,垂直16º,红外探头和激光器垂直PCB板设置。激光器、红外探头截面形状分别与激光器通孔和红外探头通孔相匹配,激光器、红外探头与屏蔽外壳紧密结合,能够放置灰尘通过激光器通孔和红外探头通孔进入屏蔽外壳内。如图6所示,后端盖板上设有螺纹孔20和限位柱21,所述螺纹孔与前端壳体连接端面上的连接螺纹孔相对应,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块上的限位柱孔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红外测温仪在安装时,先开启激光器,根据激光器激光照射位置确定红外探头大致的检测面,然后将红外测温仪固定在合适位置,系统安装完成后,红外测温仪将一个发热面分隔为16*4阵列,即一个红外测温仪检测一个发热面中64个发热点的温度,红外测温仪将所有发热点中最高温度值传输给网关,网关将温度值分别传输给服务器及现场监测单元,现场监测单元中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各个红外测温仪检测到的最高温度值,声光报警模块将每个红外测温仪检测到的最高温度值与预设告警值进行对比,在最高温度值高于预设告警值是进行声光告警。工作人工通过访问终端读取服务器中温度信息,具体的访问方式可以为网页访问、电脑客户端、手机APP及微信小程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红外测温仪(1)、网关(2)、服务器(3)、现场监测单元和访问终端(4),所述红外测温仪设置在开关柜内,所述网关分别与红外测温仪、现场监测单元和服务器相连,访问终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所述现场监测单元包括显示模块(5)和声光报警模块(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红外测温仪(1)、网关(2)、服务器(3)、现场监测单元和访问终端(4),所述红外测温仪设置在开关柜内,所述网关分别与红外测温仪、现场监测单元和服务器相连,访问终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所述现场监测单元包括显示模块(5)和声光报警模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测温仪包括屏蔽外壳(7)和PCB板(8),所述PCB板设于屏蔽外壳内,PCB板上设有红外测温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测温电路包括激光器U1、红外探头U2、直流稳压源U3和主芯片IC,所述激光器U1与主芯片IC的第四管脚和第五管脚相连,红外探头U2与主芯片IC的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相连,直流稳压源正极与主芯片IC第九管脚相连,直流稳压源负极分别与主芯片IC第十管脚和地GND相连,主芯片IC第六管脚和第七管脚通过通讯线向网关输出485数字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激光定位红外测温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程建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