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曰喜专利>正文

煤矿井下破碎煤体堵漏防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904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破碎煤体堵漏防火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制成:可生成凝胶材料∶氢氧化钙∶氯化镁或氯化钠∶载体介质=0.5~1∶6~8∶1~4∶70~90;可生成凝胶材料从二氧化硅、硅酸钠、偏硅酸钠、铝硅酸钠、偏铝酸钠或铝酸钠中选择;载体介质是水。优点是减少了材料配比中原料的数量和用量,降低了成本;材料价格低廉,在储运方面要求条件低,且现场操作简便,无需另增加设备施工,易于推广;防治煤炭自燃效果好,施用后在2个月之内不会干裂、漏风;适用范围广,能满足综采工作面搭建拦浆、堵有害气体泄漏防火墙、注胶、喷涂煤体表面等不同地点防火的要求;满足了煤矿井下现场实施综合防火措施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安全技术范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破碎煤体堵漏防火剂。特别适用于作业面煤层厚于1.3m以上的中厚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大于10m3/t,绝对涌出量大于40m3/min的高瓦斯矿井和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的煤矿井下防治自然发火的需要。
技术介绍
煤矿内因火灾(自燃或称自然发火)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被开采的煤呈破碎和煤体裂隙状态下,井下通风创造了向破碎煤体内漏风、供氧的条件,煤在有稳定的供氧条件下,不断氧化、发热、储热、升温、热量聚积,至达到自燃点而发生火灾。存在煤炭自燃发火的主要地点一是在中厚煤层开采工艺多数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综采放顶煤工艺,其回采率在70%左右,尚有30%左右的煤遗留在采完区。为了提高回采率,工作面与工作面之间只留5~6米的煤体作煤柱,第一个面采完后相邻的第二个面开采时由于受采动影响、顶板来压易将5~6m厚的煤柱压酥、碎裂,造成向第一个面的采空区及本身的煤柱漏风,形成破碎煤体氧化、自燃;二是在中厚煤层的高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为了冲淡瓦斯,工作面配风量多数在2000~3000m3/min,使工作面在进风隅角形成射流,经现场多次测定,在工作面至采空区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破碎煤体堵漏防火剂,其特征是所述的堵漏防火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制成:可生成凝胶材料∶氢氧化钙∶氯化镁或氯化钠∶载体介质=0.5~1∶6~8∶1~4∶70~90;可生成凝胶材料从二氧化硅、硅酸钠、偏硅酸钠、铝硅酸 钠、偏铝酸钠或铝酸钠中选择;载体介质是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曰喜翟所国张传业赵庆民陈足章刘增松孙瑞玉齐更亮
申请(专利权)人:董曰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