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87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包括:扳机、冲击摆臂、开气阀摆臂、气缸、气阀、枪栓、发光二极管、红外线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和复位弹簧;在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逆时针转动,直至扳机的前端挡块部不再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使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并撞击开气阀摆臂;开气阀摆臂在撞击下开启气缸的气阀,以使气缸中的高压气体流入枪栓中;枪栓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枪尾方向移动,以产生后坐力;此外,当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时,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未被冲击摆臂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在接收到光束时向激光发射器发送发射指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拟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模拟对抗训练中,使用的激光发射枪为集成式的,即将激光发射器安装在真实枪支上,通过扳机进行机械触发或采集空包弹声音触发激光。此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当使用空包弹时,使用者感受真实,具有较强后坐力,但需要加装空包弹助退器以实现连发功能,且安装过程较为繁琐;2)空包弹虽无弹头,但本身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安全性较低,仅可适用经过严格正规训练的部队使用,不利于其他场合的使用;3)当不使用空包弹时,仅仅利用扳机进行机械触发激光时,无后坐力产生,与实际使用环境不相符,无法体现真实射击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极高的还原了射击时的真实感受,且不含有任何危险因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具体包括:扳机、冲击摆臂、开气阀摆臂、气缸、气阀、枪栓、发光二极管、红外线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和复位弹簧;其中,在未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的转动;冲击摆臂未与开气阀摆臂接触;此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被冲击摆臂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束;在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逆时针转动,直至扳机的前端挡块部不再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使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并撞击开气阀摆臂;开气阀摆臂在撞击下开启气缸的气阀,以使气缸中的高压气体流入枪栓中;枪栓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枪尾方向移动,以产生后坐力;在枪栓向枪尾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并带动冲击摆臂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此外,当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时,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未被冲击摆臂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在接收到光束时向激光发射器发送发射指令;在松开扳机的状态下,扳机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扳机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的转动;此外,枪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起始位置。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摆臂扣、扳机保险凸轮和扳机保险锁片;其中,摆臂扣安装在扳机上,且在摆臂扣的中部设置有挂钩;扳机保险凸轮包括以下三个位置状态:单发位置状态、连发位置状态和锁死位置状态;当扳机保险凸轮处于单发位置状态时,在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带动摆臂扣逆时针转动,且当冲击摆臂在枪栓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时,摆臂扣上的挂钩钩住冲击摆臂,以使冲击摆臂不能转动;在松开扳机的状态下,扳机带动摆臂扣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且摆臂扣与冲击摆臂处于脱钩状态;此外,从扣动扳机至松开扳机的过程中,扳机保险凸轮不会限制摆臂扣的转动、且扳机保险锁片不会与冲击摆臂的末端挂钩部发生接触;当扳机保险凸轮处于连发位置状态时,在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保险凸轮挡住摆臂扣,扳机不会带动摆臂扣逆时针转动;当冲击摆臂在枪栓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时,摆臂扣不会钩住冲击摆臂,但是扳机保险锁片会钩住冲击摆臂的末端挂钩部;当枪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枪头方向移动时,扳机保险锁片会与冲击摆臂的末端挂钩部脱钩,以使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连发。当扳机保险凸轮处于锁死位置状态时,扳机保险凸轮压住扳机和摆臂扣,扳机不能被扣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使用高压气体作为驱动力,在扳动扳机时利用高压气体驱动相关机械结构,可以带来真实的后坐力感受;并通过发射激光以模拟发射子弹,以光代弹,与后坐力同时产生并发出。基于真实的后坐力感受和以光代弹的思想,本专利技术可在部队、公安、武警,以及CS模拟训练娱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使用者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激光发射枪,与对方进行激光射击对抗训练;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激光带有多种编码信息,通过激光的发射与接收可以实现模拟训练和对抗,判定双方的对战及伤亡情况。此外,在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优点:1)将激光发射组件内嵌入模拟枪支中,二者合为一体,外观、重量、体积、操作方式与真实枪支相似;2)利用高压气体实现了射击时的较强的后坐力,与实际射击时后坐力感受相近,极高的还原了射击时的真实感受;3)不含有任何危险因素,高压气体仅为产生后坐力使用,不能发射任何弹丸;激光为人眼安全激光。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在单发且未扣动扳机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在单发且扣动扳机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在连发且未扣动扳机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在连发且扣动扳机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如图1所示,为该激光发射枪的整体结构示例图;如图2所示,为该激光发射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扳机01、冲击摆臂02、开气阀摆臂03、气缸04、气阀05、枪栓06、发光二极管07、红外线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和复位弹簧08;具体的,扳机01包括:扳动部、扭转弹簧和前端挡块部;在扣动扳机01的状态下,扳机01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在松开扳机01的状态下,扳机01在扭转弹簧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至起始位置。冲击摆臂02包括:前端挡块部、转动轴、摆臂滚轮和末端挂钩部;在未扣动扳机01的状态下,扳机01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02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02的转动,且冲击摆臂02未与开气阀摆臂03接触;在扣动扳机01的状态下,扳机01逆时针转动,直至扳动01的前端挡块部不再挡住冲击摆臂02的前端挡块部,以使冲击摆臂02绕着转动轴逆时针转动,并撞击开气阀摆臂03;在松开扳机01的状态下,扳机01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扳机01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02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02的转动。开气阀摆臂03在撞击下开启气缸04的气阀05,以使气缸04中的高压气体流入枪栓06中。枪栓06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枪尾方向移动,以产生后坐力;在枪栓06向枪尾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08被压缩,并通过向下压摆臂滚轮以使冲击摆臂02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在松开扳机01的状态下,枪栓06在复位弹簧08的作用下回到起始位置。发光二极管07与红外线接收器相对放置,在未扣动扳机01的状态下,发光二极管07发射的光束被冲击摆臂02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束;在扣动扳机01的状态下,当冲击摆臂02逆时针转动时,发光二极管07发射的光束未被冲击摆臂02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在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机、冲击摆臂、开气阀摆臂、气缸、气阀、枪栓、发光二极管、红外线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和复位弹簧;其中,在未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的转动;冲击摆臂未与开启阀摆臂接触;此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被冲击摆臂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束;在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逆时针转动,直至扳机的前端挡块部不再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使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并撞击开气阀摆臂;开气阀摆臂在撞击下开启气缸的气阀,以使气缸中的高压气体流入枪栓中;枪栓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枪尾方向移动,以产生后坐力;在枪栓向枪尾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并带动冲击摆臂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此外,当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时,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未被冲击摆臂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在接收到光束时向激光发射器发送发射指令;在松开扳机的状态下,扳机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扳机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的转动;此外,枪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起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机、冲击摆臂、开气阀摆臂、气缸、气阀、枪栓、发光二极管、红外线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和复位弹簧;其中,在未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的转动;冲击摆臂未与开启阀摆臂接触;此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被冲击摆臂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束;在扣动扳机的状态下,扳机逆时针转动,直至扳机的前端挡块部不再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使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并撞击开气阀摆臂;开气阀摆臂在撞击下开启气缸的气阀,以使气缸中的高压气体流入枪栓中;枪栓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向枪尾方向移动,以产生后坐力;在枪栓向枪尾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复位弹簧被压缩,并带动冲击摆臂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此外,当冲击摆臂逆时针转动时,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光束未被冲击摆臂挡住,以使红外线接收器在接收到光束时向激光发射器发送发射指令;在松开扳机的状态下,扳机顺时针转动以回到起始位置,扳机的前端挡块部挡住冲击摆臂的前端挡块部,以限制冲击摆臂的转动;此外,枪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起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后坐力的激光发射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桢廖向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