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丽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434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护管,属于电力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前护管和后护管,前护管和后护管均为方形,前护管上设有连接件A,后护管上设有连接件B,螺栓通过连接件A和连接件B上的连接孔将前护管和后护管活动连接为一体,螺栓的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后护管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连接端和固定端,连接端的一端焊接在后护管上,另一端焊接有固定端,固定端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缆穿管过程方便简单,操作时间短,效率高,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协作难度,拆卸简单,维护方便,散热性能好,能有效进行拆卸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护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护管,属于电力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变压器台区建设过程中地埋电缆出线部分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将地埋电缆出线穿过圆形钢管来保护其从地面出线端到安全防护高度之间的裸露部分,由于此类圆形钢管装置主要应用于变压器台区高压电缆出线部分,且处于公众极易触碰到的位置,因此其安全防护性要求极高。传统的防护管采用封闭式圆形钢管,圆形钢管在电缆穿过其内部时,由于电缆较粗,且不易弯折,圆形钢管极易磨损电缆外皮,且由于圆形钢管的封闭性,电缆外皮磨损部分不易被发现,往往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电缆从地下穿出,一端被牢牢固定在地下,在穿管过程中,往往需要3到4人全力协作才能勉强完成工作,1人将电缆穿入钢管中,1到2人扶住钢管,1人往外拉伸电缆,整个过程时间长、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现有部分电缆钢管将两个半圆形的护管采用卡槽结构卡接为一体来解决上述问题,但电缆置于两个半圆形护管中后,由于电缆与护管之间的间隙较小,电缆散热不充分,卡槽结构也不易于两个半圆形护管的连接,同时半圆形护管的弧度部分也不易焊接连接件,使得护管与电杆的连接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护管,电缆穿管过程方便简单,操作时间短,效率高,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协作难度,拆卸简单,维护方便,散热性能好,能有效进行拆卸和固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护管,包括前护管和后护管,前护管和后护管均为方形,前护管上设有连接件A,后护管上设有连接件B,螺栓通过连接件A和连接件B上的连接孔将前护管和后护管活动连接为一体,螺栓的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后护管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连接端和固定端,连接端的一端焊接在后护管上,另一端焊接有固定端,固定端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杆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前护管和后护管连接为整体后的方形护管上可拆卸的设有防雨罩。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前护管的两端各设有2个连接件A,两端的连接件A相对轴线对称,后护管的两端各设有2个连接件B,两端的连接件B相对轴线对称,连接件A和连接件B一一对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固定端为带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固定端将电杆套设在其中。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护管,电缆穿管过程方便简单,操作时间短,效率高,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协作难度,拆卸简单,维护方便,散热性能好,能有效进行拆卸和固定。前护管和后护管均为方形,方形护管在电缆穿管过程中只需要两人协作将固定好的电缆合扣在前护管和后护管内,再用螺栓紧固好前护管和后护管即可,操作极为简便,缩短了操作时间,效率大幅提升,施工过程所需人员少,降低了人员协作难度,减少了人力成本,同时在直接合扣前护管和后护管形成方形护管也避免了穿管造成的电缆隐蔽式磨损,避免了圆形封闭式钢管的安全隐患,拆卸简单,便于电缆后期更换维护,前护管和后护管合扣为方形护管,整个方形护管的四个角均有一定的间隙,散热性能好,比圆形钢管更利于电缆的散热。防雨罩的设置避免了前护管和后护管合扣为一体的方形护管进水,对方形护管中的电缆进一步进行了保护,防雨罩可拆卸设置,能够重复利用,也便于没雨雪时直接拿开防雨罩对方形护管内部的电缆进行检查。后护管上焊接有固定件,牢固可靠,能够将整个方形护管稳定的固定在电杆上,固定件的固定端为开口的环状结构,利于固定端套设电杆后直接将固定端紧固在电杆上,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右视图;其中,1、前护管,2、后护管,3、连接件A,4、连接件B,5、螺栓,6、防雨罩,7-1、连接端,7-2、固定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缆护管,包括前护管1和后护管2,前护管1和后护管2均为方形,前护管1上设有连接件A3,后护管2上设有连接件B4,前护管1的两端各设有2个连接件A3,两端的连接件A3相对轴线对称,后护管2的两端各设有2个连接件B4,两端的连接件B4相对轴线对称,连接件A3和连接件B4一一对应,螺栓5通过连接件A3和连接件B4上的连接孔将前护管1和后护管2活动连接为一体,螺栓5的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后护管2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连接端7-1和固定端7-2,连接端7-1的一端焊接在后护管2上,另一端焊接有固定端7-2,固定端7-2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杆上。前护管1和后护管2均为方形,方形护管在电缆穿管过程中只需要两人协作将固定好的电缆合扣在前护管1和后护管2内,再用螺栓5紧固好前护管1和后护管2即可,操作极为简便,缩短了操作时间,效率大幅提升,施工过程所需人员少,降低了人员协作难度,减少了人力成本,同时在直接合扣前护管1和后护管2形成方形护管也避免了穿管造成的电缆隐蔽式磨损,避免了圆形封闭式钢管的安全隐患,拆卸简单,便于电缆后期更换维护,前护管1和后护管2合扣为方形护管,整个方形护管的四个角均有一定的间隙,散热性能好,比圆形钢管更利于电缆的散热。前护管1和后护管2连接为整体后的方形护管上可拆卸的设有防雨罩6,防雨罩6的设置避免了前护管1和后护管2合扣为一体的方形护管进水,对方形护管中的电缆进一步进行了保护,防雨罩6可拆卸设置,能够重复利用,也便于没雨雪时直接拿开防雨罩6对方形护管内部的电缆进行检查;固定端7-2为带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固定端7-2将电杆套设在其中,后护管2上焊接有固定件,牢固可靠,能够将整个方形护管稳定的固定在电杆上,固定件的固定端7-2为开口的环状结构,利于固定端套设电杆后直接将固定端7-2紧固在电杆上,操作简单。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护管,电缆穿管过程方便简单,操作时间短,效率高,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协作难度,拆卸简单,维护方便,散热性能好,能有效进行拆卸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护管(1)和后护管(2),前护管(1)和后护管(2)均为方形,前护管(1)上设有连接件A(3),后护管(2)上设有连接件B(4),螺栓(5)通过连接件A(3)和连接件B(4)上的连接孔将前护管(1)和后护管(2)活动连接为一体,螺栓(5)的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后护管(2)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连接端(7‑1)和固定端(7‑2),连接端(7‑1)的一端焊接在后护管(2)上,另一端焊接有固定端(7‑2),固定端(7‑2)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杆上;前护管(1)和后护管(2)连接为整体后的方形护管上可拆卸的设有防雨罩(6);固定端(7‑2)为带有开口的环状结构,固定端将电杆套设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护管(1)和后护管(2),前护管(1)和后护管(2)均为方形,前护管(1)上设有连接件A(3),后护管(2)上设有连接件B(4),螺栓(5)通过连接件A(3)和连接件B(4)上的连接孔将前护管(1)和后护管(2)活动连接为一体,螺栓(5)的一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螺母,后护管(2)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连接端(7-1)和固定端(7-2),连接端(7-1)的一端焊接在后护管(2)上,另一端焊接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丽侯蘇钰何以智杨科王鹏浩王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