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9380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包括工作台和连接在工作台上的端子机箱体,工作台上端连接下模具,箱体下端连接上模具,还包括对端子链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张紧机构包括有底座与箱体侧壁连接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张紧盒,以及与张紧盒连接的张紧辊;张紧盒包括有与电动推杆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与底板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侧板从上到下设有多个转动孔a;张紧辊两端分别连接张紧轴,张紧轴与转动孔a转动连接。电动推杆推动张紧辊移动,从而使得张紧辊与端子链接触,根据需求调节张紧辊对端子链的抵触力度,从而达到所需的张紧度,方便端子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
本技术属于端子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
技术介绍
一个个端子依次连接在一起组成端子链,并且缠绕在一个圆盘上,如此就组成了端子链盘。端子机从端子链盘拉出端子链,给电线头加端子。端子链必须处于绷紧状态,才能很好的加工到电线头上,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绷紧端子链的绷紧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张紧端子链的绷紧机构,方便端子机给电线头加端子。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和连接在工作台上的端子机箱体,所述工作台上端连接有下模具,所述箱体下端连接有与下模具配合的上模具,还包括有对端子链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底座与箱体侧壁连接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张紧盒,以及与张紧盒连接的张紧辊;所述张紧盒包括有与电动推杆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与底板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从上到下设有多个转动孔a;所述张紧辊两端分别连接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与转动孔a转动连接。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电动推杆推动张紧辊移动,从而使得张紧辊与端子链接触,根据需求调节张紧辊对端子链的抵触力度,从而达到所需的张紧度,方便加工;由于张紧辊可以转动,这样端子链移动时与张紧辊之间产生滚动摩擦,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增加张紧辊的使用寿命,也不损害端子的导电性能。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张紧轴与转动孔通过轴承连接。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减小张紧轴与转动孔之间的摩擦,减小两者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同时使得张紧辊能顺利转动。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侧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向箱体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也转动连接有张紧辊。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因为张紧辊与端子链抵触,张紧辊会使得端子链弯曲,弯曲部分的头尾突然变形,造成其与张紧辊之间的挤压力很大,增大了摩擦,加大磨损。而本技术的侧板上下两端连接有弯折部,弯折部也连接了张紧轮,这样就可以使得端子链平缓的弯曲,减小其与压紧辊之间的挤压力,相应地摩擦和磨损都减小了,增大压紧辊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优化地,还包括有靠近下模具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有与工作台上端连接的支撑架,与支撑架下部连接的压紧辊a,与支撑架上部连接的、与压紧辊配合的压紧辊b,以及驱动压紧辊b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与工作台上端连接的两个支撑脚,以及与两个支架上端连接的支撑板;所述两个支撑脚下部分别开设有相对的转动孔b,所述两个支撑脚上部分别设有相对的滑动槽;所述压紧辊a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端a,所述连接端a与转动孔b转动连接;所述压紧辊b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端b,所述连接端b与滑动槽滑动连接。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因为端子链盘距离端子机上加工的位置至少半米,当端子链末端完全从端子链盘拉出来后,导致至少剩下半米的端子链处于自由状态,不是绷紧状态,不便于被压到电线的头上,往往会把剩下的半米端子链扔掉,这样就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成本。本技术在下模具附近设置了压紧机构,当端子链末端与端子链盘末端分离后,可以利用压紧机构把端子链压紧,在端子机拉动端子链移动的过程中,拉倒模具内的端子链都是出于绷直状态,方便了端子加工到电线头上,由于压紧机构靠近下模具,下模具与压紧机构之间的端子链很短(10cm左右),这样当端子链末端通过压紧机构后,这一部分端子很少,即使不要了,与上述半米端子链相比,浪费的也很少,极大的减小了浪费,相应地减小端子链成本。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与支撑板连接的螺杆,与螺杆上端连接的手柄,上端与螺杆下端连接的弹簧,上端与弹簧下端连接的连接头,与连接头连接的连接块,以及与压紧辊b连接的连接架;所述支撑板设有螺纹孔,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包括有上端与弹簧连接的连接柱,与连接柱下端连接的限位柱;所述连接块上部成型有开口朝上的小圆槽,小圆槽的下端连接块上还开设有大圆槽;所述限位柱与大圆槽转动连接,连接柱与小圆槽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下端连接有两个连接脚,一个连接脚与一个连接端b转动连接,另一个连接脚与另一个连接端b转动连接。上述设置的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手柄,就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压紧辊b,使得压紧辊b与压紧辊a配合,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两者对端子链的挤压力度,从而与端子机配合拉紧端子链。同时两个压紧辊都可以转动,这样压紧辊与端子链之间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减小了端子链和压紧辊的磨损,增大压紧辊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综合有益效果是:1、电动推杆推动张紧辊移动,从而使得张紧辊与端子链接触,根据需求调节张紧辊对端子链的抵触力度,从而达到所需的张紧度,方便加工;由于张紧辊可以转动,这样端子链移动时与张紧辊之间产生滚动摩擦,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增加张紧辊的使用寿命,也不损害端子的导电性能。2、因为端子链盘距离端子机上加工的位置至少半米,当端子链末端完全从端子链盘拉出来后,导致至少剩下半米的端子链处于自由状态,不是绷紧状态,不便于被压到电线的头上,往往会把剩下的半米端子链扔掉,这样就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成本。本技术在下模具附近设置了压紧机构,当端子链末端与端子链盘末端分离后,可以利用压紧机构把端子链压紧,在端子机拉动端子链移动的过程中,拉倒模具内的端子链都是出于绷直状态,方便了端子加工到电线头上,由于压紧机构靠近下模具,下模具与压紧机构之间的端子链很短(10cm左右),这样当端子链末端通过压紧机构后,这一部分端子很少,即使不要了,与上述半米端子链相比,浪费的也很少,极大的减小了浪费,相应地减小端子链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张紧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张紧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压紧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压紧机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11、下模具;2、箱体;21、上模具;3、电动推杆;4、张紧盒;41、底板;42、侧板;421、弯折部;422、转动孔a;5、张紧辊;51、张紧轴;6、压紧机构;61、支撑架;611、滑动槽;62、压紧辊a;621、连接端a;63、压紧辊b;631、连接端b;64、螺杆;641、弹簧;642、手柄;65、连接架;651、连接脚;66、连接块;67、连接头;671、连接柱;672、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1-附图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为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1和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端子机箱体2,所述工作台1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1,所述箱体2下端连接有与下模具11配合的上模具21,还包括有对端子链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底座与箱体2侧壁固定连接的电动推杆3,与电动推杆3连接的张紧盒4,以及与张紧盒4连接的张紧辊5;所述张紧盒4包括有与电动推杆3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底板41,以及与底板41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42;所述侧板42从上到下设有多个转动孔a422;所述张紧辊5两端分别连接有张紧轴51,所述张紧轴51与转动孔a422转动连接。电动推杆3推动张紧辊5移动,从而使得张紧辊5与端子链接触,根据需求调节张紧辊5对端子链的抵触力度,从而达到所需的张紧度,方便加工;由于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和连接在工作台上的端子机箱体,所述工作台上端连接有下模具,所述箱体下端连接有与下模具配合的上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对端子链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底座与箱体侧壁连接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张紧盒,以及与张紧盒连接的张紧辊;所述张紧盒包括有与电动推杆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与底板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从上到下设有多个转动孔a;所述张紧辊两端分别连接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与转动孔a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包括有工作台和连接在工作台上的端子机箱体,所述工作台上端连接有下模具,所述箱体下端连接有与下模具配合的上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对端子链进行张紧的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有底座与箱体侧壁连接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连接的张紧盒,以及与张紧盒连接的张紧辊;所述张紧盒包括有与电动推杆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底板,以及与底板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侧板;所述侧板从上到下设有多个转动孔a;所述张紧辊两端分别连接有张紧轴,所述张紧轴与转动孔a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轴与转动孔通过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向箱体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也转动连接有张紧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链绷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靠近下模具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有与工作台上端连接的支撑架,与支撑架下部连接的压紧辊a,与支撑架上部连接的、与压紧辊配合的压紧辊b,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欣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