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915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包括若干组建筑物群、集雨绿化蓄水池以及中央地下蓄水池,采用正六边形的基本材料构成的建筑,在建筑的顶端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正六边形的改装使太阳能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并且六边形的建筑使雨水收集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晴天利用太阳能和雨天收集雨水的巧妙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极端天气频发,部分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而随着城市化向前的推进,土地逐渐被水泥地替代,减少了对于雨水的渗透,易遭受极端天气影响从而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发生内涝的城市中,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cm的占74.6%,超过15cm的多达90%。而且,当前对于城市内建筑楼群的雨水收集手段相对匮乏,利用率较低,利用方式单一且低效。另一方面,我国城市缺水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用水量一年大约是63545亿立方米,如果能够利用好雨水资源,将大幅度缓解用水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而经过植物蒸腾作用以及蒸发现象形成的雨水较之相对干净。如何快速有效地收集雨水,同时减少城市内涝现象、如何利用这些雨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采用正六边形的基本材料构成的建筑,在建筑的顶端安装太阳能光伏板,通过正六边形的改装使太阳能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并且六边形的建筑使雨水收集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了晴天利用太阳能和雨天收集雨水的巧妙结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包括若干组建筑物群、集雨绿化蓄水池以及中央地下蓄水池;所述建筑物群由3-5栋具有相同截面形状且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建筑物以相邻的边相贴合连接形成C型,所述建筑物群设置于一个同心圆上且C型的开口指向圆心处,在所述建筑物群的开口处与建筑物相临界地设置集雨绿化蓄水池,在所述建筑物群围绕形成的圆心处设置中央地下蓄水池,所述集雨绿化蓄水池通过溢流管与中央地下蓄水池相连接;在所述中央地下蓄水池的垂直上方的地面处设置综合用水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雨绿化蓄水池由上至下分别包括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壤层、砂层和砾石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砾石层中设置有穿孔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综合用水区采用抽水泵将中央地下蓄水池内的水抽至地面与公厕用水、消防应急水源、自助洗车等用水装置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建筑物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即将结构体系与各种功能表皮细化成不同类型的模块,且每种模块都能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选用模块进行单元的架构,再通过单元的横向并置,纵向叠加,生成整个建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建筑物的上表面覆盖有光伏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伏装置为采用N-TiO2染料敏化太阳能材料制成的光伏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建筑物内设置有低功率感应照明设备或长明设备(如楼道灯、应急灯等)与光伏装置相连。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建筑物屋顶处设置有集水槽,在建筑物群的内侧墙体上设置有引流水管,引流水管与集水槽相连接,集水槽内的雨水通过引流水管汇集至集雨绿化蓄水池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雨水经蓄水池入口处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用于对雨水进行水中杂质的去除及调节PH值。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建筑物群采用正六边形的作为基本形状,基于“蜂巢式”的设计,相比于正方形,在同等消耗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太阳光吸收面积,节约了成本。2、建筑的顶端创新地采用六边形作为太阳能光板的底板,相比于旧式的矩形板拥有更高的太阳能收集效率。3、建筑水流通道结构采取六边形的棱边构成的凹槽,通过多角度的多层次的蓄积,可以使雨水得到更充分的收集。4、集雨绿化系统通过短暂滞留并渗透雨水,增加了雨水的渗透时间和渗透量,降低了雨水径流的流速,削减了径流量,减小了雨水对排水管道带来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地基含水量,补充日益枯竭的地下水。5、由于该建筑可以适用于普通的民用居住,在雨水收集后的用途更加广泛和便捷,可以提供对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多种生活服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地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集雨绿化蓄水池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际降水量与雨水收集量折线图。图6为雨水收集效率与α修正因子折线图。其中:1为建筑物,2为集雨绿化蓄水池,2-1为蓄水层,2-2为覆盖层,2-3为种植土壤层,2-4为砂层,2-5为砾石层,2-6为穿孔管,3为中央地下蓄水池,4为综合用水区,5为溢流管。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包括若干组建筑物群、集雨绿化蓄水池2以及中央地下蓄水池3;所述建筑物群由3-5栋具有相同截面形状且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建筑物1以相邻的边相贴合连接形成C型,所述建筑物群设置于一个同心圆上且C型的开口指向圆心处,在所述建筑物群的开口处与建筑物相临界地设置集雨绿化蓄水池,在所述建筑物群围绕形成的圆心处设置中央地下蓄水池,所述集雨绿化蓄水池通过溢流管5与中央地下蓄水池相连接;在所述中央地下蓄水池的垂直上方的地面处设置综合用水区4。所述集雨绿化蓄水池由上至下分别包括蓄水层2-1、覆盖层2-2、种植土壤层2-3、砂层2-4和砾石层2-5。在所述砾石层中设置有穿孔管2-6。所述综合用水区采用抽水泵将中央地下蓄水池内的水抽至地面与公厕用水、消防应急水源、自助洗车等用水装置相连。所述建筑物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即将结构体系与各种功能表皮细化成不同类型的模块,且每种模块都能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选用模块进行单元的架构,再通过单元的横向并置,纵向叠加,生成整个建筑。所述建筑物的上表面覆盖有光伏装置。所述光伏装置为采用N-TiO2染料敏化太阳能材料制成的光伏板。所述建筑物内设置有低功率感应照明设备或长明设备(如楼道灯、应急灯等)与光伏装置相连。所述建筑物屋顶处设置有集水槽,在建筑物群的内侧墙体上设置有引流水管,引流水管与集水槽相连接,集水槽内的雨水通过引流水管汇集至集雨绿化蓄水池内。在所述雨水经蓄水池入口处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用于对雨水进行水中杂质的去除及调节PH值。实施例2一、六边形装配式建筑基本单元架构模式为钢结构框架加上不同功能的表皮填充。将结构体系与各种功能表皮细化成不同类型的模块,且每种模块都能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用户可根据需求自行选用模块进行单元的架构。再通过单元的横向并置,纵向叠加,生成整个建筑体量。盖六边形装配式建筑的更详细结构及功能见专利号为2017106531050的专利一种模块化智能隔热保温屋顶,及专利号为2017110136209的专利一种六边形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装配建筑时对基本的模块进行横向的拼接,纵向的叠加,多个结构模块通过金属构件进行连接,形成整个建筑。建筑顶部边缘处,设置一定高度的挡板以及一定深度的集水槽,导引屋顶收集到的雨水流入汇流管。在屋顶单元架设六边形框架结构的太阳能导电玻璃,该产品一方面通过自然光发电,即发即用,满足建筑物的部分用电需求,该光伏板采用N-TiO2染料敏化太阳能材料制成的光伏板,可以实现对屋顶采光的全覆盖。通过自然光发电,满足建筑物的部分用电需求。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物群、集雨绿化蓄水池以及中央地下蓄水池;所述建筑物群由3‑5栋具有相同截面形状且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建筑物以相邻的边相贴合连接形成C型,所述建筑物群设置于一个同心圆上且C型的开口指向圆心处,在所述建筑物群的开口处与建筑物相临界地设置集雨绿化蓄水池,在所述建筑物群围绕形成的圆心处设置中央地下蓄水池,所述集雨绿化蓄水池通过溢流管与中央地下蓄水池相连接;在所述中央地下蓄水池的垂直上方的地面处设置综合用水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物群、集雨绿化蓄水池以及中央地下蓄水池;所述建筑物群由3-5栋具有相同截面形状且截面呈正六边形的建筑物以相邻的边相贴合连接形成C型,所述建筑物群设置于一个同心圆上且C型的开口指向圆心处,在所述建筑物群的开口处与建筑物相临界地设置集雨绿化蓄水池,在所述建筑物群围绕形成的圆心处设置中央地下蓄水池,所述集雨绿化蓄水池通过溢流管与中央地下蓄水池相连接;在所述中央地下蓄水池的垂直上方的地面处设置综合用水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绿化蓄水池由上至下分别包括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壤层、砂层和砾石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砾石层中设置有穿孔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集雨绿化功能的六边形建筑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用水区采用抽水泵将中央地下蓄水池内的水抽至地面与公厕用水、消防应急水源、自助洗车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哲明吕玮韩天成朱涛任汉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