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915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基坑开挖;二、阀板基础及承重结构施工;三、基层处理;四、排水沟施工:排水沟为预先加工成型的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五、混凝土面层施工;步骤二中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承重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所施工地下室的顶板进行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多个预先加工成型的排水沟节段在施工现场拼装预制排水沟,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施工质量,同时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能有效提高带排水沟地下室的整体施工效率,并且现场施工简便,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室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如地下车库、地下仓库、地下活动室等。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地下室内通常均设置有排水沟。目前,地下室排水沟多采用的是现浇排水沟,对传统的现浇排水沟进行施工时,必须经过支模、混凝土浇筑等多道工序,劳动力使用量大、工期较长,并且现浇排水沟的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施工成型的现浇排水沟存在缺陷较多,容易出现涨模、漏浆等问题。另外,由于排水沟企口阳角处为混凝土构件,使用过程中,在车辆、机械等长期通行情况下,易对该部位棱角造成破坏,影响排水沟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采用多个预先加工成型的排水沟节段在施工现场拼装预制排水沟,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施工质量,同时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能有效提高预制排水沟的整体性和稳固性,能有效提高带排水沟地下室的整体施工效率,并且现场施工简便,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坑开挖:由上至下对所施工地下室的基坑进行开挖;所施工地下室支撑于阀板基础上且其包括顶板和支撑于阀板基础与所述顶板之间的承重结构,所述顶板、所述承重结构和阀板基础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阀板基础和所述顶板均呈水平布设,所述顶板位于阀板基础的正上方;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多个沿阀板基础的轮廓线布设的竖向承重结构;步骤二、阀板基础及承重结构施工:对所施工地下室的阀板基础和所述承重结构分别进行施工;步骤三、基层处理:在步骤二中所述阀板基础上进行回填土施工,获得施工完成的回填层;步骤四、排水沟施工:根据预先设计的所施工地下室内所设置排水沟的数量和各排水沟的布设位置,在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上对所施工地下室内的各排水沟分别进行施工;所施工地下室内所有排水沟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施工方法均相同,每个所述排水沟均为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所述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内部底面和其左右两侧内壁均为平面;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呈交错布设,相邻两个所述沟体加厚段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沟体基本段进行连接;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二者的内部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均由一个沟体底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沟体底板两侧上方的沟体侧板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沟体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所述沟体底板呈垂直布设;所述沟体底板呈水平布设,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竖直面;所述沟体基本段和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所述预制排水沟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排水沟节段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节段为采用树脂混凝土预先浇筑成型的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布设于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中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为前端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中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为后端节段,所述前端节段的前端面和所述后端节段的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预制排水沟中位于所述前端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排水沟节段均为承插节段;所述承插节段的一端为承口且其另一端为可插装入所述承口内的插口,所述前端节段的后端为所述承口或所述插口,所述后端节段的前端为所述插口或所述承口;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上均设置有两道直角角钢,两道所述直角角钢对称布设于排水沟节段的左右两侧上部,两道所述直角角钢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其均沿所述预制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直角角钢的一边为固定于所述沟体侧板上部的水平边且其另一边为位于所述水平边外侧上方的竖直边,所述水平边的内侧壁与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相平齐,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与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或位于沟体基本段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内侧;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的连接处均为一个所述沟体加厚段所处位置处,多个所述沟体加厚段中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之间连接处的沟体加厚段均为沟体连接段;每个所述沟体连接段均由一个带所述承口的承口连接段和一个带有能插装于该承口内的所述插口的插口连接段拼接而成;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沟体侧板的顶面;对所施工地下室内任一个所述排水沟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步骤401、基槽开挖:根据预先设计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布设位置,在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上开挖供当前所施工排水沟安装的基槽,所述基槽为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长度方向布设的凹槽;步骤402、排水沟装配: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长度方向,由前向后将预先加工成型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多个排水沟节段拼接为一体,完成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装配过程;步骤五、混凝土面层施工:待所施工地下室内所有排水沟均施工完成后,在回填层上浇筑一层混凝土面层;步骤四中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浇筑于直角角钢外侧,所述竖直边为用于浇筑混凝土面层的侧模板;步骤二中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所述承重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所施工地下室的顶板进行施工;所述顶板呈水平布设且其支撑于所述承重结构上;所述顶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上述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01中基槽开挖完成后,在开挖好的所述基槽内侧底部平铺一层灰土垫层,所述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支撑于灰土垫层上。上述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01中所述基槽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其宽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基槽的底部宽度大于沟体加厚段的宽度;步骤402中排水沟装配完成后且步骤五中进行混凝土面层施工之前,还需对当前所施工排水沟与其所处基槽之间的间隙进行回填土施工。上述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前端和后端均为沟体加厚段;每个所述排水沟均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承重结构之间,每个所述排水沟的前后端均与一个所述竖向承重结构的内侧壁紧贴。上述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所述直角角钢中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外侧连接钢筋,所述外侧连接钢筋呈水平布设;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左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为左侧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右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为右侧钢筋,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呈对称布设;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坑开挖:由上至下对所施工地下室的基坑进行开挖;所施工地下室支撑于阀板基础(19)上且其包括顶板和支撑于阀板基础(19)与所述顶板之间的承重结构,所述顶板、所述承重结构和阀板基础(19)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阀板基础(19)和所述顶板均呈水平布设,所述顶板位于阀板基础(19)的正上方;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多个沿阀板基础(19)的轮廓线布设的竖向承重结构;步骤二、阀板基础及承重结构施工:对所施工地下室的阀板基础(19)和所述承重结构分别进行施工;步骤三、基层处理:在步骤二中所述阀板基础(19)上进行回填土施工,获得施工完成的回填层(5);步骤四、排水沟施工:根据预先设计的所施工地下室内所设置排水沟的数量和各排水沟的布设位置,在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5)上对所施工地下室内的各排水沟分别进行施工;所施工地下室内所有排水沟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施工方法均相同,每个所述排水沟均为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所述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1)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2)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内部底面和其左右两侧内壁均为平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呈交错布设,相邻两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沟体基本段(1)进行连接;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二者的内部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均由一个沟体底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沟体底板两侧上方的沟体侧板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沟体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所述沟体底板呈垂直布设;所述沟体底板呈水平布设,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竖直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所述预制排水沟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排水沟节段(3)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节段(3)为采用树脂混凝土预先浇筑成型的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布设于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前端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后端节段,所述前端节段的前端面和所述后端节段的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预制排水沟中位于所述前端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排水沟节段(3)均为承插节段;所述承插节段的一端为承口且其另一端为可插装入所述承口内的插口,所述前端节段的后端为所述承口或所述插口,所述后端节段的前端为所述插口或所述承口;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上均设置有两道直角角钢(4),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对称布设于排水沟节段(3)的左右两侧上部,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其均沿所述预制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直角角钢(4)的一边为固定于所述沟体侧板上部的水平边且其另一边为位于所述水平边外侧上方的竖直边,所述水平边的内侧壁与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相平齐,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或位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内侧;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为一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所处位置处,多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沟体加厚段(2)均为沟体连接段;每个所述沟体连接段均由一个带所述承口的承口连接段和一个带有能插装于该承口内的所述插口的插口连接段拼接而成;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5)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沟体侧板的顶面;对所施工地下室内任一个所述排水沟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步骤401、基槽开挖:根据预先设计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布设位置,在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5)上开挖供当前所施工排水沟安装的基槽,所述基槽为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长度方向布设的凹槽;步骤402、排水沟装配: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长度方向,由前向后将预先加工成型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多个排水沟节段(3)拼接为一体,完成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装配过程;步骤五、混凝土面层施工:待所施工地下室内所有排水沟均施工完成后,在回填层(5)上浇筑一层混凝土面层(6);步骤四中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6)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6)浇筑于直角角钢(4)外侧,所述竖直边为用于浇筑混凝土面层(6)的侧模板;步骤二中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所述承重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所施工地下室的顶板进行施工;所述顶板呈水平布设且其支撑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坑开挖:由上至下对所施工地下室的基坑进行开挖;所施工地下室支撑于阀板基础(19)上且其包括顶板和支撑于阀板基础(19)与所述顶板之间的承重结构,所述顶板、所述承重结构和阀板基础(19)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阀板基础(19)和所述顶板均呈水平布设,所述顶板位于阀板基础(19)的正上方;所述承重结构包括多个沿阀板基础(19)的轮廓线布设的竖向承重结构;步骤二、阀板基础及承重结构施工:对所施工地下室的阀板基础(19)和所述承重结构分别进行施工;步骤三、基层处理:在步骤二中所述阀板基础(19)上进行回填土施工,获得施工完成的回填层(5);步骤四、排水沟施工:根据预先设计的所施工地下室内所设置排水沟的数量和各排水沟的布设位置,在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5)上对所施工地下室内的各排水沟分别进行施工;所施工地下室内所有排水沟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施工方法均相同,每个所述排水沟均为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所述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包括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基本段(1)和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沟体加厚段(2)连接而成的预制排水沟,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内部底面和其左右两侧内壁均为平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呈交错布设,相邻两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沟体基本段(1)进行连接;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的横截面均为凹字形且二者的内部沟槽的横截面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均由一个沟体底板和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于所述沟体底板两侧上方的沟体侧板连接而成,两个所述沟体侧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与所述沟体底板呈垂直布设;所述沟体底板呈水平布设,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均为竖直面;所述沟体基本段(1)和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侧板的板厚,所述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小于沟体加厚段(2)中所述沟体底板的板厚;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矩形波形侧壁;所述预制排水沟由多个从前至后布设的排水沟节段(3)拼接而成,所述排水沟节段(3)为采用树脂混凝土预先浇筑成型的树脂混凝土排水沟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布设于同一直线上;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均为承插连接;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前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前端节段,多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中位于最后侧的一个排水沟节段(3)为后端节段,所述前端节段的前端面和所述后端节段的后端面均为竖直面,所述预制排水沟中位于所述前端节段和所述后端节段之间的排水沟节段(3)均为承插节段;所述承插节段的一端为承口且其另一端为可插装入所述承口内的插口,所述前端节段的后端为所述承口或所述插口,所述后端节段的前端为所述插口或所述承口;每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上均设置有两道直角角钢(4),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对称布设于排水沟节段(3)的左右两侧上部,两道所述直角角钢(4)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其均沿所述预制排水沟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直角角钢(4)的一边为固定于所述沟体侧板上部的水平边且其另一边为位于所述水平边外侧上方的竖直边,所述水平边的内侧壁与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相平齐,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相平齐或位于沟体基本段(1)中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内侧;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为一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所处位置处,多个所述沟体加厚段(2)中位于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连接处的沟体加厚段(2)均为沟体连接段;每个所述沟体连接段均由一个带所述承口的承口连接段和一个带有能插装于该承口内的所述插口的插口连接段拼接而成;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5)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沟体侧板的顶面;对所施工地下室内任一个所述排水沟进行施工时,过程如下:步骤401、基槽开挖:根据预先设计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布设位置,在步骤三中所述回填层(5)上开挖供当前所施工排水沟安装的基槽,所述基槽为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长度方向布设的凹槽;步骤402、排水沟装配:沿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长度方向,由前向后将预先加工成型的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多个排水沟节段(3)拼接为一体,完成当前所施工排水沟的装配过程;步骤五、混凝土面层施工:待所施工地下室内所有排水沟均施工完成后,在回填层(5)上浇筑一层混凝土面层(6);步骤四中所述竖直边的顶面与混凝土面层(6)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混凝土面层(6)浇筑于直角角钢(4)外侧,所述竖直边为用于浇筑混凝土面层(6)的侧模板;步骤二中所施工地下室内的所述承重结构施工完成后,对所施工地下室的顶板进行施工;所述顶板呈水平布设且其支撑于所述承重结构上;所述顶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1中基槽开挖完成后,在开挖好的所述基槽内侧底部平铺一层灰土垫层(17),所述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支撑于灰土垫层(17)上。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1中所述基槽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且其宽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基槽的底部宽度大于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步骤402中排水沟装配完成后且步骤五中进行混凝土面层施工之前,还需对当前所施工排水沟与其所处基槽之间的间隙进行回填土施工。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预制排水沟的前端和后端均为沟体加厚段(2);每个所述排水沟均位于两个所述竖向承重结构之间,每个所述排水沟的前后端均与一个所述竖向承重结构的内侧壁紧贴。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直角角钢(4)中所述竖直边的外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外侧连接钢筋(7),所述外侧连接钢筋(7)呈水平布设;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左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左侧钢筋,位于所述预制排水沟右侧上方的外侧连接钢筋(7)为右侧钢筋,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呈对称布设;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其均布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侧钢筋和所述右侧钢筋均固定于混凝土面层(6)内。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承口上开有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槽(8),所述插口上设置有插装入插槽(8)内且其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头(9);所述插槽(8)和插头(9)均呈水平布设;所述插头(9)为由前至后插装入插槽(8)内的水平插头,所述插头(9)的宽度由前至后逐渐缩小,所述插头(9)的内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内侧壁且其内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插头(9)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外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头(9)的前端宽度大于所述内壁沟槽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后端宽度小于沟体加厚段(2)的宽度;所述插头(9)的长度为35mm~45mm;所述插槽(8)的宽度由前向后逐渐缩小,所述插槽(8)的外侧壁为所述沟体侧板的外侧壁,所述插槽(8)的外侧底面为所述沟体底板的底面,所述插槽(8)的左右两侧内侧壁均为由前至后逐渐向内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插槽(8)的内侧底面为由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的倾斜面。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承口上开有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槽(8),所述插口上设置有插装入插槽(8)内且其横截面为凹字形的插头(9);所述插槽(8)和插头(9)均呈水平布设;前后相邻两个所述排水沟节段(3)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且二者的连接处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燕章辉杨七俊李超蒙飞虎杨振潮杨冬郝冰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