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897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反应器,为两个反应器提供废气的气体储罐,与两个反应器均连接的气体分离器,两个反应器内均排布有多个光催化剂板,相邻的光催化剂板间布设有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从反应器中伸出与光源导入器连接,光催化剂板均为表面包覆光催化剂的活性炭板,反应器均与气体储罐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反应器均与水蒸气发生器、真空泵、冷却器相连,冷却器与气体分离器间设有第一压缩机和第一储罐,气体分离器的出口处设有第二压缩机和第二储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中的光催化剂板吸附CO2后原位进行光催化,提高了光催化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催化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其排放量已被人们大力控制。但是我国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CO2的排放量仍较为巨大,因此CO2的捕集成为了目前最有效的CO2减排方法。同时,CO2作为一种潜在的碳源,如果能够将其加以转化、利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光催化转换是最有前景的CO2综合利用技术。然而现有的CO2光催化转换技术当中,普遍是先将CO2进行捕集,然后用催化剂将其催化转化,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工艺设备,同时捕集后CO2解吸又会导致能耗增加。近年来关于CO2捕集和光催化方面的研究被大量报道。南化集团研究院的毛松柏等在专利CN107866137A中提出了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方法,该方法采用非疏水性陶瓷膜吸收组件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非疏水性陶瓷膜,进入吸收液中,富二氧化碳的吸收液经再生塔再生后返回非疏水性陶瓷膜吸收组件,进行下一轮二氧化碳的捕集。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为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提供含CO2的废气的气体储罐(1),以及与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的出口管道均连接的气体分离器(12),所述第一反应器(4)内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布有多个第一光催化剂板(4‑2),相邻的所述第一光催化剂板(4‑2)之间均匀布设有第一光导纤维(4‑3),所述第一光导纤维(4‑3)从第一反应器(4)中伸出并与第一光源导入器(4‑1)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反应器(5)内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布有多个第二光催化剂板(5‑2),相邻的所述第二光催化剂板(5‑2)之间均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光催化耦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为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提供含CO2的废气的气体储罐(1),以及与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的出口管道均连接的气体分离器(12),所述第一反应器(4)内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布有多个第一光催化剂板(4-2),相邻的所述第一光催化剂板(4-2)之间均匀布设有第一光导纤维(4-3),所述第一光导纤维(4-3)从第一反应器(4)中伸出并与第一光源导入器(4-1)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反应器(5)内沿竖直方向平行排布有多个第二光催化剂板(5-2),相邻的所述第二光催化剂板(5-2)之间均匀布设有第二光导纤维(5-3),所述第二光导纤维(5-3)从第二反应器(5)中伸出并与第二光源导入器(5-1)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光催化剂板(4-2)和第二光催化剂板(5-2)的结构相同,均由表面包覆光催化剂(28)的活性炭板(29)组成,所述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的入口管道与气体储罐(1)之间设置有气体流量计(2),所述气体储罐(1)与气体流量计(2)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16),所述气体流量计(2)与第一反应器(4)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18),所述气体流量计(2)与第二反应器(5)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20),所述第一反应器(4)和第二反应器(5)的入口均通过管道与水蒸气发生器(3)相连,所述第一反应器(4)与水蒸气发生器(3)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17),所述第二反应器(5)与水蒸气发生器(3)之间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安宁董羿繁李瑞琪赵小玲张亚刚雷东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