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滴滤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969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生物治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还包括PH调节装置、第一挂膜填料、第二挂膜填料、多个喷淋嘴、排水管,抽水泵、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营养液添加装置、第一空心球过滤层、第二空心球过滤层、第一给水管、第二给水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塔体由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生物滴答塔净化效果差、排出气体含水雾量过大影响环境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滴滤塔
本技术涉及废气生物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滴滤塔。
技术介绍
生物滴滤法是一种介于生物过滤和生物洗涤塔之间的生物处理技术,具有生物量多,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净化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合有机废气的处理。生物滴滤塔内增设附着微生物生长的填料,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条件,生物滴滤塔通过从塔顶部向下喷淋含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液体,废气进入生物滴滤塔内后,可同时发生吸收和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净化废气。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当的条件,pH值等要求在一定范围内,pH值的调节主要通过循环液来控制,传统生物滴滤塔的调节水箱中没有严格控制pH值条件,给微生物生长带来一定的限制,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传统生物滴滤塔中的喷淋系统从塔顶部喷淋到填料层,由于填料层存在一定厚度,从塔顶喷淋下来的营养液难以分布均匀,尤其是第二层填料层的微生物会出现营养不足现象,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导致废气净化效果不佳,同时现有的生物滴滤塔处理后的废气虽一定程度达到排放标准但是其排除的气体还含有大量水雾,有研究表明,雾霾的成因与空气中的水雾颗粒有重大的因果关系,因而使得生物滴滤塔的排气无法真正符合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合理、有效的调节PH值、营养分布均衡、促进微生物生长、净化效果好、去除水雾符合排放标准的生物滴滤塔。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还包括PH调节装置、第一挂膜填料、第二挂膜填料、多个喷淋嘴、排水管,抽水泵、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营养液添加装置、第一空心球过滤层、第二空心球过滤层、第一给水管、第二给水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塔体由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所述塔体的第一区间顶部设有废气进口,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水箱、设置于调节水箱内的PH传感器和分别与PH调节器连接并输送受控于PH调节器的酸液槽和碱液槽,所述调节水箱设有塔体内第一区间底部,所述PH传感器输出端与PH调节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PH调节器输出端穿设塔体连通至调节水箱内,所述排水管一端经抽水泵与调节水箱相连接,所述排水管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区间上部且与均布于第一区间上部内的各个喷淋嘴进液口相连接用于喷洒调节液,所述第一空心球过滤层设于第一区间中部,所述第一隔板下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一给水管和第二给水管均为T形管且其横向管上均设有多个花洒喷头,所述第一挂膜填料设于第二区间中部,所述第二区间底部设有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一循环泵设于第一蓄水池内且第一循环泵输出端与第一给水管竖向底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给水管另一端穿设至第二区间上部且其横向管的各个花洒喷头均朝向第一挂膜填料喷洒,所述第二隔板上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二挂膜填料设于第三区间中部,所述第三区间底部设有第二蓄水池,所述第二循环泵设于第二蓄水池内且第二循环泵输出端与第二给水管竖向底部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给水管另一端穿设至第三区间上部且其横向管的各个花洒喷头均朝向第二挂膜填料喷洒,所述第三隔板下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二空心球过滤层设于第四区间中部,所述塔体的第四区间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营养液添加装置输出端分别穿设塔体内且分别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相连通,所述塔体上还设有进水管且该进水管分别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下部的通气口位置分别高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最大液面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添加装置包括加药泵、输送管和营养液槽,所述加药泵设于营养液槽内且输出端与输送管一端相连接,所述输送管另一端穿设塔体内且分别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心球过滤层和第二空心球过滤层包括上滤板、下滤板和设于上滤板与下滤板之间的复数个空心球。更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球为中空柱体和均布间隔设于中空柱体圆周外侧的多片扇形叶片构成。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PH调节装置自动调节生物滴滤塔内的PH值,使微生物处于最适宜的PH区间内,使微生物达到最大效率,同时减少人员的多次操作;同设置两个并排的第一挂膜填料和第二挂膜填料,并通过第一给水管和第二给水管结合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以及营养液添加装置,使得循环液可均匀地喷淋到第一挂膜填料和第二挂膜填料,避免下层微生物营养不足的现象,确保促进微生物生长,保证废气的净化效果,通过设置四个区间并排且区间之间通气口位置设置不同,使得废气依次经过四个区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通过第一空心球过滤层截留大部分大约80%的水雾,再通过微生物进行两次净化,最后再通过第二空心球过滤层进行二次水雾过滤进而使得水雾完成清除至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的气体成份,结构合理、有效地调节了PH值,营养分布均衡、促进微生物生长、去除水雾符合排放标准、净化效果好,可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空心球过滤层中空心球的放大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和图2,优选的本技术的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1、PH调节装置、第一挂膜填料3、第二挂膜填料4、多个喷淋嘴5、排水管6,抽水泵7、第一循环泵8、第二循环泵9、营养液添加装置10、第一空心球过滤层11、第二空心球过滤层12、第一给水管13、第二给水管14、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和第三隔板17,所述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和第三隔板17将塔体1由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所述第一空心球过滤层11和第二空心球过滤层12包括上滤板、下滤板和设于上滤板与下滤板之间的复数个空心球,所述空心球为中空柱体和均布间隔设于中空柱体圆周外侧的多片扇形叶片构成,所述塔体1的第一区间顶部设有废气进口101,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水箱21、设置于调节水箱21内的PH传感器22和分别与PH调节器23连接并输送受控于PH调节器23的酸液槽24和碱液槽25,所述调节水箱21设有塔体1内第一区间底部,所述PH传感器22输出端与PH调节器2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PH调节器23输出端穿设塔体1连通至调节水箱21内,所述排水管6一端经抽水泵7与调节水箱21相连接,所述排水管6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区间上部且与均布于第一区间上部内的各个喷淋嘴5进液口相连接用于喷洒调节液,所述第一空心球过滤层11设于第一区间中部,所述第一隔板15下部设有通气口1501,所述第一给水管13和第二给水管14均为T形管且其横向管上均设有多个花洒喷头,所述第一挂膜填料3设于第二区间中部,所述第二区间底部设有第一蓄水池102,所述第一循环泵8设于第一蓄水池102内且第一循环泵8输出端与第一给水管13竖向底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给水管13另一端穿设至第二区间上部且其横向管的各个花洒喷头均朝向第一挂膜填料3喷洒,所述第二隔板16上部设有通气口1601,所述第二挂膜填料4设于第三区间中部,所述第三区间底部设有第二蓄水池103,所述第二循环泵9设于第二蓄水池103内且第二循环泵9输出端与第二给水管14竖向底部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给水管14另一端穿设至第三区间上部且其横向管的各个花洒喷头均朝向第二挂膜填料4喷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H调节装置、第一挂膜填料、第二挂膜填料、多个喷淋嘴、排水管,抽水泵、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营养液添加装置、第一空心球过滤层、第二空心球过滤层、第一给水管、第二给水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塔体由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所述塔体的第一区间顶部设有废气进口,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水箱、设置于调节水箱内的PH传感器和分别与PH调节器连接并输送受控于PH调节器的酸液槽和碱液槽,所述调节水箱设有塔体内第一区间底部,所述PH传感器输出端与PH调节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PH调节器输出端穿设塔体连通至调节水箱内,所述排水管一端经抽水泵与调节水箱相连接,所述排水管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区间上部且与均布于第一区间上部内的各个喷淋嘴进液口相连接用于喷洒调节液,所述第一空心球过滤层设于第一区间中部,所述第一隔板下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一给水管和第二给水管均为T形管且其横向管上均设有多个花洒喷头,所述第一挂膜填料设于第二区间中部,所述第二区间底部设有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一循环泵设于第一蓄水池内且第一循环泵输出端与第一给水管竖向底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给水管另一端穿设至第二区间上部且其横向管的各个花洒喷头均朝向第一挂膜填料喷洒,所述第二隔板上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二挂膜填料设于第三区间中部,所述第三区间底部设有第二蓄水池,所述第二循环泵设于第二蓄水池内且第二循环泵输出端与第二给水管竖向底部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给水管另一端穿设至第三区间上部且其横向管的各个花洒喷头均朝向第二挂膜填料喷洒,所述第三隔板下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二空心球过滤层设于第四区间中部,所述塔体的第四区间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营养液添加装置输出端分别穿设塔体内且分别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相连通,所述塔体上还设有进水管且该进水管分别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相连通,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下部的通气口位置分别高于第一蓄水池和第二蓄水池的最大液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滴滤塔,包括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H调节装置、第一挂膜填料、第二挂膜填料、多个喷淋嘴、排水管,抽水泵、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营养液添加装置、第一空心球过滤层、第二空心球过滤层、第一给水管、第二给水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塔体由左至右依次分割成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所述塔体的第一区间顶部设有废气进口,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水箱、设置于调节水箱内的PH传感器和分别与PH调节器连接并输送受控于PH调节器的酸液槽和碱液槽,所述调节水箱设有塔体内第一区间底部,所述PH传感器输出端与PH调节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PH调节器输出端穿设塔体连通至调节水箱内,所述排水管一端经抽水泵与调节水箱相连接,所述排水管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区间上部且与均布于第一区间上部内的各个喷淋嘴进液口相连接用于喷洒调节液,所述第一空心球过滤层设于第一区间中部,所述第一隔板下部设有通气口,所述第一给水管和第二给水管均为T形管且其横向管上均设有多个花洒喷头,所述第一挂膜填料设于第二区间中部,所述第二区间底部设有第一蓄水池,所述第一循环泵设于第一蓄水池内且第一循环泵输出端与第一给水管竖向底部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给水管另一端穿设至第二区间上部且其横向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玉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路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