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578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内罐、包覆于内罐外侧的耐火层及包覆于耐火层外侧的保温层,耐火层采用防火耐热混凝土制成,保温层采用保温棉制成,本体设有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内罐设有喷燃腔,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分别与喷燃腔连通;使用时,本体安装在外界的锅炉上,生物质经由进料孔进入喷燃腔内,送风装置经由补风孔向喷燃腔内送风,进而将生物质经由喷燃孔喷入锅炉内进行燃烧,利用耐火层提升燃烧器的耐高温、耐烧能力;利用保温层降低燃烧器热量的损失;送风装置经由补风孔调控进风量大小,改变进入锅炉内的生物质的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
,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生物质(如蔗渣、玉米秸秆等)的综合利用,现有技术中常常将生物质进行燃烧,生物质燃烧时候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将生物质直接输送入锅炉内进行燃烧,燃效的效率极其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耐火层提升燃烧器的耐高温、耐烧能力;保温层降低燃烧器热量的损失;送风装置经由补风孔调控进风量大小,提升进入锅炉内的生物质的燃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内罐、包覆于内罐外侧的耐火层及包覆于耐火层外侧的保温层,耐火层采用防火耐热混凝土制成,保温层采用保温棉制成,本体设有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均贯穿本体的侧壁,内罐设有喷燃腔,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分别与喷燃腔连通,外界的生物质经由进料孔进入喷燃腔内,外界的送风装置经由补风孔向喷燃腔内送风,进而将生物质经由喷燃孔喷入外界的锅炉内燃烧。优选地,所述喷燃腔呈圆柱状,进料孔、喷燃孔均与喷燃腔相切设置。优选地,所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内罐、包覆于内罐外侧的耐火层及包覆于耐火层外侧的保温层,耐火层采用防火耐热混凝土制成,保温层采用保温棉制成,本体设有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均贯穿本体的侧壁,内罐设有喷燃腔,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分别与喷燃腔连通,外界的生物质经由进料孔进入喷燃腔内,外界的送风装置经由补风孔向喷燃腔内送风,进而将生物质经由喷燃孔喷入外界的锅炉内燃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内罐、包覆于内罐外侧的耐火层及包覆于耐火层外侧的保温层,耐火层采用防火耐热混凝土制成,保温层采用保温棉制成,本体设有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均贯穿本体的侧壁,内罐设有喷燃腔,进料孔、喷燃孔及补风孔分别与喷燃腔连通,外界的生物质经由进料孔进入喷燃腔内,外界的送风装置经由补风孔向喷燃腔内送风,进而将生物质经由喷燃孔喷入外界的锅炉内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燃腔呈圆柱状,进料孔、喷燃孔均与喷燃腔相切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喷燃孔分别自本体相反两侧的外表面凹设而成,进料孔位于喷燃孔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生物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的孔径小于喷燃孔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杰裴恒信裴恒勇裴志鑫曾庆东秦文海侯浩然吴炯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