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几升降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43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茶几升降铰结构,其包括安装于茶几底座和茶几面板之间的第一升、第二升降铰及安装于第、第二升降铰之间的固定方管,第一升降铰包括有第一顶板、第一底板及铰接于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之间的第一、第二撑管,第二撑管呈L字形,第二撑管下端向前延伸成型有拉钩部,第二撑管下端与第一底板铰接,第一底板内侧设有第一止动销,第一撑管侧边设有与该第一止动销适配的定位卡扣槽,拉钩部末端设有第一长铆钉,该第一长铆钉置于第一底板下端边缘外,且第一底板下端边缘成型有与第一长铆钉适配的第一定位槽;第一底板外侧设有第一短铆钉,该第一短铆钉与第一长铆钉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支撑弹簧;第二升降铰的结构与第一升降铰的结构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几升降铰结构
:本技术涉及茶几配件
,特指一种茶几升降铰结构。
技术介绍
:茶几一般分方形、矩形两种,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几,用以放杯盘茶具,故名茶几。在有限的空间内摆放的东西越多,相对的居住和活动空间就越小,当很多东西又是不可或缺的,例如餐桌和茶几,虽然两者形状相似,但功能却截然不同,在人少的时候,茶几可以充当餐桌使用,但是,由于茶几一般较矮,并不适合直接充当餐桌使用,以致需要采用升降铰结构驱动该茶几的板面升降,以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目前茶几用的升降铰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结构不稳定,定位不理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几升降铰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茶几升降铰结构包括安装于茶几底座和茶几面板之间的第一升降铰和第二升降铰以及安装于第一升降铰和第二升降铰之间的固定方管,所述第一升降铰包括有第一顶板、第一底板以及铰接于第一顶板中部与第一底板端部之间的第一撑管和铰接于第一顶板端部与第一底板中部之间的第二撑管,该第二撑管呈L字形,该第二撑管下端向前延伸成型有拉钩部,该第二撑管下端与第一底板铰接,该第一底板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该第二撑管过度向后旋转的第一止动销,所述第一撑管侧边设置有与该第一止动销适配的定位卡扣槽,该拉钩部末端设置有第一长铆钉,该第一长铆钉置于第一底板下端边缘外,且该第一底板下端边缘成型有与第一长铆钉适配的第一定位槽;该第一底板外侧设置有第一短铆钉,该第一短铆钉与第一长铆钉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支撑弹簧;所述第二升降铰的结构与第一升降铰的结构相同。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方管的数量为两根,其固定于第一升降铰中的第一撑管与第二升降铰中的第三撑管之间,其该固定方管的厚度与第一撑管的宽度和第三撑管的宽度相等。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撑管及第三撑管上均安装有U形固定座,该固定方管端部嵌入该U形固定座中,并通过若干第一螺丝锁固。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顶板及第一底板的截面均呈直角状。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卡扣槽呈U字形。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呈C字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需要时,该第一顶板通过第一撑管和第二撑管相对于第一底板张开,此时,该第一定位支撑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本技术在不使用需要收叠时,该第一顶板通过第一撑管和第二撑管相对于第一底板收叠,此时,该第一撑管侧边的定位卡扣槽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止动销卡合定位,令收叠后的第一顶板与第一底板定位,且第一定位支撑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而具有恢复力,当用力触碰茶几面板时,该第一撑管侧边的定位卡扣槽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止动销之间的卡合定位状态会被接触,且第一定位支撑弹簧复位,使第一顶板通过第一撑管和第二撑管相对于第一底板张开,使茶几面板相对茶几底座升起,以达到自动升起的功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2所示,为一种茶几升降铰结构,其包括安装于茶几底座和茶几面板之间的第一升降铰1和第二升降铰2以及安装于第一升降铰1和第二升降铰2之间的固定方管3,第一升降铰1和第二升降铰2连动以同步工作,可控制茶几面板相对茶几底座升降。所述第二升降铰2的结构与第一升降铰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升降铰1包括有第一顶板11、第一底板12以及铰接于第一顶板11中部与第一底板12端部之间的第一撑管13和铰接于第一顶板11端部与第一底板12中部之间的第二撑管14,该第二撑管14呈L字形,该第二撑管14下端向前延伸成型有拉钩部141,该第二撑管14下端与第一底板12铰接,该第一底板12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该第二撑管14过度向后旋转的第一止动销121,所述第一撑管13侧边设置有与该第一止动销121适配的定位卡扣槽131,本技术在不使用需要收叠时,该第一顶板11通过第一撑管13和第二撑管14相对于第一底板12收叠,此时,该第一撑管13侧边的定位卡扣槽13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止动销121卡合定位,令收叠后的第一顶板11与第一底板12定位。所述拉钩部141末端设置有第一长铆钉142,该第一长铆钉142置于第一底板12下端边缘外,且该第一底板12下端边缘成型有与第一长铆钉142适配的第一定位槽122;该第一底板12外侧设置有第一短铆钉123,该第一短铆钉123与第一长铆钉142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本技术在使用需要时,该第一顶板11通过第一撑管13和第二撑管14相对于第一底板12张开,此时,该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处于正常状态,本技术在不使用需要收叠时,该第一顶板11通过第一撑管13和第二撑管14相对于第一底板12收叠,此时,该第一撑管13侧边的定位卡扣槽13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止动销121卡合定位,令收叠后的第一顶板11与第一底板12定位,且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处于被拉伸状态而具有恢复力,当用力触碰茶几面板时,该第一撑管13侧边的定位卡扣槽13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止动销121之间的卡合定位状态会被接触,且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复位,使第一顶板11通过第一撑管13和第二撑管14相对于第一底板12张开,使茶几面板相对茶几底座升起,以达到自动升起的功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所述固定方管3的数量为两根,其固定于第一升降铰1中的第一撑管13与第二升降铰2中的第三撑管21之间,其该固定方管3的厚度与第一撑管13的宽度和第三撑管21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撑管13及第三撑管21上均安装有U形固定座4,该固定方管3端部嵌入该U形固定座4中,并通过若干第一螺丝锁固。所述第一顶板11及第一底板12的截面均呈直角状。所述定位卡扣槽131呈U字形。所述第一定位槽122呈C字形。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需要时,该第一顶板11通过第一撑管13和第二撑管14相对于第一底板12张开,此时,该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处于正常状态,本技术在不使用需要收叠时,该第一顶板11通过第一撑管13和第二撑管14相对于第一底板12收叠,此时,该第一撑管13侧边的定位卡扣槽13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止动销121卡合定位,令收叠后的第一顶板11与第一底板12定位,且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处于被拉伸状态而具有恢复力,当用力触碰茶几面板时,该第一撑管13侧边的定位卡扣槽13与该第一底板上的第一止动销121之间的卡合定位状态会被接触,且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复位,使第一顶板11通过第一撑管13和第二撑管14相对于第一底板12张开,使茶几面板相对茶几底座升起,以达到自动升起的功效,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几升降铰结构,其包括安装于茶几底座和茶几面板之间的第一升降铰(1)和第二升降铰(2)以及安装于第一升降铰(1)和第二升降铰(2)之间的固定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铰(1)包括有第一顶板(11)、第一底板(12)以及铰接于第一顶板(11)中部与第一底板(12)端部之间的第一撑管(13)和铰接于第一顶板(11)端部与第一底板(12)中部之间的第二撑管(14),该第二撑管(14)呈L字形,该第二撑管(14)下端向前延伸成型有拉钩部(141),该第二撑管(14)下端与第一底板(12)铰接,该第一底板(12)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该第二撑管(14)过度向后旋转的第一止动销(121),所述第一撑管(13)侧边设置有与该第一止动销(121)适配的定位卡扣槽(131),该拉钩部(141)末端设置有第一长铆钉(142),该第一长铆钉(142)置于第一底板(12)下端边缘外,且该第一底板(12)下端边缘成型有与第一长铆钉(142)适配的第一定位槽(122);该第一底板(12)外侧设置有第一短铆钉(123),该第一短铆钉(123)与第一长铆钉(142)之间形成有第一定位支撑弹簧(15);所述第二升降铰(2)的结构与第一升降铰(1)的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几升降铰结构,其包括安装于茶几底座和茶几面板之间的第一升降铰(1)和第二升降铰(2)以及安装于第一升降铰(1)和第二升降铰(2)之间的固定方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铰(1)包括有第一顶板(11)、第一底板(12)以及铰接于第一顶板(11)中部与第一底板(12)端部之间的第一撑管(13)和铰接于第一顶板(11)端部与第一底板(12)中部之间的第二撑管(14),该第二撑管(14)呈L字形,该第二撑管(14)下端向前延伸成型有拉钩部(141),该第二撑管(14)下端与第一底板(12)铰接,该第一底板(12)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该第二撑管(14)过度向后旋转的第一止动销(121),所述第一撑管(13)侧边设置有与该第一止动销(121)适配的定位卡扣槽(131),该拉钩部(141)末端设置有第一长铆钉(142),该第一长铆钉(142)置于第一底板(12)下端边缘外,且该第一底板(12)下端边缘成型有与第一长铆钉(142)适配的第一定位槽(122);该第一底板(12)外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