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喂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833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喂料系统,包括入料斗、储料罐、接料斗、给料机、第一运输管、第二运输管和进料管;入料斗、储料罐、接料斗、第一运输管和第二运输管位于饲养舍外;给料机位于饲养舍内;入料斗放置在地面上且底部通过第一运输管与储料罐顶端连接;接料斗位于储料罐的下方且与储料罐的出料口对应设置;接料斗底部连接有第二运输管;第二运输管出料端下表面连接有若干进料管;进料管穿过饲养舍墙体与给料机连通;给料机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和控制元件;第一运输管和第二运输管内设置有螺旋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固定喂料的方式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以及由于凭个人的主观感觉进行喂料导致喂料不均、漏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喂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家禽养殖喂料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喂料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家禽养殖场中通常采用人工固定喂料的方式对家禽进行喂料,操作工人每天需要多次往返于饲养舍内,不仅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可能由于凭个人的主观感觉进行喂料导致喂料不均、漏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喂料系统,解决传统固定喂料的方式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以及由于凭个人的主观感觉进行喂料导致喂料不均、漏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喂料系统,包括入料斗、储料罐、接料斗、给料机、第一运输管、第二运输管和进料管;所述入料斗、储料罐、接料斗、第一运输管和第二运输管位于饲养舍外;所述给料机位于饲养舍内;所述入料斗放置在地面上且底部通过第一运输管与储料罐顶端连接;所述接料斗位于储料罐的下方且与储料罐的出料口对应设置;所述接料斗底部连接有第二运输管;所述第二运输管出料端下表面连接有若干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穿过饲养舍墙体与给料机连通;所述给料机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和控制元件;所述第一运输管和第二运输管内设置有螺旋运输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给料机包括壳体、防尘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喂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斗(1)、储料罐(3)、接料斗(4)、给料机(7)、第一运输管(2)、第二运输管(5)和进料管(6);所述入料斗(1)、储料罐(3)、接料斗(4)、第一运输管(2)和第二运输管(5)位于饲养舍外;所述给料机(7)位于饲养舍内;所述入料斗(1)放置在地面上且底部通过第一运输管(2)与储料罐(3)顶端连接;所述接料斗(4)位于储料罐(3)的下方且与储料罐(3)的出料口对应设置;所述接料斗(4)底部连接有至少两根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二运输管(5);所述第二运输管(5)出料端下表面连接有若干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穿过饲养舍墙体(11)与给料机(7)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喂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斗(1)、储料罐(3)、接料斗(4)、给料机(7)、第一运输管(2)、第二运输管(5)和进料管(6);所述入料斗(1)、储料罐(3)、接料斗(4)、第一运输管(2)和第二运输管(5)位于饲养舍外;所述给料机(7)位于饲养舍内;所述入料斗(1)放置在地面上且底部通过第一运输管(2)与储料罐(3)顶端连接;所述接料斗(4)位于储料罐(3)的下方且与储料罐(3)的出料口对应设置;所述接料斗(4)底部连接有至少两根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二运输管(5);所述第二运输管(5)出料端下表面连接有若干进料管(6);所述进料管(6)穿过饲养舍墙体(11)与给料机(7)连通;所述给料机(7)上设置有检测装置和控制元件(76);所述第一运输管(2)和第二运输管(5)内设置有螺旋运输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喂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机(7)包括壳体(70)、防尘罩(72)、给料管(71);所述检测装置位于壳体(70)内壁上端且与控制元件(76)连接;所述防尘罩(72)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壳体(70)上方;所述给料管(71)包括至少两根;所述给料管(71)进料端伸入壳体(70)内且出料端下方连接有分料管(8);所述分料管(8)底部向下设有若干竖直管(9);所述竖直管(9)底端与食槽(10)连通;所述给料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青圣
申请(专利权)人:红河炜晨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