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824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包括矩形壳体和不锈钢催芽箱,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壁上排布有供水管道,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工字钢导轨,所述工字钢导轨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矩形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水箱的右侧与不锈钢催芽箱贯穿连接,所述不锈钢催芽箱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电路,所述温湿度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整个装置采用电子控制,实现了自动进出水、自动振动、自动提升等机械动作,并且采用了专用的传感器实现了温湿度自动控制功能,实现种子处在最佳的发芽环境,大大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发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
本技术涉及玉米催芽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许多知名企业家也纷纷向农业进军,使得玉米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更高,同时,种子催芽阶段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智能化程度也得到较大提升。然而,中国是世界土地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从我国东、南、西、北来分析,地理环境各有各的不同,且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又较多较复杂,为此研发出一种催芽设备往往不能够满足全国的农民,需求设备大小不同,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为此需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科研技术的研发等各方面努力,因地制宜的开发出适合不同农民、满足众多高要求等需求,总体分析国内外现状,得出种子发芽器具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由于种子质量参差不齐,浸种时间不足,受热不均匀,水分吸收不同都可能使种子催芽后而没有破胸,从而造成哑种情况;第二、芽种不够齐,由于影响催芽阶段的因素太多,水分、氧气、温度等都影响种子根芽的长势,而且每个种子发芽期间都会有或多或少发热,造成地理位置稍有不同都影响到了芽种齐度,严重的还会产生高温烧芽现象;第三、利用率低,设备常闲置,不能够完全发挥效益,总体而言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实现种子选种、有效控制水管、控制水温、合理满足湿度等配合机械实现种子浸种、催芽等过程,提高了发芽率,这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包括矩形壳体和不锈钢催芽箱,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壁上排布有供水管道,所述矩形壳体的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工字钢导轨,所述工字钢导轨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矩形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水箱的右侧与不锈钢催芽箱贯穿连接,所述不锈钢催芽箱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电路,所述温湿度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控制端连接有控制信号线,所述变压器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还串接有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一电感之间并接有触发二极管,所述触发二极管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发射极相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有电源,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有端口信号线。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触发二极管的两端还并接有滤波电容和第四电阻,所述滤波电容和第四电阻之间设置为串联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水管道的进水端通过电磁阀与水箱相连接,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水箱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筛子。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下部还通过管道贯穿连接有快速电热水器,所述快速电热水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水管道。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催芽箱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信号端均与温湿度控制电路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子控制,实现了自动进出水、自动振动、自动提升等机械动作,并且采用了专用的传感器实现了温湿度自动控制功能,实现种子处在最佳的发芽环境,大大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发芽率。该方案的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有效配合,便可避免人工操作实现智能化催芽,能够较大满足南方农户催芽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供水管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温湿度控制电路图;图中,1-矩形壳体;2-工字钢导轨;3-水箱;4-不锈钢催芽箱;5-湿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供水管道;8-温湿度控制电路;9-电磁阀;10-电磁铁;11-筛子;12-快速电热水器;13-排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包括矩形壳体1和不锈钢催芽箱4,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排布有供水管道7,所述供水管道7的进水端通过电磁阀9与水箱3相连接,所述水箱3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铁10,所述水箱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筛子11,所述水箱3的下部还通过管道贯穿连接有快速电热水器12,所述快速电热水器12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水管道13,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工字钢导轨2,所述工字钢导轨2的内部设置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水箱3的右侧与不锈钢催芽箱4贯穿连接,所述不锈钢催芽箱4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电路8,所述不锈钢催芽箱4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5的信号端均与温湿度控制电路8相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电路8包括变压器T1和光敏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VCC,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三二极管D3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四二极管D4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控制端连接有控制信号线ANI,所述变压器T1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串接有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之间并接有触发二极管D5,所述触发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Q1发射极相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有电源VCC,所述光敏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有端口信号线P1,所述触发二极管D5的两端还并接有滤波电容C1和第四电阻R4,所述滤波电容C1和第四电阻R4之间设置为串联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温湿度控制电路8的控制信号线ANI连接外部的单片机控制器,利用单片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打开电磁阀9给水箱3进水,单片机控制器会依据水箱3内部的水位传感器提供的信号而停止进水,之后便驱动加热器将水箱3内的水加热至预设温度,当温度传感器6感应达到预设温度后便会停止加热,之后单片机会通过控制继电器驱动放置在工字钢导轨2上的TD型单轨电动行车,从而实现不锈钢催芽箱4的上下和左右的自动控制,将不锈钢催芽箱4放入水箱3内;经过一定时间后,单片机驱动电动行车从而将不锈钢催芽箱4提出至水箱3,放置到指定位置上;然后种子进入破胸催芽阶段,单片机会驱动电加热暖风机将温室加热到指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传感器6起着监控温度的作用;经过一定时间后,种子将进入保湿催芽阶段,通过控制喷头给不锈钢催芽箱4内的种子进行喷淋催芽,使得其温湿度达到一定范围;最后便会进入常温晾芽阶段,通过打开外部的排风扇将温室的温度恢复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包括矩形壳体(1)和不锈钢催芽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排布有供水管道(7),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工字钢导轨(2),所述工字钢导轨(2)的内部设置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水箱(3)的右侧与不锈钢催芽箱(4)贯穿连接,所述不锈钢催芽箱(4)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电路(8),所述温湿度控制电路(8)包括变压器T1和光敏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VCC,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三二极管D3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四二极管D4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控制端连接有控制信号线ANI,所述变压器T1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串接有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之间并接有触发二极管D5,所述触发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光敏三极管Q1发射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控制温湿度的玉米催芽装置,包括矩形壳体(1)和不锈钢催芽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排布有供水管道(7),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还固定安装有工字钢导轨(2),所述工字钢导轨(2)的内部设置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下部固定安装在矩形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水箱(3)的右侧与不锈钢催芽箱(4)贯穿连接,所述不锈钢催芽箱(4)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度控制电路(8),所述温湿度控制电路(8)包括变压器T1和光敏三极管Q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VCC,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三二极管D3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和第四二极管D4之间串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控制端连接有控制信号线ANI,所述变压器T1的两端还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串接有第一电感L1,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感L1之间并接有触发二极管D5,所述触发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光敏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贵王小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广大种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