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光方法、装置及图像采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60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光方法、装置及图像采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避免由于安装位置不足而导致部分图像采集设备无法安装补光设备进行补光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光方法、装置及图像采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补光方法、装置及图像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摄像头的部署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摄像头在夜间等外部环境光较弱的场景的拍摄效果,在安装摄像头时,通常会为其安装补光灯用以补光。然而实践发现,由于用于安装摄像头和补光灯的位置有限,很容易出现安装摄像头之后,没有位置安装补光灯的情况,进而导致摄像头在外部环境光较弱的场景的拍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光方法、装置及图像采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由于安装位置受限导致摄像头无法安装补光灯进行补光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补光方法,包括: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补光装置,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补光单元,用于当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图像采集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图像的图像采集设备以及用于补光的补光设备;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与所述补光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还用于当确定满足图像采集条件时,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补光设备发送补光指令;所述补光设备,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应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使图像采集设备和补光设备支持通信功能,从而补光设备可以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可以实现补光设备的共享,多个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通过同一个补光设备进行补光,避免了由于安装位置不足而导致部分图像采集设备无法安装补光设备进行补光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采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补光方法可以应用于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补光设备,如补光灯,如图1所示,该补光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考虑到图像采集设备(如摄像头)与补光设备的安装位置有限,为了避免由于安装位置不足而导致部分图像采集设备无法安装补光设备进行补光的情况发生,图像采集设备和补光设备可以支持通信功能,从而,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与补光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该通信连接触发补光设备进行补光,实现补光设备的共享,从而,多个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通过同一个补光设备进行补光。其中,上述通信连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连接、蓝牙连接或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连接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设备与补光设备建立的通信连接也可以为有线通信连接,其具体实现在此不做赘述。步骤102、当接收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图像采集设备确定需要进行图像采集时,如图像采集设备检测到车辆违法事件,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通过与补光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补光指令,以触发补光设备进行补光,优化图像采集效果。补光设备接收到图像采集设备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补光设备可以进行补光操作,即通过闪光实现补光。可见,在图1所示方法流程中,通过使图像采集设备和补光设备支持通信功能,从而补光设备可以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进而可以实现补光设备的共享,多个图像采集设备可以通过同一个补光设备进行补光,避免了由于安装位置不足而导致部分图像采集设备无法安装补光设备进行补光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当图像采集较为频繁时,若补光设备以闪光的方式进行补光,则补光设备需要频繁闪光,补光效率较差;而若补光设备以常亮的方式进行补光,则在不需要进行图像采集的情况下会造成能源浪费,且容易干扰交通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在保证补光效率的情况下,避免补光设备常亮带来的能源浪费和对交通正常运行的干扰,补光设备支持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常亮模式(通过常亮的方式进行补光)或频闪模式(通过闪光的方式进行补光),并根据实际场景切换工作模式。相应地,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当接收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可以包括:当连续接收到的补光指令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将工作模式由频闪模式切换为常亮模式;当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时,将工作模式由常亮模式切换为频闪模式。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补光效率,并避免补光设备频繁地闪光,当补光设备连续接收到的补光指令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如50个、100个等)时,补光设备可以将工作模式由频闪模式切换为常亮模式,即补光设备可以保持常亮状态,以常亮的方式进行补光。其中,上述连续接收到的补光指令可以指间隔时间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如1ms、2ms等)的补光指令;或者,可以指在预设时间端(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如20ms、50ms等)内接收到的补光指令。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补光设备始终处于常亮模式造成的能源浪费以及对交通正常运行的影响,补光设备将工作模式切换为常亮模式之后,还可以满足模式回切条件时,将工作模式由常亮模式切换为频闪模式。在一个示例中,上述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可以包括:当常亮模式持续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在该示例中,为了避免补光设备长时间处于常亮模式,当补光设备切换为常亮模式之后,可以在常亮模式持续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本文中称为第一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如5s、10s等)时,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并将工作模式由常亮模式切换为频闪模式。其中,当补光设备处于频闪模式时,补光设备由补光指令触发,以闪光的方式进行补光。在另一个示例中,上述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可以包括:当处于常亮模式,且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补光指令时,确定满足模式切换条件。在该示例中,为了避免补光设备在长时间不需要补光的情况下处于常亮状态,当补光设备切换为常亮模式之后,可以在未接收到补光指令的持续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本文中称为第二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设定,如2s、3s等)时,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并将工作模式由常亮模式切换为频闪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补光设备可以上述两个示例中任一条件满足(常亮模式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或常亮模式下未接收到补光指令的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时,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其具体实现在此不做赘述。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考虑到当外部环境光亮度较高时,补光设备补光对图像采集设备的图像采集效果的提高不明显,甚至可能会由于亮度过高而导致图像采集设备的图像采集效果变差,因此,补光设备在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包括:当连续接收到的补光指令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将工作模式由频闪模式切换为常亮模式;当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时,将工作模式由常亮模式切换为频闪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包括:当常亮模式持续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和/或,当处于常亮模式,且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补光指令时,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所述进行补光操作之前,还包括:检测外部环境光亮度;当外部环境光亮度超过预设亮度阈值时,拒绝进行补光操作;当外部环境光亮度未超过预设亮度阈值时,确定进行补光操作。5.一种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图像采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补光单元,用于当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连接发送的补光指令时,进行补光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式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通信单元连续接收到的补光指令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将工作模块由频闪模式切换为常亮模式;所述模式切换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满足模式回切条件时,将工作模式由频闪模式切换为频闪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切换单元,还用于当常亮模式持续的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确定满足模式回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剑远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