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的容器组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器网络
,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的容器组网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容器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容器是从镜像创建的应用运行实例,类似于一个轻量级的沙箱,可以用来运行和隔离应用。容器因其轻量级、易部署、便于弹性伸缩等优点,在许多业务场景中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虚拟机,成为新一代云化基础设施宏观重构的基础单元。容器组网是把大量、多样的运行容器接入网络,以实现容器之间的互联互通。容器组网是云计算环境下各类功能重构的黏合剂,需要在容器环境下提供高性能、灵活便捷、安全隔离和动态适应等能力,对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功能重构意义重大。目前的容器组网技术按组网模式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基于三层路由的组网模式、基于Overlay的组网模式、基于macvlan的组网模式。三类组网模式各有优缺点。三层路由组网模式性能好、可支持的网络规模大;本身不提供隔离性,但可以结合iptables等工具提供良好隔离性;构建在三层IP协议之上无法提供虚拟的二层功能,对IP地址迁移的支持也不够好。Overlay组网模式私密性、隔离性好,功能强,IP地址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的容器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搭建自适应容器组网系统,自适应容器组网系统由自适应容器组网控制器、组网组件、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组成;自适用容器组网控制器是一个软件模块,由可视化界面、组网方案选择部件、组网部署控制部件三个部分组成;可视化界面与组网方案选择部件、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相连,它收集用户组网需求和附加组网参数,根据用户组网需求生成需求配置文件,将需求配置文件发送给组网方案选择部件,当从组网部署控制部件收到初步组网部署命令时向用户反馈初步组网部署命令并将确认信息和附加组网参数发送给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组网方案选择部件与可视化界面、组网部署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的容器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搭建自适应容器组网系统,自适应容器组网系统由自适应容器组网控制器、组网组件、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组成;自适用容器组网控制器是一个软件模块,由可视化界面、组网方案选择部件、组网部署控制部件三个部分组成;可视化界面与组网方案选择部件、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相连,它收集用户组网需求和附加组网参数,根据用户组网需求生成需求配置文件,将需求配置文件发送给组网方案选择部件,当从组网部署控制部件收到初步组网部署命令时向用户反馈初步组网部署命令并将确认信息和附加组网参数发送给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组网方案选择部件与可视化界面、组网部署控制部件、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相连,它根据需求配置文件从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中选择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候选组网方案配置即最优组网方案配置,将最优组网方案配置发送给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组网部署控制部件与可视化界面、组网方案选择部件、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组网组件相连,从组网方案选择部件接收最优组网方案配置,从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读取最优组网方案配置对应的组网方案配置文件,并根据从可视化界面接收的附加组网参数生成组网部署命令,向组网组件下发组网部署命令以进行容器网络部署;组网组件与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相连,提供各种模式的组网功能,实现具体的容器组网;组网组件包括基于dockerOverlay组网组件、Flannel组网组件、calico组网组件、macvlan组件,以及一个记录全局信息的数据库;组网组件在物理部署上分为管理主机部分和容器运行主机部分,管理主机部分负责数据记录等全局的组网执行处理;容器运行主机部分也称为组网控制代理,负责每个容器运行主机上的组网执行处理;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与组网方案选择部件、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相连,是配置文件的集合,每一个配置文件对应一个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配置文件包括两个部分:组网部署配置和需求满足性评分配置;组网部署配置指定采用哪个组网组件提供的组网功能,以及需要传入的固定组网参数;组网部署配置包括可供选择的组网组件和组网组件下的固定参数两个部分;组网组件下的固定参数是指同一组网组件下,不同取值对组网方案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会产生极大影响的一些特定参数;每一个组网组件和该组网组件下的一种固定参数组成一个组网部署配置;需求满足性评分配置采用评分的方式,定义当前配置文件中的组网部署配置对各种需求项的满足情况;需求项是指用户对容器网络的具体业务需求;需求满足性评分配置指明当前组网方案对各种潜在需求项的满足能力,针对每一个需求项提供一个需求满足性配置条目;需求满足性评分配置为一个列表,每个列表条目由一个需求项和组网部署配置对该需求项的满足情况评分组成;根据需求项的类型不同,评分分为两个情况:第一类需求项指要么能满足要么不能满足的需求项,评分取值为true,false,表明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第二类需求项指或多或少能满足但存在质量差别的需求项,取值为0到10,表明对需求的满足质量;第二步,可视化界面接收用户组网需求;用户组网需求由多个需求项权重条目构成;需求项权重条目包括需求项和权重值两个域;需求项与需求满足性评分配置中的需求项相同;权重值指明对相应需求项的依赖情况;需求权重值根据需求项的类型不同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类需求项,权重取值为true,false,表明是否有需求;第二类需求项,取值为0到10,表明对该需求项的依赖程度;可视化页面根据用户组网需求生成需求配置文件,需求配置文件的内容为一个列表、每个列表条目包含一个需求项以及针对该需求项的需求权重值;然后将需求配置文件发送给组网方案选择部件;第三步,组网方案选择部件根据需求配置文件从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中选择出候选组网方案配置子集,方法为:利用需求配置文件中权重取值为true的需求项,在候选组网方案配置集合中选取相应需求项的需求满足性评分配置全部为true的候选组网方案配置文件,将这些配置文件放到候选组网方案配置子集S中,S内含N个组网方案配置文件,且这N个组网方案配置文件的与需求配置文件相应需求项的需求满足性评分配置全部为true;第四步,组网方案选择部件在候选组网方案配置子集中选出最优的组网方案配置,方法为:对于第二类需求项,从需求配置文件中读取所有第二类需求项的需求权重值,组成向量X;然后读取候选组网方案配置子集每个配置文件中相应需求项的需求满足性评分,组成向量Yk,最后把两种向量相乘,取得最大结果值的组网方案配置即为最优的组网方案配置,将最优组网方案配置发送给组网部署控制部件;第五步,组网部署控制部件按最优组网方案配置在最优组网方案配置文件中读取组网部署配置,结合可视化界面从用户接收的附加组网参数,生成组网部署命令,将组网部署命令发送给组网组件;方法是:5.1组网部署控制部件利用最优组网方案配置文件的组网部署配置部分,生成初步组网部署命令,命令格式为{createnetwork组网组件名[固定组网参数1[固定组网参数2…]]},其中“createnetwork”是固定前缀;“组网组件名”即配置文件中配置的组网组件,指明最终提供组网功能的组网组件;“[固定组网参数1[固定组网参数2…]”即配置文件中配置的固定参数,是一个字符串,该字符串中包含0到多个参数,指明部署时传给组网组件的命令参数;网络部署控制部件将从配置文件中读取的对应项拼接到组网部署命令中即成为固定组网参数;5.2组网部署控制部件将初步组网部署命令发送到可视化界面,供用户确认;5.3:可视化界面将用户确认信息和附加组网参数发送给组网部署控制部件,附加组网参数是由用户输入并被组网组件支持的特殊参数;5.4:组网部署控制部件将初步组网部署命令,以及附加组网参数进行整合,得到最终的组网部署命令,命令格式为:{createnet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生,邓文平,靳鹏飞,王承松,郦苏丹,唐竹,王宏,彭伟,汪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