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极化码编码递增码长重传方案的接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
,涉及接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极化码编码递增码长重传方案的接收方法。
技术介绍
纠错编码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纠错编码是一种通过在信息中增加冗余,提高传输可靠性的技术。极化码是2009年由E.Arikan提出的唯一在理论上被证明了能够达到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纠错编码。其原理是通过信道拆分与合并将信道极化,使得在码长趋于无穷时,一部分信道的容量趋于0(即噪声无穷大的信道),另一部分信道的容量则趋于1(即完全无噪声的信道),并将所要传输的信息放在完全无噪声的信道上进行传输来达到系统性能。随着无线通信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单次传输的编码增益难以对抗恶劣信道条件下的差错概率,而单纯的简单重传性能不够优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是一种结合了信道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的技术,接收端通过将重传帧与已传帧进行合并解码,既可以获得重传增益,也可以获得编码增益,大大提高了重传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机制中,追踪合并在发送端每次重传相同的帧信息,而接收端通过将接收的重传帧和已传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极化码编码递增码长重传方案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等待接收第t次传输,长度为N的接收子帧信号Y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极化码编码递增码长重传方案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等待接收第t次传输,长度为N的接收子帧信号Yt;(2)对第t个子帧信号Yt进行长度为N的极化码独立解码,得到候选的发送序列Ot,发送序列包含冻结比特和CRC;(3)若t>1,执行(4);否则执行(5);(4)第t次传输,2n-1<t≤2n,n为自然数,对候选发送序列进行解码修正如下:令Si={(i-1)*N+1,(i-1)*N+2,…,i*N},i=1,2,…2n-1;其中符号表示克罗内克积;记矩阵G(n)中前2n-1行,第2n-t+1列中不为0的行标集合为A;对于A中的元素a,令b=2n+1-a,其中符号表示向上取整;记集合为Rd处于子帧Xb内的位置集合部分,即且满足记为对应于帧X1处的发送比特复制位置集合,记集合对于每一对由A中的元素a确定的记第i个元素为其中表示中元素的个数,依次将Ot中第hi个比特与对应的第ci个比特进行模二加,并替换Ot中第hi个比特即从而得到完成候选序列Ot的更新修正;(5)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若校验通过,终止译码,输出结果;否则执行(6);(6)若t>1,执行(7),否则置t=t+1,返回(1);(7)对所有已接收的t(2n-1<t≤2n)个子帧按序拼接,构成2n*N长度,信息比特集合为的极化码解码,其中未接收的2n-t个子帧按照打孔比特处理,得到候选的发送序列Vn,发送序列包含冻结比特和CRC;(8)对候选序列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失败且t<T,置t=t+1,返回(1);否则终止译码,输出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极化码编码递增码长重传方案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接收的数据由发送端构造并发送,发送端根据最大传输次数T,构造递增码长重传接收的传输子帧集合{Xt;t=1,2,…,T},其中,T=2m;m为正整数,每次传输子帧长度为N;根据极化码构造方法能够得到信息比特位置集合和冻结比特位置集合首次传输采用标准的极化码编码,编码前的数据比特由K个信息比特和N-K个全零冻结比特构成,其中,K个信息比特包含循环冗余校验CRC;分别根据极化码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邹涛,杜永强,赵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