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使用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OLED显示面板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无源矩阵型OLED(PassiveMatrixOLED,PMOLED)和有源矩阵型OLED(ActiveMatrixOLED,AMOLED)两大类。其中,AMOLED面板具有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属于主动显示类型,发光效能高,通常用于高清晰度的大尺寸显示装置。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面板是一种以在一个基板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发光二极管(LED)阵列作为显示像素来实现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面板一样属于自发光显示器,但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相比OLED显示面板还具有材料稳定性更好、寿命更长、无影像烙印等优点,被认为是OLED显示面板的最大竞争对手。参见图1,其为一种常见的微发光二极管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像素电路示意图。此2T1C像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其栅极连接第一节点(G),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第二节点(S)和电源高电压(OVDD);作为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其栅极连接本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第一节点(G)和数据信号(Vdata);发光二极管(LED),其阳极连接第二节点(S),阴极连接电源低电压(OVSS);第一电容(C1),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节点(G)和第三节点(A);第二电容(C2),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节点(S)和第三节点(A);第三薄膜晶体管(T3),其栅极连接下一行像素的扫描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其栅极连接第一节点(G),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第二节点(S)和电源高电压(OVDD);作为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其栅极连接本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第一节点(G)和数据信号(Vdata);发光二极管(LED),其阳极连接第二节点(S),阴极连接电源低电压(OVSS);第一电容(C1),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节点(G)和第三节点(A);第二电容(C2),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节点(S)和第三节点(A);第三薄膜晶体管(T3),其栅极连接下一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1),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第二节点(S)和第三节点(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的驱动时序包括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所述本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保持高电平,所述下一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1)保持低电平;在第二阶段,所述本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保持低电平,所述下一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1)保持高电平;在第三阶段,所述本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保持低电平,所述下一行像素的扫描信号(SCANn+1)保持低电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舰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