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689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根据尾矿高浓度堆存系统的生产实际情况及操作经验,通过多项检查、多项控制和多项调整达到了提升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目的,而且节约大量生产用水,尾矿库占地面积小,坝体安全系数高,稳定性好,环保效益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原有的尾矿高浓度干堆法常规尾矿处理方法:1.浓缩机启动程序:启动浓缩机驱动电机;往浓缩机里注水;启动絮凝剂泵;监控进料井内絮凝效果,掌握合适的进料速度;设置絮凝剂为自动控制;泥床形成时启动底流泵。2.运转中注意事项:各管道、阀门是否堵塞或露矿;电机工作电流是否正常;各部油脂、油位是否润滑到位;各传动部件是否异常响声。3.浓缩机停车顺序:关闭浓缩机进料;排空浓缩池;待浓缩池排空后停止浓缩机驱动电机;冲洗槽体内污垢。通过以上的操作法主要缺点为:原有的操作法主要在浓缩机单体设备上做文章,没有很好的系统性,使得岗位操作条理不清。该操作方法只能够提供起停车顺序和运转中注意事项,而顺产、达产后我们应有更高的要求,过去的操作法已满足不了现阶段的需求。呈现系统性差的特点,最终影响高浓度底流的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查检查浑浊层高度是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查检查浑浊层高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检查大井液面是否旋转;检查絮凝剂是否有结块现象;检查絮凝剂添加系统是否有空气进入;检查稀释水水质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溢流水浊度是否满足要求;S2、控制控制浓缩机内部物料平衡、控制浓缩机耙架转速、控制泥床高度、控制药剂添加稳定;S3、调整调整浓缩机进料浓度、调整喂料泵出口流量、调整絮凝剂投加点流量、调整稀释水流量、调整絮凝剂配比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检查检查浑浊层高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检查大井液面是否旋转;检查絮凝剂是否有结块现象;检查絮凝剂添加系统是否有空气进入;检查稀释水水质是否满足要求;检查溢流水浊度是否满足要求;S2、控制控制浓缩机内部物料平衡、控制浓缩机耙架转速、控制泥床高度、控制药剂添加稳定;S3、调整调整浓缩机进料浓度、调整喂料泵出口流量、调整絮凝剂投加点流量、调整稀释水流量、调整絮凝剂配比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浊层高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的检查要求是:运行过程中浑浊层不大于1m,检查周期为1小时;检查大井液面是否旋转时,观察时间不小于10分钟,确认其是否出现旋转现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絮凝剂是否有结块现象时,每2小时进行一次,检查方法为在絮凝剂制备箱和储存箱排污管排放出少量制备好的药剂,用手感触其是否结块,处理方法为将结块药剂通过排污口排出,同时降低药剂配置浓度;检查絮凝剂添加系统是否有空气进入的方法为观察大井液面是否有气泡冒出水面,同时对絮凝剂输送管路和矿浆进料管路排气阀门进行检查,检查周期为2小时,若发现有空气进入应立即巡检各管路、阀门,及时进行密封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深锥浓缩机底流浓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查稀释水水质是否满足要求时,稀释水水质的检查周期为2次/班,检查方法为对稀释水进行取样,采用透明容器对定量矿浆进行沉降实验,若在10秒内矿浆可完全沉降,则说明稀释水药剂饱和,需对稀释水进行置换或减小浓缩机絮凝剂添加量;检查溢流水浊度是否满足要求时,检查方法为用浊度溢对浓缩溢流的两个位置取样液体进行浊度测试,以满足小于50ppm为合格的溢流水浊度,检查周期为1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全闫常陆崔凤徐晓东裴斌赵文强刘耀光唐绍义陈小波孙志飞朱磊黄大江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