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85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多个交叉杆组件,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依次设置且相邻之间两两铰接,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处设有可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转动滑动的下拉部,在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处设有用以实现所述下拉部下拉时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两个下端点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的滑动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上述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通过多组的交叉杆组件的铰接连接,使得该机构始终沿竖直轴线做直线运动并使得受力点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因运动机构的偏摆出现的不稳定性,因多组的交叉杆组件分担了直线运动的运动行程,气缸的运动行程得以减少提高了传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健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生活水平日趋提升以及大众对于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健身器材作为一种专职高效的锻炼手段被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更多其他领域在健身器材领域上的结合与运用向消费者提供了具有更好使用效果与用户体验的产品。在气动健身领域的气动综合训练机中,使用者通过确定做功方向并反复做功的方式进行身体机能的开发与锻炼,对于气动综合机而言,其中的运动机构往往决定了一款气动综合机使用效果的优劣。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气动综合机中的运动机构通常设置有偏心轮、气缸以及杆件结构,使用者通过对该运动机构做功,运动机构通过杆件结构带动偏心轮运动以此实现气缸的压缩,偏心轮与杆件结构通过将气缸产生的阻力分解传递至使用者的做功端以实现使用者对于气动综合机的抗阻训练。然而,该偏心轮运动机构不仅因为偏心轮的存在使得受力方向始终变化以至于机构偏摆并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而且气缸的行程较大以至于传导效率降低,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降低机构偏摆出现不稳定且具有较短行程以提高传导效率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及其直线运动连杆机构,该直线运动连杆机构通过多组的交叉杆组件的铰接连接,使得该机构始终沿竖直轴线做直线运动并使得受力点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因运动机构的偏摆出现的不稳定性,因多组的交叉杆组件分担了直线运动的运动行程,气缸的运动行程得以减少提高了传导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所述交叉杆组件的上侧设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上端点和第二上端点,所述交叉杆组件下侧具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下端点和第二下端点;至少两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依次设置,所述交叉杆组件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下端点与所述第一上端点依次铰接,所述交叉杆组件相邻的所述第二下端点与所述第二上端点依次铰接,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中点均位于竖直轴线上;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中位于竖直轴线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上端点和所述第二上端点与可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向下拉动的下拉部滑动连接,位于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下端点和所述第二下端点处设有滑动部以实现所述下拉部下拉时所述滑动部带动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下端点和所述第二下端点在水平线上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交叉杆组件之间的气缸,当所述下拉部沿竖直轴线向下做功时,所述交叉杆组件向下运动,所述气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的向下运动产生阻力,当所述下拉部停止下拉时,所述气缸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做逆向的复位运动。优选地,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上端点设有第一驱动绞点,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二上端点设有第二驱动绞点,所述下拉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和所述第二驱动绞点与所述交叉杆组件铰接。优选地,所述下拉部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下拉连杆和第二下拉连杆,所述第一下拉连杆与所述交叉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拉连杆与所述交叉杆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绞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拉连杆与所述第二下拉连杆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下拉绞点,所述下拉绞点与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中点位于同一竖直轴线,当向所述下拉绞点施加沿竖直轴线向下的作用力时,所述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气缸收缩,当施加在所述下拉绞点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气缸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做逆向的复位运动。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拉绞点处沿竖直轴线向下延伸的下拉杆,所述下拉杆的下端铰接有用以挂连绳索的转轮,通过所述绳索向下的下拉力以实现所述下拉部对所述交叉杆组件的下拉的作用。优选地,所述交叉杆组件包括沿竖直轴线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底部设有相对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固定的气缸座,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气缸的头部固定于第二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优选地,滑动部包括第一滑动轮和第二滑动轮,在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的所述第一下端点与所述第二下端点分别设有第一滑动绞点与第二滑动绞点,所述第一滑动轮与所述第二滑动轮分别和所述第一滑动绞点与所述第二滑动绞点铰链连接,以实现所述交叉杆组件在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下端点与所述第二下端点能够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优选地,滑动部还包括水平设于所述第一滑动轮和所述第二滑动轮下方的滑轨,所述滑轨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滑动轮和所述第二滑动轮沿所述滑轨的水平延伸段滑动的滑槽。优选地,还包括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相连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还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转动连接以实现在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相对所述滑轨转动滑动时对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在所述滑轨上予以支撑。优选地,所述滑轨上套接有可相对所述滑轨沿水平轴线运动的滑套,所述滑套上铰接有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铰接,通过所述滑套相对所述滑轨的水平滑动以实现所述直线运动连杆机构水平位置的改变,通过所述支撑杆以实现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相对所述滑轨滑动与转动时所述滑轨对所述第三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提供支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气动综合训练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至少两组的交叉杆组件沿竖直轴线一次设置且全部交叉杆组件的中点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上下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通过上下相邻的四个端点分别两两铰接实现全部交叉杆组件的两两连接,在最上端的交叉杆组件的上侧两个端点处设有下拉部与该交叉杆组件转动连接,在最下端的交叉杆组件的下侧两个端点处设有滑动部,气缸设于两个交叉杆组件之间,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包括多组的交叉杆组件铰接而成,因为全部交叉杆组件的中点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当沿该竖直轴线向靠近交叉杆组件的方向施力时,多个交叉杆组件由直杆所构成的封闭图形由方变扁、且相邻的中点互相靠近也即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彼此靠近,此时多个交叉杆组件中的直杆具有向下、向两边运动的趋势,在最下端的交叉杆组件的底端通过滑动部将这种向两边运动的趋势释放,使得在下拉部的作用下直线运动连杆机构能够得以正常的下拉,设于两个交叉杆组件之间的气缸受到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的中点互相靠近也即相邻的两个交叉杆组件彼此靠近的运动的作用效果,也即气缸受到相邻两个交叉杆组件相对靠近的运动影响,此时气缸行程的压缩量与气缸的运动轴线相对竖直轴线的角度的余弦值的乘积即为两个相邻的交叉杆组件相对靠近运动的距离,因此该机构始终沿竖直轴线做直线运动并使得受力点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降低了因运动机构的偏摆出现的不稳定性,因多组的交叉杆组件分担了直线运动的运动行程,气缸的运动行程得以减少提高了传导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23)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2),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上侧设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上端点(211)和第二上端点(212),所述交叉杆组件(2)下侧具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下端点(221)和第二下端点(222);至少两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依次设置,所述交叉杆组件(2)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与所述第一上端点(211)依次铰接,所述交叉杆组件(2)相邻的所述第二下端点(222)与所述第二上端点(212)依次铰接,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中点(23)均位于竖直轴线上;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中位于竖直轴线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上端点(211)和所述第二上端点(212)与可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2)向下拉动的下拉部转动连接,位于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和所述第二下端点(222)处设有滑动部以实现所述下拉部下拉时所述滑动部带动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和所述第二下端点(222)在水平线上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交叉杆组件(2)之间的气缸(15),当所述下拉部沿竖直轴线向下做功时,所述交叉杆组件(2)向下运动,所述气缸(15)对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向下运动产生阻力,当所述下拉部停止下拉时,所述气缸(15)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2)做逆向的复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根长度相同、在竖直面内延伸的直杆在中点(23)处相互铰接构成的交叉杆组件(2),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上侧设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上端点(211)和第二上端点(212),所述交叉杆组件(2)下侧具有位于同一水平线的第一下端点(221)和第二下端点(222);至少两组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依次设置,所述交叉杆组件(2)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与所述第一上端点(211)依次铰接,所述交叉杆组件(2)相邻的所述第二下端点(222)与所述第二上端点(212)依次铰接,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中点(23)均位于竖直轴线上;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中位于竖直轴线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上端点(211)和所述第二上端点(212)与可相对所述交叉杆组件(2)向下拉动的下拉部转动连接,位于竖直轴线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和所述第二下端点(222)处设有滑动部以实现所述下拉部下拉时所述滑动部带动最下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下端点(221)和所述第二下端点(222)在水平线上朝向互相远离的方向滑动;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交叉杆组件(2)之间的气缸(15),当所述下拉部沿竖直轴线向下做功时,所述交叉杆组件(2)向下运动,所述气缸(15)对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向下运动产生阻力,当所述下拉部停止下拉时,所述气缸(15)带动所述交叉杆组件(2)做逆向的复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一上端点(211)设有第一驱动绞点(111),所述下拉部在最上端的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第二上端点(212)设有第二驱动绞点(112),所述下拉部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111)和所述第二驱动绞点(112)与所述交叉杆组件(2)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部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下拉连杆(131)和第二下拉连杆(132),所述第一下拉连杆(131)与所述交叉杆组件(2)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绞点(1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拉连杆(132)与所述交叉杆组件(2)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绞点(1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下拉连杆(131)与所述第二下拉连杆(13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于下拉绞点(113),所述下拉绞点(113)与全部所述交叉杆组件(2)的所述中点(23)位于同一竖直轴线,当向所述下拉绞点(113)施加沿竖直轴线向下的作用力时,所述交叉杆组件(2)沿竖直轴线向下运动并带动所述气缸(15)收缩,当施加在所述下拉绞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利荣刘增勋吴思松胡晓雷刘晓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