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东辉专利>正文

一种变色反光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36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的定向反光制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制品包括第一反光单元和第二反光单元,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反射第一色光,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一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反射第二色光,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由光源发出包括所述的第一入射角度光线和第二入射角度光线,当光源和所述反光制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第一色光和第二反光单元的第二色光发生交替变色变化。有益效果是:用于提供能见度的被动式反光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色反光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的定向反光制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色反光制品。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定向反光装置包括玻璃微珠结构制品和全反射内直角反射器结构制品,定向反光装置可以将入射光按原入射方向反射出去,广泛应用于交通制品、车辆无源警示灯。中国专利公告申请号:CN88106181.6-全方位定向反光贴片披露了定向反射制品的原理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色反光制品,用于提供能见度的被动式反光系统,如交通路标,实现如远处为绿色反光、近处变为红色反光,如车辆的被动式反光灯,变色反光制品贴在车身适当位置,直行时为黄色反光、转弯是为红色反光,或转弯时为绿、红闪烁,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区分车辆的行驶状态或停车状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制品包括第一反光单元和第二反光单元,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反射第一色光,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一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反射第二色光,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由光源发出包括所述的第一入射角度光线和第二入射角度光线,当光源和所述反光制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第一色光和第二反光单元的第二色光发生交替变色变化。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单元是透明物质制成的内直角反射器,其三个介质面负责入射光的全反射,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均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光单元的其它介质面依然发生全反射,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三个介质面中至少一个介质面不发生全反射,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二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均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二反光单元的其它介质面依然发生全反射,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三个介质面中至少一个介质面不发生全反射。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单元是透明物质制成的内直角反射器,其三个介质面负责入射光的全反射,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大于临界角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光单元的其它介质面依然大于临界角,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小于临界角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三个介质面中至少一个介质面,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大于临界角入射第二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均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二反光单元的其它介质面依然大于临界角,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小于临界角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三个介质面中至少一个介质面。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单元由球形透镜及和该球形透镜同心的球形反光镜构成,该反光单元的反光角度范围是δ,30度≤δ≤60度。进一步,所述反光单元的球形反光镜半径为R1,球形反光镜碗口直径为L,该反光单元的反光角度范围是δ,sin(δ/2)=(L/2)/R1,L<2R2。再进一步,球形透镜的焦距为f,R1=f。再进一步,所述球形透镜由折射率为2的透明物质制成。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第一反光单元相邻第二反光单元组成阵列制成一块反光板。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第一反光单元组成阵列为第一反光板正面,第二反光单元组成阵列为第二反光板正面,第一反光板正面和第二反光板正面相连,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之间的夹角为β,90度≤β≤180度。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单元由球形透镜及和该球形透镜同心的球形反光镜构成,该反光单元的反光角度范围是δ,第一反光单元组成阵列为第一反光板正面,第二反光单元组成阵列为第二反光板正面,第一反光板正面和第二反光板正面相连,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之间的夹角为β,β=90度,δ=56度。进一步,球形反光镜半径为R1,球形反光镜碗口直径为L,sin(δ/2)=(L/2)/R1,L<2R2。再进一步,球形透镜的焦距为f,R1=f。再进一步,所述球形透镜由折射率为2的透明物质制成。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第一反光单元组成阵列为第一反光板正面,第二反光单元组成阵列为第二反光板正面,第一反光板正面和第二反光板反面相连,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之间的夹角为§,0度<§≤90度。进一步,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第一色光为透明、或绿色、或黄色,第二色光为红色。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第一反光板和路牙直线的夹角为γ,90度≤γ≤100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色反光制品,用于提供能见度的被动式反光系统,如交通路标,实现如远处为绿色反光、近处变为红色反光,如车辆的被动式反光灯,变色反光制品贴在车身的适当位置,直行时为黄色反光、转弯是为红色反光,或转弯时为绿、红闪烁,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区分车辆的行驶状态或停车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构成内直角反射器的立方体说明。图2为立方体中内直角反射器的一种形式。图3为立方体中内直角反射器的另一种形式。图4为本专利技术原理说明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反光板和第二反光板以一定角度相连的实施方案。图6为图5实施方案的光学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球形透镜、球形反光镜的球形反光单元阵列的实施方案。图8为球形透镜、球形反光镜构成的球形反光单元的原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球形反光单元阵列实施方案中δ角选取原理。图10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反光板正面和第二反光板反面相连的实施方案。图11为第一反光单元相邻第二反光单元组成阵列制成一块反光板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构成内直角反射器的立方体说明,立方体为ABCD-A1B1C1D1,立方体内任一内直角都构成内直角反射器,内直角反射器可以将任意角度入射的光线通过至少两次反射使入射光原路返回,如果内直角反射器由折射率n1的透明物质制成,内直角反射器置于折射率为n2的空间中,当n1中的光线入射至内直角反射器的一个介质面时将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时入射光线在介质分界面上被全部反射,即全反射,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α0,sinα0=n2/n1,设空气折射率n2=1,则sinα0=1/n1。图2为立方体中内直角反射器的一种形式,DD1C1C介质面为101反光面,AA1D1D介质面为102反光面,A1B1C1D1介质面为103反光面,当光源105的光线射向该内直角反射器时,光线原路返回至光源处观察者的眼睛104。图3为立方体中内直角反射器的另一种形式,DD1C1介质面为101反光面,DD1A1介质面为102反光面,A1C1D1介质面为103反光面。图4为本专利技术原理说明图,为了方便说明,将内直角反射器简化为平面二维形式,由第一反光单元10组成阵列制成第一反光板100,由第二反光单元20组成阵列制成第二反光板200,401为路牙,402为车辆。车辆行驶中相对于本专利技术制品由远及近,远距离时,车灯近似于平行光入射本专利技术制品,即第一入射角度光线1000,第一入射角度光线1000以α1角度入射第一反光单元10中的一个介质面,该介质的临界角为α0,由于α1>α0,所以在该介质面发生全反射,全发射后射向该反光单元的另外一个介质面,同样发生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制品包括第一反光单元和第二反光单元,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反射第一色光,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一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反射第二色光,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由光源发出包括所述的第一入射角度光线和第二入射角度光线,当光源和所述反光制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第一色光和第二反光单元的第二色光发生交替变色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制品包括第一反光单元和第二反光单元,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反射第一色光,所述第一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一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反射第二色光,所述第二反光单元响应于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所述第二反光单元不响应于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的定向返回,由光源发出包括所述的第一入射角度光线和第二入射角度光线,当光源和所述反光制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述第一反光单元的第一色光和第二反光单元的第二色光发生交替变色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单元是透明物质制成的内直角反射器,其三个介质面负责入射光的全反射,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均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光单元的其它介质面依然发生全反射,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三个介质面中至少一个介质面不发生全反射,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二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均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二反光单元的其它介质面依然发生全反射,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三个介质面中至少一个介质面不发生全反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反光制品,其特征是:反光单元是透明物质制成的内直角反射器,其三个介质面负责入射光的全反射,第一入射角度的光线大于临界角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生全反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光单元的其它介质面依然大于临界角,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小于临界角入射第一反光单元的三个介质面中至少一个介质面,第二入射角度的光线大于临界角入射第二反光单元的任何一个介质面均发生全反射,且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东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