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使用到目标自身特性和运动特性的回波信号的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航迹起始指的是未进入稳定跟踪(航迹保持)之前所进行的航迹确定过程。它是按照航迹处理的过程划分出来的,它不仅包括航迹头的选择,还包括航迹起始轨迹段及其形成的过程。航迹起始是伴随着航迹处理的发展而发展。从直观法到逻辑法;从Hough变化法到模式匹配法;从稀疏环境下的起始算法到密集环境下的起始算法;从纯方法研究到性能评估;从主动系统到被动系统等等,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航迹起始作为多目标跟踪航迹处理的首要问题,其起始航迹的正确性是减少多目标跟踪固有的组合爆炸所带来的计算负担的有效措施。如果航迹起始不正确,则很难实现对多目标的跟踪。而且,航迹起始时,目标距离较远,传感器探测分辨率低,测量精度差,再加上真假目标的出现无真正的统计规律而言,航迹起始问题同时又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多目标密集回波环境下的航迹起始处理最为复杂,这种情况下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多目标密集环境(含真假密集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具有航迹连贯性判断和方向判断的约束条件1,加强了对威胁目标航迹的快速起始;然后利用具有航向方差判断的约束条件2和航迹可信度判断的约束条件3相配合完成对断续点迹目标的航迹起始,在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中实现了在密集杂波环境下,对整个空域威胁目标航迹的快速起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具有航迹连贯性判断和方向判断的约束条件1,加强了对威胁目标航迹的快速起始;然后利用具有航向方差判断的约束条件2和航迹可信度判断的约束条件3相配合完成对断续点迹目标的航迹起始,在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中实现了在密集杂波环境下,对整个空域威胁目标航迹的快速起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1通过设置一个速度门限,将小于这个门限的轨迹作为大威胁概率目标航迹进行起始;在进行这个判断之前,通过连贯性判断,以确认该航迹为目标航迹:连贯性判断公式为:式中:rk+1和rk分别为第k个点到第k+1点、第k-1个点到第k个点的方向矢量;Φ为两个方向矢量的夹角;由于目标运动的连贯性约束,必有Φ≤Φ0;0≤Φ0≤π是预先设定的阈值,对应目标在采样周期间隔内最大的角度变化;速度门限的设置是根据假设目标在检测距离D上,拥有最大运动速度vmax时,如果目标沿径向或与径向成很小的夹角范围α来袭,则目标切向速度分量必然小于一定阈值,则判断公式为:||(rk+1-rk)/T||≤vt;式中:vt为速度阈值:vt=vmax·sin(α)/(D·θ);式中:θ为探测器单个像元所对应的空间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场光电成像跟踪系统多约束条件航迹起始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2对断续点迹进行起始:(x,y)为系统焦平面探测器上的任意一点,某一候选航迹的点迹为(x1,y1),(x2,y2),...,(xn,yn),则航迹中任意一点(xi,yi)与候选航迹头(x1,y1)的航向角γi为:则航向角的方差为:式中:n为点迹的个数,其中有的点是关联上的真实的点迹,有的则是某一帧的预测点;为航向角的均值;则航向角方差的约束条件为:当时,认为该航迹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宗群,王顺,程高峰,杨建昌,张瑜,史云胜,郝娜,李萍,张环,张新喜,余皓,吴健,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