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619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包括皿体和底板,所述皿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将皿体均分为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所述第一培养皿内壁光滑,所述第二培养皿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培养皿内,所述第一隔板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隔板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匹配的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培养皿上设置有第一皿盖,第二培养皿上设置有第二皿盖,所述第一皿盖和第二皿盖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将皿体分为两个不同的培养皿,进而便于在同一个皿体中进行多种细菌的培育,有效的避免了不同细菌之间的交叉感染,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质量。

A Petri dish for Bio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ulture dish for biomedicine, which comprises a dish body and a bottom plat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dish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plate divides the dish into a first culture dish and a second culture dis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culture dish is smooth. The first culture dish is fixed in the second culture dish with a first partition plate and a second partition plat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irst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ed groove,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second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ed convex platform matching the limited groove, the first Petri dis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etri dish cover, the second Petri dish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etri dish cover, and the first Petri dish cov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econd Petri dish cover are provided with a sealing washer. The utility model divides the dish into two different Petri dishes through the bottom plate,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cultivation of various bacteria in the same dish, effectively avoiding cross infection between different bacteria,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exper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
本技术涉及生物医药相关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
技术介绍
培养皿由一个底和一个盖组成。是用作培养细菌的化学器材。一般由玻璃或者塑料作成。培养皿质地脆弱、易碎,故在清洗及拿放时应小心谨慎、轻拿轻放。使用完毕的培养皿最好及时清洗干净,存放在安全、固定的位置,防止损坏、摔坏。用于研究生物体进化进程、观察生物体运动,可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直接进行观察。对生物科学、化学研究等领域,均有很大实验应用价值。申请号为CN201720999531.5且公开号为CN207047232U一种生物医药实验用培养皿,包括皿体和皿盖;所述皿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所述皿体的外壁上环绕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下方皿体的外壁上环绕有把手,所述皿盖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其内径大于所述皿体的外径,所述皿盖的内壁上环绕有凸起,所述凸起和凸起扣接,所述皿体的内部固定有螺旋板。本技术通过皿体内部的螺旋状设计,使得其各个位置坡度都不相同,从下往上坡度逐渐降低,能够满足特定实验条件下的研究,此技术公开的培养皿虽然能够在一个培养皿中利用螺旋板进行特定的实验,由于在同一个培养皿中进行多种细菌的培养,而且易造成细菌的交叉感染,影响实验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培养皿在同一个培养皿中培育多种细菌易造成细菌之间的交叉感染,影响实验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包括皿体和底板,所述皿体设置为“日”字形,所述皿体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将皿体均分为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所述第一培养皿内壁光滑,所述第二培养皿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培养皿内,所述第一隔板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隔板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凹槽相匹配的限位凸台,所述第一培养皿上设置有第一皿盖,第二培养皿上设置有第二皿盖,所述第一皿盖和第二皿盖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凹槽距离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2.5mm-3mm的距离,且限位凹槽设置为方形或者圆形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皿盖的外径等于第二皿盖,且第一皿盖和第二皿盖的外径均大于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培养皿和第一皿盖以及第二培养皿和第二皿盖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且在第一皿盖和第二皿盖内壁下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外周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能够满足生物医药实验要求,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通过底板将皿体分为两个不同的培养皿,进而便于在同一个皿体中进行多种细菌的培育,有效的避免了不同细菌之间的交叉感染,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质量。(1)、本技术通过将皿体设置为“日”字形,且皿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将皿体均分为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进而使得本技术在同一个皿体中便于培育多种细菌,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质量,且便于检测,提高了实验的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培养皿上设置有第一皿盖,在第二培养皿上设置有第二皿盖,所述第一皿盖的外径等于第二皿盖,且第一皿盖和第二皿盖的外径均大于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第一培养皿和第一皿盖以及第二培养皿和第二皿盖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且在第一皿盖和第二皿盖内壁下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培养皿和第二培养皿外周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螺纹结构便于开合,且在第一皿盖和第二皿盖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进而便于提高皿体的密封性,使内部形成密闭空间,进而有效的防止培养基遭到污染;(3)、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培养皿中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且第一隔板固定设置在第二培养皿内,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通过限位凹槽和限位凸台的卡合作用进行交叉连接,进而便于根据需要将第二隔板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对第二培养皿中的细菌进行分区培育,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培养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培养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皿体、11-第一培养皿、12-第二培养皿、121-第一隔板、1211-限位凹槽、122-第二隔板、1221-限位凸台、2-第一皿盖、3-第二皿盖、4-密封垫圈、5-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包括皿体1和底板5,皿体1设置为“日”字形,皿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5,底板5将皿体1均分为第一培养皿11和第二培养皿12,进而使得本技术在同一个皿体1中便于培育多种细菌,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质量,且便于检测,提高了实验的效率;第一培养皿11内壁光滑,第二培养皿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2,第一隔板121固定设置在第二培养皿12内,第一隔板121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1211,第二隔板122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凹槽1211相匹配的限位凸台1221,限位凹槽1211距离第一隔板121的底部设置有2.5mm-3mm的距离,且限位凹槽1211设置为方形或者圆形中的一种,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2之间通过限位凹槽1211和限位凸台1221的卡合作用进行交叉连接,进而便于根据需要将第二隔板122进行安装或拆卸,从而便于对第二培养皿12中的细菌进行分区培育,有效的提高了实验的质量;第一培养皿11上设置有第一皿盖2,第二培养皿12上设置有第二皿盖3,第一皿盖2和第二皿盖3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4,第一皿盖2的外径等于第二皿盖3,且第一皿盖2和第二皿盖3的外径均大于第一培养皿11和第二培养皿12,第一培养皿11和第一皿盖2以及第二培养皿12和第二皿盖3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且在第一皿盖2和第二皿盖3内壁下端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培养皿11和第二培养皿12外周上端均设置有外螺纹,螺纹结构便于开合,且在第一皿盖2和第二皿盖3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4,进而便于提高皿体1的密封性,使内部形成密闭空间,进而有效的防止培养基遭到污染;工作原理:培养皿通常使用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培养,平板培养基制作是将已装好的灭菌琼脂培养基,用温水(无菌)溶化,取下试管棉花塞,管口于酒精灯火焰上通过,然后根据需要微启灭菌的培养皿盖(第一皿盖2或第二皿盖3),倾入培养基后即可该盖上培养皿盖(第一皿盖2或第二皿盖3),再轻轻地摇匀倾入底板5的培养基,使之均匀地分布于底板5上凝结,然后将皿体1置于合适的实验位置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包括皿体(1)和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1)设置为“日”字形,所述皿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将皿体(1)均分为第一培养皿(11)和第二培养皿(12),所述第一培养皿(11)内壁光滑,所述第二培养皿(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2),所述第一隔板(121)固定设置在第二培养皿(12)内,所述第一隔板(121)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1211),所述第二隔板(122)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凹槽(1211)相匹配的限位凸台(1221),所述第一培养皿(11)上设置有第一皿盖(2),第二培养皿(12)上设置有第二皿盖(3),所述第一皿盖(2)和第二皿盖(3)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物医药的培养皿,包括皿体(1)和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1)设置为“日”字形,所述皿体(1)中间位置设置有底板(5),所述底板(5)将皿体(1)均分为第一培养皿(11)和第二培养皿(12),所述第一培养皿(11)内壁光滑,所述第二培养皿(12)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21)和第二隔板(122),所述第一隔板(121)固定设置在第二培养皿(12)内,所述第一隔板(121)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凹槽(1211),所述第二隔板(122)中间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凹槽(1211)相匹配的限位凸台(1221),所述第一培养皿(11)上设置有第一皿盖(2),第二培养皿(12)上设置有第二皿盖(3),所述第一皿盖(2)和第二皿盖(3)内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垫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疆李大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淘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