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及其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5996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及其浇筑方法,其结构包括楼面板模板底板、沉降部位反坎吊模和剪力墙模板;通过背楞定位固定,背楞通过加固螺杆固定于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然后安装剪力墙模板,使楼面板模板底板、沉降部位反坎吊模以及剪力墙模板以及相应的钢筋都安装完毕时,将剪力墙、楼面板、沉降部位反坎一次浇筑成型,相比传统工艺中,在楼面板和剪力墙均浇筑完成后,才安装反坎模板,浇筑反坎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浇筑成的反坎与楼面板及剪力墙交接处不会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及其浇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板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及其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卫生间或厨房的沉降部位反坎的传统施工方法是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二次浇筑,即先完成楼面板、卫生间或厨房沉降的楼面板以及剪力墙浇筑后,再在沉降部位的边沿设置反坎模板,最后将沉降部位反坎浇筑成型,进行反坎后浇筑存在的问题是:沉降部位存在一定的渗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及其浇筑方法,解决传统施工方法中存在的卫生间、厨房等沉降部位容易渗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包括:楼面板模板底板,所述楼面板模板底板的浇筑面朝上,其浇筑面与水平面平行;沉降部位反坎吊模,通过背楞和加固螺杆吊设在楼面板模板底板的上方;所述背楞固定于沉降部位反坎吊模的上部,所述加固螺杆垂直连接于楼面板模板底板上部,所述背楞的端部固定于加固螺杆;剪力墙模板,竖直固定在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通过在楼面板浇筑之前,直接在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吊设沉降部位反坎吊模,通过背楞定位固定,背楞通过加固螺杆固定于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然后安装剪力墙模板,使楼面板模板底板、沉降部位反坎吊模以及剪力墙模板以及相应的钢筋都安装完毕时,将剪力墙、楼面板、沉降部位反坎一次浇筑成型,相比传统工艺中,在楼面板和剪力墙均浇筑完成后,才安装反坎模板,浇筑反坎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浇筑成的反坎与楼面板及剪力墙交接处不会发生渗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的局部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的局部结构侧视图;标号说明:1、楼面板模板底板;2、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1、背楞;22、加固螺杆;23、侧模板;24、PVC套管;25、止水模板;251、三棱柱状突起;26、胶合板;3、剪力墙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楼面板模板底板、沉降部位反坎吊模以及剪力墙模板以及相应的钢筋都安装完毕时,将剪力墙、楼面板、沉降部位反坎一次浇筑成型。请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包括:楼面板模板底板1,所述楼面板模板底板1的浇筑面朝上,其浇筑面与水平面平行;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通过背楞21和加固螺杆22吊设在楼面板模板底板1的上方;所述背楞21固定于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的上部,所述加固螺杆22垂直连接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部,所述背楞21的端部固定于加固螺杆22;剪力墙模板3,竖直固定在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通过在楼面板浇筑之前,直接在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方吊设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通过背楞21定位固定,背楞21通过加固螺杆22固定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方,然后安装剪力墙模板3,使楼面板模板底板1、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以及剪力墙模板3以及相应的钢筋都安装完毕时,将剪力墙、楼面板、沉降部位反坎一次浇筑成型,相比传统工艺中,在楼面板和剪力墙均浇筑完成后,才安装反坎模板,浇筑反坎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浇筑成的反坎与楼面板及剪力墙交接处不会发生渗漏。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所述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包括多个吊设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方的侧模板23,所述背楞21固定于侧模板23的上部。由上述描述可知,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的侧模板23上部会设置多个螺栓孔,通过与背楞21上对应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对接,为了达到侧模板23加固的效果,各侧模板23还可通过对拉螺杆、固定拉条和加强架等进行辅助固定。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所述加固螺杆22的下部套设有PVC套管24。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加固螺杆22下部套设PVC套管24,一方面用于阻隔混凝土与加固螺杆22,使浇筑的混凝土不会直接与加固螺杆22接触,方便加固螺杆22拆卸重复使用,另一方面,PVC套管24可以起到吊模支撑以及标高控制的作用。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所述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包括止水模板25,所述止水模板25设置在侧模板23与剪力墙模板3连接处的一端,所述止水模板25包括矩形板和设置在矩形板中部的三棱柱状突起251,所述止水模板25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侧模板23的端部。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侧模板23与剪力墙模板3连接处的一端设置具有三棱柱状突起251的止水模板25,使得浇筑的反坎与剪力墙铰接处形成三棱柱状的凹槽,从而延长渗水通道,进一步避免反坎与剪力墙交接处发生渗漏。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所述侧模板23与剪力墙模板3连接处的一端的浇筑面设有胶合板26。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侧模板23与剪力墙模板3的连接处的一端的浇筑面设置胶合板26,使得浇筑的反坎与剪力墙交接处厚度减少,有利于交接处剪力墙模板3的安装。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所述胶合板26的厚度为9-11mm。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结构中,所述楼面板模板底板1、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和剪力墙模板3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的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楼面板模板底板1的浇筑面朝上,水平铺设固定;S2:将楼面板钢筋安装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部;S3:将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安装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的上方;S4:将反坎钢筋安装于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的侧板之间,与楼面板钢筋固定;S5:将剪力墙模板3垂直固定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方;S6:将剪力墙钢筋安装于剪力墙模板3的侧板之间;S7:向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部、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内和剪力墙模板3内分别浇筑混凝土,使得沉降部位反坎、楼面板和剪力墙一次浇筑成型。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的浇筑方法中,所述S3具体为:S3: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的各侧模板23上部通过多个背楞21定位,在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预埋加固螺杆22,并在加固螺杆22露出楼面板模板底板1部分的下段套设PVC套管24,将背楞21的端部套设并固定在加固螺杆22的上段,从而将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安装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的上方。进一步的,上述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的浇筑方法中,所述S3之后,还包括步骤S31:将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的侧模板23与剪力墙模板3连接处安装止水模板25;所述止水模板25包括矩形板和设置在矩形板中部的三棱柱状突起251;将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的侧模板23与剪力墙模板3连接处的一端的浇筑面安装胶合板26。实施例1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包括:楼面板模板底板1,所述楼面板模板底板1的浇筑面朝上,其浇筑面与水平面平行;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通过背楞21和加固螺杆22吊设在楼面板模板底板1的上方;所述背楞21固定于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的上部,所述加固螺杆22垂直连接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部,所述背楞21的端部固定于加固螺杆22;剪力墙模板3,竖直固定在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所述沉降部位反坎吊模2包括多个吊设于楼面板模板底板1上方的侧模板2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楼面板模板底板,所述楼面板模板底板的浇筑面朝上,其浇筑面与水平面平行;沉降部位反坎吊模,通过背楞和加固螺杆吊设在楼面板模板底板的上方;所述背楞固定于沉降部位反坎吊模的上部,所述加固螺杆垂直连接于楼面板模板底板上部,所述背楞的端部固定于加固螺杆;剪力墙模板,竖直固定在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楼面板模板底板,所述楼面板模板底板的浇筑面朝上,其浇筑面与水平面平行;沉降部位反坎吊模,通过背楞和加固螺杆吊设在楼面板模板底板的上方;所述背楞固定于沉降部位反坎吊模的上部,所述加固螺杆垂直连接于楼面板模板底板上部,所述背楞的端部固定于加固螺杆;剪力墙模板,竖直固定在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部位反坎吊模包括多个吊设于楼面板模板底板上方的侧模板,所述背楞固定于侧模板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螺杆的下部套设有PVC套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部位反坎吊模包括止水模板,所述止水模板设置在侧模板与剪力墙模板连接处的一端,所述止水模板包括矩形板和设置在矩形板中部的三棱柱状突起,所述止水模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侧模板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与剪力墙模板连接处的一端的浇筑面设有胶合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合板的厚度为9-11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沉降部位反坎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面板模板底板、沉降部位反坎吊模和剪力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松青张杨新钟文辉陈青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铝铝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