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矿区条带式构造充填保-储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开采中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采煤矿区条带式构造充填保-储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中国有70%煤矿矿区水资源紧缺,其中有40%煤矿严重缺水,国有煤矿缺水达69.86万m3/d,其中生活用水缺3.3万m3/d。东北、西北、山西、内蒙古以及豫西是我国的主要产煤区,这些地区煤矿用水极为紧张,有些矿区每日供水不足4h,严重制约了矿山生产和影响煤炭职工的日常生活,已成为影响煤矿职工生活和制约煤炭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采煤过程中,岩层受到扰动,导致其断裂、破坏,地下含水层极容易遭到破坏,造成地下水的流失,地表发生沉陷,房屋破损、良田遭到损坏,地表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我国的煤矿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和西部,蒸发量基本是降雨量的6~7倍,大部分时间降水量很少,均属于季节性降水,当雨季大量降水时,没有办法将雨水进行收集、高效储存,任其蒸发,导致矿区用水极其紧张;在我国仅国有矿井每年排放的矿井水达22亿吨,每采一吨煤大约需要排放2吨废水,如果任其随意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矿区的生活污水排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矿区条带式构造充填保‑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和矿井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雨水地面收集系统、雨水井下矸石过滤系统(6)、雨水井下二级净化系统(7)和净化后的雨水井下储水库系统(8)的四个分系统,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活污水地面收集系统、生活污水井下矸石过滤系统(9)、生活污水井下一级沉淀系统(10)、生活污水井下二级净化系统(11)和净化后的生活污水井下储水库系统(12)的五个分系统,矿井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矿井水井下矸石过滤系统(13)、矿井水井下一级沉淀系统(14)、矿井水井下二级净化系统(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矿区条带式构造充填保-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和矿井水收集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雨水地面收集系统、雨水井下矸石过滤系统(6)、雨水井下二级净化系统(7)和净化后的雨水井下储水库系统(8)的四个分系统,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活污水地面收集系统、生活污水井下矸石过滤系统(9)、生活污水井下一级沉淀系统(10)、生活污水井下二级净化系统(11)和净化后的生活污水井下储水库系统(12)的五个分系统,矿井水收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矿井水井下矸石过滤系统(13)、矿井水井下一级沉淀系统(14)、矿井水井下二级净化系统(15)和净化后的矿井水井下储水库系统(16)的四个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和矿井水收集系统中位于井下的各个分系统的四周及各个分系统内均设有承受上覆岩层作用力,控制上覆岩层移动变形与结构破坏,达到保水采煤的目的,并在井下采空区形成稳定的储水空间的条带充填体承载结构(5),所述条带充填体承载结构(5)是在采煤矿区的采空区间隔布置1-5m宽条带式构造充填体,随采随充形成“充填条带-直接顶”的结构控制体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矿区条带式构造充填保-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地面收集系统包括若干引水渠、集水池(1)和蓄水井(2),所述蓄水井(2)包括雨水蓄水井(17)和生活污水蓄水井(18),雨水蓄水井(17)和生活污水蓄水井(18)之间设有分隔门(19),引水渠与集水池(1)连接,集水池(1)与蓄水井(2)中的雨水蓄水井(17)连接,其中,引水渠均匀分布于采煤矿区,引水渠呈伞状汇集与集水池(1),引水渠的主干道两侧设有若干分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煤矿区条带式构造充填保-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污水地面收集系统包括排污水管和沉淀池(3),排污水管和沉淀池(3)连接,沉淀池(3)和蓄水井(2)中的生活污水蓄水井(1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煤矿区条带式构造充填保-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井(2)靠近采煤矿区的采空区底板处设有发电机-蓄电机组(4),其中,发电机(21)选用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瑞,杜献杰,冉洪宇,郭育霞,戚庭野,王泽华,李庆东,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