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96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包括地漏主体、地漏盖、下水管、外套管、设于下水管内的磁悬浮密封结构及设于外套管内的弹力密封结构,下水管上穿地漏主体,下水管上端封口且下水管上端端面设有下水口,下水管与地漏主体之间空间形成水封弯,外套管套于下水管外,外套管下端封口,外套管上端与地漏主体固定连接,外套管底部设有排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地漏结构进行了改进优化,通过磁悬浮密封结构及弹力密封结构两种机械密封实现双重密封,开闭自如,使用时间长,密封时间长,密封效果好,排水速度快,能有效防止反味,适合厕所、浴室等多种场地使用,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卫生间、浴室、阳台等场所常用的一种排水部件,地漏的性能直接影响排水性能及空气质量,如果地漏的密封闭合不严,下水道就与室内空间没有任何阻隔,下水道中的臭气及有毒有害气体就会沿着管道溢出造成下水管返味。现在传统的水封地漏构造为钟罩式,像一个扣碗结构扣在下水管口上,形成一个“U”型存水弯,利用存水弯中的“水封”达到密封的效果。但现在水封地漏的水封较浅且封水量太少,会因为时间及天气干燥等因素造成存水弯中的水蒸发干涸失去密封效果而返味。另外,申请号为CN201510081476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浮球水封防臭地漏,包括地漏体、地漏盖、地漏内盖、存水柱、排水口和浮球,地漏盖盖于地漏体上,存水柱设置于地漏体内部,并地漏盖形成存水区,排水口位于存水柱上方,排水口上放有一个浮球。该地漏通过水封和浮球密封实现双重密封,但该地漏只有排水口一个出口,一旦水量较大会造成存水区积水而将浮球下压,减小排水口的打开程度从而降低排水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地漏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巧妙,密封时间久,密封效果好,排水速度快,能有效防止反味的直排式防返味地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包括地漏主体、与地漏主体适配的地漏盖、下水管、外套管、设于下水管内的磁悬浮密封结构及设于外套管内的弹力密封结构,所述下水管上穿地漏主体且下水管上端位于地漏主体内,下水管上端封口且下水管上端端面设有下水口,下水管与地漏主体之间空间形成水封弯,所述磁悬浮密封结构包括挡板、上密封头及导套,所述挡板固定于下水管内,挡板上设有进水口,所述上密封头端面设为球形面并与进水口密封配合,上密封头底面固定有滑动杆,所述导套位于上密封头下方并通过连接筋固定于下水管内,导套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底部设有下永磁环,所述滑动杆下穿安装腔及下永磁环并露于安装腔外,安装腔内位于下永磁环上方的滑动杆上固定有与下永磁环相斥的上永磁环,所述外套管套于下水管外,外套管下端封口,外套管上端与地漏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密封结构包括弹簧座、弹簧及下密封头,所述弹簧座固定于外套管内底部,弹簧固定于弹簧座内,弹簧上端设有压块,下密封头底部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下端穿过弹簧座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密封头端面设为锥形并与下水管下端开口密封配合,外套管底部位于弹簧座外侧的位置设有排水口。本专利技术中对地漏结构进行了改进优化,通过磁悬浮密封结构及弹力密封结构两种机械密封实现双重密封,密封时间长,密封效果好,其中磁悬浮密封结构采用永磁铁同性相斥原理,通过对重力及磁力的精确计算、控制以实现自动打开与密封,开闭自如,可长久使用,上密封头没有受到水流重力和冲击力时,在上永磁环和下永磁环之间斥力的作用下,将进水口密封,当上密封头受到水流重力和冲击力时,上密封头便向下移动使得进水口打开,水流便从进水口流入下水管中,而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下密封帽将下水管下端的开口密封,当下密封帽受到水流的压力和重力时,弹簧下压,使得下密封帽下移,下水管下端的开口打开,水流便能从排水口直接排出。作为优选,所述地漏盖底面设有上小下大呈圆台状的隔水板,隔水板内的空间形成集水腔,下水管的上端位于集水腔内,地漏盖位于隔水板外侧的位置处沿周向设有滤水孔。地漏盖底面设有上小下大呈圆台状的隔水板,使得隔水板与地漏主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缩口结构,便于经地漏盖过滤后的水能快速进入集水腔中,同时隔水板起到阻挡作用,能使部分杂质污物沉淀在存水弯内,减少杂物带入,避免下水管堵塞。作为优选,所述地漏主体上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地漏面板,所述地漏面板上设有环形搁置缺口,所述地漏盖边缘搁于环形搁置缺口内。地漏盖边缘搁于环形搁置缺口内,放置方便且放置平稳。作为优选,所述下水管上端的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球形凹面,下水口设于球形凹面底部中心,下水口位于上密封头正上方。下水管上端的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球形凹面,球形凹面具有导向作用便于水集中流入下水口中,有利于提高排水速度。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杆下端固定有限位块。作为优选,所述下密封头边缘向外弯折形成与下水管贴合的密封翻边,所述密封翻边与下密封头之间圆弧过渡。密封翻边与下水管下端端面贴合实现密封,密封翻边与下密封头之间圆弧过渡,结构强度好,且圆弧过渡能分散作用力,便于密封翻边受力形变而影响密封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对地漏结构进行了改进优化,通过磁悬浮密封结构及弹力密封结构两种机械密封实现双重密封,开闭自如,使用时间长,密封时间长,密封效果好,排水速度快,能有效防止反味;(2)地漏盖底面设有上小下大呈圆台状的隔水板,使得隔水板与地漏主体之间的空隙形成缩口结构,便于经地漏盖过滤后的水能快速进入集水腔中,同时隔水板起到阻挡作用,能使部分杂质污物沉淀在存水弯内,减少杂物带入,避免下水管堵塞;(3)水管上端的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球形凹面,球形凹面具有导向作用便于水集中流入下水口中,有利于提高排水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导套与连接筋的一种连接俯视图。图3是图1的一种俯视图。图中:地漏主体1,地漏盖2,下水管3,外套管4,下水口5,挡板6,上密封头7,导套8,进水口9,滑动杆10,安装腔11,下永磁环12,上永磁环13,弹簧座14,弹簧15,下密封头16,压块17,连杆18,排水口19,隔水板20,集水腔21,滤水孔22,地漏面板23,限位块24,密封翻边25,水封弯26,连接筋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与地漏主体适配的地漏盖2、下水管3、外套管4、设于下水管内的磁悬浮密封结构及设于外套管内的弹力密封结构,地漏主体上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地漏面板23,地漏面板上开有环形搁置缺口,地漏盖边缘搁于环形搁置缺口内,地漏盖底面固定有上小下大呈圆台状的隔水板20,地漏盖位于隔水板外侧的位置处沿周向设有滤水孔22(见图3),隔水板内的空间形成集水腔21,下水管上穿地漏主体且下水管上端位于集水腔内,下水管上端封口,下水管上端的端面向下凹陷形成球形凹面,球形凹面的底部中心开有下水口5,下水管与地漏主体之间空间形成的水封弯26,磁悬浮密封结构包括挡板6、上密封头7及导套8,挡板固定于下水管内,挡板上开有进水口9,上密封头端面设为球形面并与进水口密封配合,上密封头底面固定有滑动杆10,导套位于上密封头下方并通过连接筋27固定于下水管内(见图2),导套内设有安装腔11,安装腔底部设有下永磁环12,滑动杆下穿安装腔及下永磁环并露于安装腔外,滑动杆下端固定有限位块24,安装腔内位于下永磁环上方的滑动杆上固定有与下永磁环相斥的上永磁环13,外套管套于下水管外,外套管下端封口,外套管上端与地漏主体固定连接,弹力密封结构包括弹簧座14、弹簧15及下密封头16,弹簧座固定于外套管内底部,弹簧固定于弹簧座内,弹簧上端设有压块17,下密封头底部固定有连杆18,连杆下端穿过弹簧座与压块固定连接,下密封头端面设为锥形,下密封头边缘向外弯折形成与下水管贴合的密封翻边25,密封翻边与下密封头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主体(1)、与地漏主体适配的地漏盖(2)、下水管(3)、外套管(4)、设于下水管内的磁悬浮密封结构及设于外套管内的弹力密封结构,所述下水管上穿地漏主体且下水管上端位于地漏主体内,下水管上端封口且下水管上端端面设有下水口(5),下水管与地漏主体之间空间形成水封弯(26),所述磁悬浮密封结构包括挡板(6)、上密封头(7)及导套(8),所述挡板固定于下水管内,挡板上设有进水口(9),所述上密封头端面设为球形面并与进水口密封配合,上密封头底面固定有滑动杆(10),所述导套位于上密封头下方并通过连接筋(27)固定于下水管内,导套内设有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底部设有下永磁环(12),所述滑动杆下穿安装腔及下永磁环并露于安装腔外,安装腔内位于下永磁环上方的滑动杆上固定有与下永磁环相斥的上永磁环(13),所述外套管套于下水管外,外套管下端封口,外套管上端与地漏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密封结构包括弹簧座(14)、弹簧(15)及下密封头(16),所述弹簧座固定于外套管内底部,弹簧固定于弹簧座内,弹簧上端设有压块(17),下密封头底部固定有连杆(18),所述连杆下端穿过弹簧座与压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密封头端面设为锥形并与下水管下端开口密封配合,外套管底部位于弹簧座外侧的位置设有排水口(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排式防返味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主体(1)、与地漏主体适配的地漏盖(2)、下水管(3)、外套管(4)、设于下水管内的磁悬浮密封结构及设于外套管内的弹力密封结构,所述下水管上穿地漏主体且下水管上端位于地漏主体内,下水管上端封口且下水管上端端面设有下水口(5),下水管与地漏主体之间空间形成水封弯(26),所述磁悬浮密封结构包括挡板(6)、上密封头(7)及导套(8),所述挡板固定于下水管内,挡板上设有进水口(9),所述上密封头端面设为球形面并与进水口密封配合,上密封头底面固定有滑动杆(10),所述导套位于上密封头下方并通过连接筋(27)固定于下水管内,导套内设有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底部设有下永磁环(12),所述滑动杆下穿安装腔及下永磁环并露于安装腔外,安装腔内位于下永磁环上方的滑动杆上固定有与下永磁环相斥的上永磁环(13),所述外套管套于下水管外,外套管下端封口,外套管上端与地漏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密封结构包括弹簧座(14)、弹簧(15)及下密封头(16),所述弹簧座固定于外套管内底部,弹簧固定于弹簧座内,弹簧上端设有压块(17),下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溪县斯马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